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
||
英國的表演藝術圈,偶爾也有幾個南亞人呈露頭角,巴基斯坦裔的 里茲。鄂梅 (Riz Ahmed)是其中之一。鄂梅從牛津大學畢業,不走教育投資安排的路線,轉而用肢體表演來謀生。電影 “The Reluctant Fundamentalist”( [異議分子的心聲] ) 就由他領銜。一個演員如果扮的角色對了,的確可以發揮潛力。此片的主題剛好趕上當下風潮,只是原著作者莫欣。哈密 (Mohsin Hamid) 之文字,移交到印度女導演密娜。奈爾 (Mira Nair) 的手中後,論者都說銀幕傳導的訊息,比原文掀起的思考遜色。換個角度來講,兩個小時的電影,往往無法面面俱到;但也有小眾寧可放棄閱讀,單藉著觀影,達成瞭解暢銷名作的目的。
鄂梅飾演主角成吉思 (Changez),出身巴基斯坦的顯赫世家,但家道已中落。成吉思在長春藤普林斯頓大學留學時期,必須到處打工,賺足生活費才能畢業。因為天資聰穎,思路敏捷,被高級財務公司網羅。這位巴基斯坦移民從此志得意滿,以為前途一帆風順,可以織完美夢,做名頂尖的美國公民。誰知惡運乍到,2001年 九一一那天,仇美的回教分子炸燬紐約世貿大樓,也推倒了成吉思登峰造極的天梯。成吉思當時出差,由國外返美,倒楣在天生的回民長相,機場入境處受盡侮辱,保安甚至戴了塑膠手套,內檢他的身體。
成吉思仍然兢兢業業超時工作,有天夜晚步行到公司頂樓停車場,但見車子四輪被人戳破,忽有飛車奔馳近身,車裡駕駛飆髒話攻擊。成吉思回到居所,也得不到安慰。他本來交了名門閨秀愛瑞卡 (Erica, Kate Hudson 飾) 做女友,她來自上流社會,這會兒受了太大刺激,身心俱疲。兩人起初的濃情大受考驗。愛瑞卡過去的愛人意外身亡,她一直內疚,所以精神恍惚。她從事繪畫,自視為開放的藝術家,能夠跨越種族藩籬,選一個文化不同的異族為伴侶。誰料美國人愛國意識忽地高漲,敵我狹窄的二分法,使一些偏激的基督徒,公然貶低伊斯蘭教徒。愛瑞卡的假面具也掉下來了。 成吉思價值觀崩潰的來源,包括他在參訪第三世界工廠的經驗,大公司的評估可以左右薪資低下勞工的命運。他本欲置之事外,但對方的反應,猶如當頭棒喝。智利一個出版人質問他,“你受大企業訓練,來消滅小資商,然而你的良心何在?” 成吉思再也受不了衝擊,決定拋下所有已經打下的基礎,返回故鄉拉合爾 (Lahore),在當地教書。他頗受年輕人愛戴,跟他們打成一片。但在潛意識裡,他依然嚮往著曾經身為過客的美國,羨慕西方追求自由進步的理念。一逮著機會碰到老美觀光客,就發頓牢騷,談談前半生的境遇。 這部電影有幾個陪襯的重要角色:第一個是從頭到尾跟成吉思對談,高深莫測的神祕客巴比 (Bobby,Live Schreiber 飾)。此人自稱新聞特派員,實際上是中央情報局特工, 當時有個拉合爾大學的美國教授被綁架,巴比懷疑成吉思是幕後指使的黑手,來找他問話,抓漏洞收集資料。但這位中央情報員一直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後來處理不了危機,景況越搞越砸。 重用成吉思的美國上司吉姆 (Jim,Kiefer Sutherland 飾),是個金錢至上,權力慾極重的人。他的獨到之處是,時刻敦促手下工作,專心開拓公司疆土,不受任何干擾。他僅在乎成吉思的利用價值,當成吉思受到種種不平等待遇時,他都視若無睹。往好處看,他是用人唯才,不存種族偏見。成吉思辭職,他勃然大怒,極力勸這個助手回頭。換成別人,可能大鬆一口氣,慶幸不費吹灰之力,麻煩外族自願離開。 第三個要角是一群拉合爾大學的熱血青年。東,西方的人都一樣,血氣方剛時,充滿理想,要改造社會,打倒貪官污吏。巴基斯坦內部腐敗,常年積弱。年輕人在廣場集會,呼口號,要求政治對話。他們要對付的政客,只願佔上風,表面糊弄裝客氣。有個學生領袖天真熱情,但在情勢把持不住時,做了群體運動的犧牲品。 此片很悶,很沉鬱。會得到特殊注意,是因為剛上院線,就發生了波士頓馬拉松慘案。有些回教徒最初盼望,涉嫌兇手不是穆斯林,真相大白時,他們失望極了。確有少數淪為非理性報復的代罪羔羊。反對暴力的回教領袖表示,他們本來在寺院裡,有機會感化那對炸彈客兄弟,錯過後才造成災難。不久前的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表達的相容並存,開導了許多人的視野。這部片子用另一種角度, 讓不同文化的人,表達了心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