與子偕老 (趙淑敏)

散文

與子偕老

趙淑敏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好美!自然、樸素、恬淡、純真的美,是千古以來男女相愛相依最簡明又深刻的詮釋。許多人會忘我拼死地去爭取那種幸福的機會,而經之營之。從青春少女時代便曾全心地讚美歌頌這種美景,祝福走上這條路所有的幸運者,不僅要成為眷屬還該是靈犀相通的心伴;其實到今天我仍認為若能達到那種純淨的浪漫境界,仍是最好的人性美的驗證。只是……走了這麼長的世路,看了幾十年複雜多變的人間世,發現這樣無疵的純粹,似乎只能在夢幻的理想國裡才能覓得。

當然,若倒果為因,只簡單地把婚配當成俗世生活一個傳宗接代的例行程序;除了穿衣吃飯養孩子,可以無暴力不缺錢地過日子,不要求有更多的內容,倒也馬馬虎虎可以交代過一生了。那時即或安身處的不過是一間簡陋的土屋茅舍,全無所謂認命認份的人,也會認為自己已擁有一座城堡(並非禁錮的圍城)。可是即使是這樣淡素的願望,有時也成奢望,因為人的性情有如其面,社會環境、時潮風尚隨時在變,再加共同生活中有太多非單純有關彼此感情的現實和瑣碎,像銼尺一樣,時時銼磨著人的IQ  EQ,被銼弄得傷痕累累的男女,要始終如一不受影響也難。有人是沒有定力,有人根本不要什麼定力,人生苦短,何必要跟自己過不去,寧願面對變的真實,不管怎麼做,都可找出安慰良心原諒自己的理由。所以除了思想中只有「老婆孩子熱炕頭」模式思維的常民,一輩子真正「從一而終」,很可能僅能止於留下紀念美麗誓言的層次;而掩藏在誓言下面的一些東西,不都適合給他人發現知曉。最後的堅持或許只是一個無內涵的形式。

不是危言聳聽,常常誓言相守的兩個人,還沒等到髮白龍鐘的時候,已經不諧,往往跟父母、公婆、房屋、存款、徵信社、派出所、妨礙家庭、律師、法官等七七八八的關鍵詞糾纏在一起,就算得以拖拖拉拉相伴到死,也不一定就真的無憾幸福。看盡人間風景,品嚐過人間百味,發現詩經裡輕彩淡繪出的那種醺醺然的醇純之美,理想的成分多於實際。假如肯用嚮往,迷濛,自戀的眼睛去看各人所得到的一份,也許比較容易滿足,不然只好就那麼順理成章地活著,不去想什麼,撐到到了時間,自然就一起進入老境,真的白頭偕老了。

一位也算認識的文友,由於生活的教訓,讓她由屈辱受欺的小媳婦,變成了保護受害女性的激進代言人。她的作風言論確然不是所有的女性都能接受,但是她的一句淋漓盡致使很多人嚇一跳的名言,卻讓人記住了。她說除了上天與社會傳統賦予女性的功能外,女人還有一項功用,就是替男人送終。這話說得十分刺耳,可是相當真實,至少由統計數字顯示,多數男性「有幸」先行,不必做那孤獨的傷心人(或許是暗自慶幸終於解除了桎梏,免除了恐懼?),因此能享有安祥互伴,比肩終老的幸運夫婦並不多。有時甚至送走亡者摧心毀肝的痛還沒稍減,卻意外發現一堆讓人噁心憤怒、傷害尊嚴的事;觀察得知,能豁達面對、寬恕放下的不多。

