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
在我腦海中,”西雅圖未眠人”(Sleepless in Seattle)中最閃亮的鏡頭並不是片尾男女主人公的見面,而應該是在地圖上遠遠的那兩顆小星星。緣分,竟然可以如此的遙不可及。 不用問,一顆星在西海岸的西雅圖;而鮮為人知的另一顆,就在東海岸的巴爾的摩。 下午四點到達的飛機使我錯過了鳥瞰巴爾的摩的夜景,然而撲面而來的潮濕仍然提醒我這裏和海洋的距離。巴爾的摩的機場顯然在翻修,一眼望去雜亂的建材不禁讓人想起北京的西客站。坐上緩慢的輕軌,一邊尋找著目的地的站名,一邊從車窗張望著這顆東海岸的星。開始的幾站離市中心還遠,只能在濃濃的綠色裏看到幾幢零星的小屋。這裏的樹木長得很“野”,各種枝條狂亂地扭在一起,很有些宮奇峻片子裏詭異的感覺。 輪軌的聲音忽然變得空曠,火車轉彎中奔上了一座跨海的大橋。從上望去,海水並不清澈,是一種混濁的墨藍色。水裏立著幾個被廢棄的橋墩,也許拆掉它們太費錢費力,於是它們被留下來等著歲月的侵蝕。兩艘汽船頭尾相接駛過,海面被刻下一道深深的白色。 樓群,或者說城市,出現在眼前。儘管一些大銀行的主樓仍然亮麗,但更多的卻是古舊,甚至被遺棄的建築。有些舊樓的玻璃窗全部被打破,遠看就像一個站在街頭衣不遮體的流浪兒。令人欣慰的是,整個城市都洋溢著磚紅色的基調,和墨藍的海相得益彰。 晚上導師請我們吃飯。我向來對海鮮敬而遠之,但這次的主題不幸卻是巴爾的摩赫赫有名的藍蟹(blue crab)。這家餐館號稱“小義大利”,周圍人的喧鬧卻帶著美國式的酒吧風格。大量胡椒泥糊在蒸好的蟹上,讓人乍以為是剛捕撈還未及清洗的作品。在和堅硬的蟹殼一番搏鬥之後,我的手已經全是沾滿胡椒的傷口-吃在嘴裏,痛在心裏,不禁奇怪雪芹筆下的小姐丫環們是怎麼用纖手秀口吃出“皮裏春秋空黑黃”的。 旅館過了一夜,第二天就開始下雨。雨並不大,可風也不小,恰到好處的讓行人們變換著傘的方向。學術會議的午餐休息,雨幾乎已停。去尋找能就近填飽肚子的地方,然而卻越行越遠,直走到了Inner Harbor港口。這裏與其說是海邊,不如說更像湖邊-天空沒有飛翔的海鷗,幾只鴨子和飲料罐在水面隨著風蕩漾。儘管是陰天,天空出奇的明亮。路邊的暗綠長椅上,一個乞討者穿著一身古怪而耀眼的紅色,用深陷的眼窩和亂髮點染出一幅印象派畫。一輛消防車呼嘯經過,一群中學的孩子嘻嘻哈哈跑來,一個媽媽慢慢推著兩個金髮的孩子,兩個高大的黑人正在跑步,一個”Sea Taxi”渡輪鳴著汽笛正在停泊。這裏仍然一片寧靜,連重新大起來的雨點敲打著海面的聲音都清晰可辨。 會議,旅館,短短一週內我的生活每天都在重複,然而我每天都在重新讀著巴爾的摩。它古舊而新鮮,陰鬱而多情,喧囂而寧靜,孤獨而欣喜。這裏是夜空下的一顆星,儘管它不明亮,但它的閃耀傾訴著它的存在。當飛機遠遠離開了巴爾的摩,從弦窗中望著夜幕下鋪天的雲彩,我突然知道-有些東西竟然可以如此的遙不可及。 (原載 3/31/2013亞利桑那州華文網站《太陽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