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黎出版新書 [半生書緣]

文壇消息
李黎出版新書 [半生書緣]  
 
Lilly H-250李黎的新書[半生書緣 - 一名文學新生與巨擘的靈光之會],五月初由台北印刻出版社出版,香港誠品書店將之列為“五月選書”。 此書的大陸版 [半生書緣 - 尋訪世紀文學心靈]也將在七月由北京三聯書店出版,劉心武作序。
 
[半生書緣] 可以說是李黎的文學人生回顧,記述她與海峽兩岸作家、學者、出版家和評論家的訪談交往,包括茅盾、巴金、沈從文、丁玲、艾青、錢鍾書、楊絳、范用、劉賓雁、李子雲、殷海光、陳映真等十二位。 

所收的文章有當時的現場記錄,也有後來的追憶和反思。書寫從1980年代至今,時空跨度超過三十年,並附有數十張珍貴照片。此書可視為二十世紀中文書寫歷史的時代見證,也是對文學大師巨擘的第一手側影素描。 

中國時報 台北-史丹福越洋採訪   邱祖胤 (5/22/2013)

追尋文學巨擘 李黎寫半生      

廿世紀華文文學代表人物逐漸凋零,作家李黎早在七○年代就開始「追星」,歷經卅六年時間訪問十二位重量級人物,包括茅盾、巴金、沈從文、丁玲、艾青、錢鍾書、楊絳、范用、劉賓雁、李子雲、殷海光、陳映真,新書《半生書緣》深刻描述十二位作家的人格與作品風格,充滿細膩觀察及人情溫暖。 

     後文革年代 能面訪特別可貴 

李黎七○年代留學美國,因參加保釣運動被列為左派,長達十五年不能回台灣,一九七七年透過中國作家范用的牽線,得以到中國訪問,陸續接觸這些重要作家,取得第一手資料,在兩岸對峙緊張的年代,這些訪談特別難能可貴。 

「說來有些難以置信,即使在七○年代末那段文革剛過不久的時日,我也完全沒有感到什麼困難或阻力,可能因為我想見的人物都已經平反了吧。而他們的言談之直率,有些也出乎我我的意料之外。」

     面對大人物 無所不問暢快談

李黎本名鮑利黎,一九四八年生於南京,隔年舉家遷至台灣,定居鳳山,高雄女中、台大歷史系畢業之後,赴美就讀普度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曾獲國內多項文學獎,作品包括《最後夜車》、《袋鼠男人》、《悲懷書簡》近卅部。 

李黎在美國留學期間,大量閱讀台灣讀不到的禁書,因而認識中國一整代作家的作品,促使她轉而到大陸進行文化源流探索。 

李黎對這些大人物無所不問,問生活、問文學、問政治,而他們也都答得爽快,知無不言。她直接問茅盾,解放前後的文學作品好壞,茅盾毫不遲疑回答:「建國以來的卅年是比較差,現在那些年輕作家的小說故事乾巴巴的。他們應當在人物性格和動作上去表現,使讀者自己去看,而不是作家出來講話。」 

     有風骨者 大多難逃政治漩渦 

她問巴金,文革這樣的事還會再來嗎?巴金回答:「要是再來也是很容易的,但我們自己每個人都有責任使它不要來…民主不是恩賜的,是自己有責任去爭取才有。」 

這些人都曾遭遇過政治的迫害,甚至牢獄禁錮,「是巧合嗎?還是我不自覺的選擇?顯然他們是中國歷史的映照,他們是一群知識份子的範本。」李黎認為,這些有理想、有才華、有風骨的寫作者,身處那個時代,無論在海峽的哪一邊,都無法逃脫政治的漩渦。

 

Leave a Reply

  

  

  

You can use these HTML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

Current month ye@r d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