國人習於強調忍的功夫,可是無論從人際關係還是國際關係來說,「忍」都不是個好字眼,因為需要忍,便一定有人在受苦,誰有權利讓別人受苦?!把讓別人為自己「忍耐」看得理所當然,不但自私也無情。報上也報導一些八卦性的新聞,比如有「能人」炫耀自己過的是茶盤內的生活,一把茶壺配幾隻茶杯,隔一段時間添一隻新杯。還強調雨露均霑絕對公正公平,天曉得!不知他可曾探查過各「茶杯」在得到「嫁漢嫁漢,穿衣吃飯」式的生活保障,不自然的笑容所掩蓋的後面,她們心底的真實感覺。曾有一位男性朋友,忽然忘我的地冒出一句話:「哦!好羨慕那種翻『綠頭籤』的感覺!」(皇帝臨幸嬪妃的規矩)。說完,醒悟到面對的乃是一位女性,立刻有點尷尬不好意思,但他也僅是有點不好意思而已。如果這句玩話是他的真心,那與他牽手同行的伴侶應如何定位自處?

我往哪裡去……才能找到自己?這句歌詞頗有點無病呻吟的意味,但很多人常會有這感覺,喟嘆在婚姻中自己不見了。尤其是女子,家裡有老婆、媳婦、媽媽、主婦、廚子、雜工、護佐、司機,就是沒有自己。有人不在乎,有人委曲求全,也有人感到難過。丈夫跟女同事的互動與眼神讓她羨慕甚至嫉妒,本身一無所長的頂多僅止於認命暗自神傷煎熬;才華越高被埋沒了的失落感越深。但是才華高事業成功的女性,也有麻煩,回家每每會壓縮自己,努力扮演小女人的人格造型,還須拿捏住分寸,小心不傷人家的自尊。這樣的她也會嘆息「我該把自己放在哪裡,該往哪裡去」吧?

在道德論依然盛行的年代,好友的一位年長同事勇敢地離婚了,好友當新聞跑來告訴我。那個她已五十歲,兒大女大,夫妻無爭無吵,連「臉都沒紅過」,卻忽然提出要離婚。家人朋友努力地勸阻,都改變不了她的心意。1949年她還是大三的學生,為了能擠上船去台灣,她只能接受一個陌生男人把她報為眷屬,但28年的歲月並未把她心裡那壺冷水燒熱,當她認為回報得夠了,責任已了,便堅決求去;她要為自己活幾年,那怕一年兩年。有人罵她,有人取笑,有人鄙薄,她不在乎,回答是:「我已奉獻了我能獻出的一切,我要找回我自己,過一點有『我』的生活」。後來聽說那位女士繼續深造寄情工作卻並未再婚,因為她不能忍耐有誰把她的過去當作原罪,更恐懼「我的」「你的」「我們的」之類種種的現實問題把珍貴美麗的愛情變得俗惡醜陋。

這些年來社會的觀念有了很多改變,男女已不流行用一張紙來約束彼此的關係,合則留不合則散。某些人群中更流行愛人輪換制,不要那張紙是對的,否則徒增法律手續的麻煩,好在未婚生子也能被大眾接受,不再受到歧視。只是那些率性男男女女可曾站在那倒楣的孩子的立場想過,他願否還沒出生便硬被規劃在單親家裡長大。

十幾二十年前很多團體,讀了我的專欄與文章,常請我去開講。在一些女性團體,我丟出一個新的看法讓大家思考:不要以為使出渾身解數,全家總動員,終於走進了禮堂,舉行了盛大的婚禮以後,王子公主就可過著快樂的生活,也許很多情變婚變的肇端,就從籌備豪華婚禮時的磨擦開始。不是每個女人都必須結婚,有的人拖了個家也就等於扛上了枷,自苦苦人。對於感情歸依,責任認知,心態個性都評估過之後,再審視自己是否適合推開那扇門進去。否則與其做顧此失彼受苦受難的怨婦,不如做快樂的女光棍。當時有保守的前輩人士還責我「教壞了孩子」,我不承認這看法錯誤,到如今我還是持這種論調。還有人抬槓挑戰,問我讓別人做快樂的女光棍,為什麼自己沒做。問對了,確實前前後後想過,假如有來生,也許真會選擇當自由的女光棍!

 

Leave a Reply

  

  

  

You can use these HTML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

Current month ye@r d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