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狄沃荷博物館印象(劉昌漢)

評論

發現美術館

劉昌漢

時尚名牌專賣─安迪‧沃荷博物館印象

「發現美術館」前一篇介紹美國匹茲堡市的卡內基藝術博物館,本篇談談同一城市的安迪‧沃荷博物館(Andy Warhol Museum)。執筆本文前十分猶豫是否下筆,一方面這所博物館太新、太俗,還有是這位普普教父的巡迴展幾年前才分別在台北和高雄展過,關於他的論述太多……,不寫的理由可以有一堆;不過寫的理由同樣不少:這裡是全美最大的個別藝術家展覽館,館內收藏的藝術家資料完整,1994年開幕後人氣不衰,到訪來賓包括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法國第一夫人卡拉‧布魯尼(Carla Bruni-Sarkozy)、澳大利亞第一夫人泰雷絲‧瑞恩(Therese Rein)、英國安德魯王子等等,尤其這裡與世界其他博物館的合作異常成功,值得借鑒……。

 舊倉庫建築改造成的安迪‧沃荷博物館外觀

舊倉庫建築改造成的安迪‧沃荷博物館外觀

安迪‧沃荷博物館屬於匹茲堡卡內基博物館(Carnegie Museum of Pittsburgh)轄下機構之一,位於阿列格尼(Allegheny)河北岸一棟八層樓舊建築內,主要入口在第七街上,距離藝術家童年居處不遠。建築原為卡內基‧梅隆大學倉庫,學校前身即是安迪‧沃荷就讀的卡內基工藝學院。全館面積88,000平方英尺,與市中心商業區以安迪‧沃荷橋跨河相通,此座橋樑原名第七街橋,2005年更為現名,是美國唯一以視覺藝術家命名的橋樑。

20世紀美國藝術家中,安迪‧沃荷(1928-1987)和魏斯(Andrew Newell Wyeth, 1917-2009)代表的是兩個極端:沃荷居住在喧囂的紐約大都會,投身現代創作,熱衷金錢名利;而魏斯一生安於鄉居和傳統寫實,徘徊於紐約為首的時代主流之外,而二人同樣擄獲了世人矚目。我雖然認為魏斯作品以孤獨靜謐的情愫觸及人心恆久的美感情懷,卻也不得不承認沃荷在活力上更勝一籌。

安迪‧沃荷生於匹茲堡市一個捷克裔移民家庭,父親是礦工和建築工人,母親為人幫傭,幼年身體孱弱,成長後進卡內基工藝學院繪圖設計系就讀,1949年畢業。21歲時赴紐約發展,以廣告設計師、插畫家身份很快的嶄露頭角,此後跨足藝術創作工作室、實驗電影和流行音樂領域。1962年舉行首次個展,引起轟動,次年他租下曼哈頓東47街製帽工廠的廠房作工作室,暱稱「工廠」(The factory),這裡後來成為當年紐約社交名流、搖滾巨星、文人墨客的聚會之地,性、藥物、同性戀在其中氾濫,被視為紐約文化地下中心所在。

 博物館內一景

博物館內一景

沃荷點凡成金本領一流,尤以複製贏得廣大市場,但是在追逐名利同時,也被批評是冷酷無情的「吸血鬼」。1968年遭到曾經合作的女性主義作家、演員,《人渣宣言》的作者索拉納斯(Valerie Solanas)在「工廠」開槍射殺,頭兩槍落空,第三槍子彈從沃荷左肺進入,穿過脾、胃和肝停在右肺,沃荷幸運被搶救存活;1987年卻因為膽囊手術引起藥物過敏去世,時年59歲。

沃荷生時成功使得死亡時留下了龐大遺產,按他的遺願,除部份給予家庭成員外,其餘財富成立為以支持現代視覺藝術為目的的安迪‧沃荷視覺藝術基金會(The Andy Warhol Foundation for the Visual Arts)。2年半後,1989年9月,基金會和卡內基學會簽署了合資協議,公佈成立安迪‧沃荷博物館計劃,地點選擇在藝術家出生故鄉而不是紐約。博物館獲得基金會8億美元捐贈,包括1991年捐款2百萬美元作為裝修費用,3000餘幅藝術作品(約900幅畫, 2000餘張紙上作品),以及1000餘件印刷圖案,77個雕塑,4000張照片,超過4,350部實驗電影和錄像,另有錄音帶、各式紀錄檔案與私人物品。1993年基金會聘請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前館長托馬斯‧阿姆斯壯三世(Thomas N. Armstrong III)出任首任館長,不過他與幕後金主相處不善,導致在開幕9個月後黯然離職。現任館長艾瑞克‧席納(Eric Shiner)為著名策展人,曾在日本和紐約工作。

 安迪‧沃荷作品夢露像

安迪‧沃荷作品夢露像

安迪‧沃荷博物館外觀並不起眼,進入館內,首先看見的是藝術家本人的蓬髮「畫像」,其實是絹印版畫。建築內部每層並不開闊,17間展廳展出沃荷作品、電影、照片及先驅性的「飄浮裝置」〈銀雲〉。大家熟悉的著名的罐頭湯、可樂等均不或缺;當然,複製品和紀念品的出版銷售代表龐大商機是不容漏掉的,有些展廳也提供作其他藝術家展覽之用。觀賞這兒的肖像作品彷若置身20世紀名人堂─夢露、伊麗莎白‧泰勒、葛麗絲‧凱莉、賈桂琳‧甘迺迪、依麗莎白女王、貓王普利斯萊、約翰‧韋恩、毛澤東、格瓦拉、尼克森……,到為財閥富婆量身訂製,照片複製不需要感覺或價值評斷,甚至不需見面,尤有甚者,圖像版權也無須顧慮,官司可以用財富擺平。安迪‧沃荷毫不隱瞞的說:「賺錢是一種藝術,工作是一種藝術,而賺錢的商業是最棒的藝術。」在甘迺迪總統遇刺後,他用賈桂琳悲痛的新聞照片完成〈賈姬甘迺迪〉(Triptico de Jackie)販售,寄生於社會名流與新聞事件,見錢藝開,使他被譏為藝術家追逐財富成功的「無恥」典範。他的作品在藝術市場賣出天價,十分諷刺的與他認為藝術應該工業化生產,大量複製,讓每一家庭都能擁有的平民藝術的哲學是相抵觸的。死後他的基金會繼續牢牢把持利益不放,從商借作品到影像使用,一切非錢勿擾。至今他在「最會賺錢的過世名人」榜上排名第六,是藝術界的異數。

博物館在自身展覽外所推動的巡迴展遍及世界大小城市,能夠成功有其主、客觀因素:一方面在於作品能夠大量複製的特性,以及館藏的電影和錄像帶是瞭解沃荷工作的關鍵資料;另一方面在於與商業結合的行銷手段,複製版權的延伸使用使展覽究竟是藝術還是商品已難以區隔,事實上也無人在意。正如沃荷所說:⌈百貨公司就是博物館⌋,引伸的結果也可以是⌈博物館就是百貨公司⌋,在這裡找不到屬於唯心的感動,只有視覺的喧囂和噪雜。思考是累人的事,多數人懶得動腦筋思想,習慣接受置入性行銷指導。沃荷的康寶濃湯罐頭、可口可樂、名星偶像,甚至美元的色感很好,運用電視廣告般不斷重複的形象,以量變促成感官上的質變,為觀眾洗腦,將「空無一物的本體」不斷述說成這就是「藝術」名牌。多就是讚!這是參觀後的大略印象。

安迪‧沃荷的粉絲常帶康寶湯罐和可樂到他的墓地憑弔

安迪‧沃荷的粉絲常帶康寶湯罐和可樂到他的墓地憑弔

無可否認安迪‧沃荷具有敏銳、深刻的社會洞析能力,在半世紀以前能夠準確預測出今日網路世界的面貌:「在未來,每個人都可以成名15分鐘」,而他的成名遠不止此。沃荷葬於匹茲堡南郊貝舍公園(Bethel Park)的墓園,墓碑十分平民化,這位新主義明星、製造者、創作家和成功的生意人到此才終於繁華盡落。有趣是他的粉絲常給他帶來康寶湯罐和可樂憑弔,也算另類溫馨的行為展演吧。

普普藝術的功過是一個已經討論到濫而沒有交集的問題,評價安迪‧沃荷同樣也是。普普創作沒有古典主義的典雅,缺少浪漫主義的激情,也不如現代主義萌發期具有探索性,而只是平凡,卻依附20世紀商業社會的金錢炒作膨脹成不平凡。無奈的是今天的藝術如果不走廣義的市場路線,不媚俗,就無法取得經濟力量;沒有經濟力量就無以為繼。像好萊塢電影的「高藝術」內質已幾乎滅絕,一切唯票房是尚;當今文學、音樂和繪畫也面對著相同的歸趨。

普普藝術靠著美國財大氣粗的大力吹捧,以沃荷為首的藝術家掠奪了這一源起歐洲的藝術流派的所有果實,在世界引起一陣風行。關於沃荷生前死後的論述大多與金錢不脫關係,在他之前,超現實畫家達利在追逐商業成功同時,創作仍不失思想,而沃荷徹底拋棄掉了思想,只餘下視覺的轉換投影,後續影響連帶造成日本動畫藝術的全球「瘋」現象,村上隆等成了當代繼起的熤熤紅星。普普藝術反映的文化現象,其存在意義並不在單一作品上,而是整體迷醉的消費訊息。安迪‧沃荷創作跨越了純藝術與大眾文化兩個領域,開創藝術的同時,又毀滅了藝術。說安迪‧沃荷博物館是百貨公司不如說是時尚名牌的專賣店,在這兒,藝術就是金錢,金錢就是藝術,二者畫成了等號。問題是當藝術徹底庸俗化以後,除了熱鬧和販售,藝術還剩下什麼?

—-

延伸資訊

安迪‧沃荷博物館

地址:117 Sandusky Street  Pittsburgh, PA 15213

電話:412-237-8300

門票:20美元;學生及兒童10美元

開放時間:星期二至星期日早上10時至下午5時;星期五早上10時至晚間10時;星期一休息

(原載《藝術家》雜誌 2012年4月號)

 

Leave a Reply

  

  

  

You can use these HTML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

Current month ye@r d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