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白先勇有約」後記(曉蘭)

散文

「與白先勇有約」後記

曉蘭

與白先勇有約轉眼,又是秋深時節。在謝過白先勇老師,一一送走遠道而來的客人後,心情又恢復了平靜,像洛杉磯夜霧底稀疏的燈火,淡然溫馨。返家路上,眼前滑過一幕幕,這天來聆聽白老師演講的人潮、過去幾週忙碌的種種、一場緣起的情節…..

也是楓紅的秋天。去年這季節,我重訪紐約,除了見到多年未見的老同學,於細雨霏霏中,前訪古根漢博物館、大都會博物館外,還參加了北美華文作協年會中白先勇老師主講的《父親與民國》。演講會場,見到多位當代著名華文文學家、作家,也第一次親睹白先勇老師的風釆,聽他娓娓敘述他父親白崇禧將軍,一生從參加武昌起義,以至退守台灣的一段中國近代史事後,心中感觸良深,一股深沈的民族情愁,縈繞胸中,久久不散。

對中國近代史一直不甚了解的我,在聽完白老師演講,看完他的《父親與民國》後,對白崇禧將軍和從上世紀一路走來,為民族、為國家、馳騁沙場的無數將士忠魂,增添了十二萬分的敬意。白將軍說過的那句「不以成敗論英雄」,深烙我心,然而,那種「國破山河在」的悲傷,又豈是未經戰火洗禮過的後輩所能體會?

想起小時候,父親曾說過許多我當時難以明白的人物故事、他走過的大江南北、那世代人情的溫暖、戰火中千萬中國人的顛沛流離,和不屈不撓的精神。 及長,我有機會親訪父親口中「曾經故鄉成天涯」的山河後,方才能稍加體會,那種扎心的坎坷與滄桑。長期潛藏在血液底的悲愴,像被一道鐘聲巨響,忽地敲醒,如大江大河般的就逕自湧上心頭….. 。感傷之餘,也感慨這段史跡,正逐漸為世人所遺忘,為歲月塵煙悄然掩埋。

學生時代,我曾讀過白老師的 《台北人》、《謫仙記》,對他筆下性格鮮明的人物,悲歡曲折的故事,印象深刻。 曾經,他是我們年少時代,一顆從書中到心中閃亮的明星。 白老師和他的同學早年合辦的《現代文學》雜誌,出過多位家喻戶曉的文學家、作家,像陳若曦、葉維廉、李歐梵、王文興等人,他們的作品也曾陪伴着我們成長,包括朱會長荊棘,也是該雜誌當年發掘的新秀之一。只是,未曾想過,隔了一個世紀,隔了一座海洋,還有這樣機緣,可以在洛杉磯和喜愛文學的朋友們,與白老師有約,我想冥冥中自有巧妙的緣份。

今年春天, 再次有機會在聖地牙哥聽到白老師演講,感動和收獲更深之餘,也深感一代文學家之所以不辭辛勞,屢屢千里前往各地演講,推廣他所熱愛的昆曲,實乃希冀藉由所鍾情的文學藝術,能為民族與文化的命途,傳遞出時代遠逝後堅實的聲音的心意。於是興起邀請白老師來洛杉磯,參加「文學與傳承系列」2 的構想。

經朱會長引見,我就和白老師相約,今秋洛城相會。「文學與傳承系列」顧問之一的張錯教授,是白老師四十多年老朋友,聞訊後亦表欣喜和支持,特別從國外趕回相會。南加多個社團,陸續加入協辦贊助之列,隨後亦蒙中華民國文化部合辦贊助,又得企業、朋友們共襄盛舉,讓文學與傳承的種子, 在南加州再次有機會生根萌芽,讓海角一塊磚瓦,再次能同築民族文化的長城。

籌劃過程中,有人曾問,一場演講怎地要如此費週章?我也為此自忖。從事建築的我,是屬於在現實中築夢的族群,「文學與傳承系列」規劃,本是沿著心中的一份感動,把夢築起。 在多年工作中,我體會到,人類的生活環境、生存空間、精神向度,是可以被塑造、被影響和再創造的。「文學與傳承系列」,我也希望能從這個角度切入。其實,許多現代人忙碌生活中期盼的,豈僅只是一場場熱鬧的活動?我想,更是一種心靈的禮讚,一次和文學及文學家美的相遇,一個莊嚴的歷史傳承吧!

九月十二日我和張老師,文化部駐洛杉磯紀主任,詹祕書,一起到洛杉磯著名的Art Deco 和Mission 風格的歷史建築火車站(Union Station)去接白老師。遠處迎面走來的白老師,依舊春風滿面,神采飛揚,一如往昔。中午,由張老師安排餐敘接待後,隨即安排入住酒店,然而,還沒容得他稍事歇息,鳳凰衛視節目訪談人員,已在酒店等待了。

晚餐,我們選在座落於好萊塢半山, 名為「山城」的日本餐廳,在那兒,可欣賞到洛杉磯美麗的夕陽和夜景。白老師幾位久違的好朋友們,相偕遠道而來, 以茶代酒 ,情比酒濃。窗外,有夜幕下明滅的燈火,窗內,有「山城」別緻的佳餚,和老朋友久違重逢的歡喜。

隔天,白老師和主協辦單位一起出席記者會,會後東森電視安排了專訪。白老師是兩岸家喻戶曉的文學家,走在路上或餐廳,常會出奇不意,遇見希望合影的粉絲,他也多欣然答應。在上島晚餐時,也和即將返國述職的經文處龔處長,和僑界一些熟識朋友們巧然相遇。

九月二十一日,白老師再次來到洛杉磯。晚宴由文化部駐洛杉磯文化組詹代表、教育部駐洛杉磯藍主任,在古色古香的 「上海一號」餐廳,為他接風,張老師、主辦單位籌備委員們、和校友會代表們一起陪同。在這一牆上海外灘夜色下,和白老師談起他的《遊園驚夢》《牡丹亭》和《金大班的最後一夜》的百樂門,更是別有一番風味。 風塵樸樸,忙碌行程中,我們多次穿梭在洛杉磯交通的尖峰時刻,當高速公路彷若停車場般的教人無奈時, 白老師總會和藹的同我們閒話家常,眾人都說,白老師有文學家、小說家、藝術家的纖細、親和力和獨有的魅力。

演講會當日,在午餐的溫馨,咖啡的濃郁,午後的起司加水果,詩人張錯老師精湛的引介,白老師三小時未間斷的演講,精心製作的特刊,粉絲致送的鮮花,與會者的熱情,文友們專注的聆聽,感動的淚水,耐心等候簽書和拍照的人潮中,圓滿結束。

隨後,朋友們的電話紛至沓來,有人說:「感謝,真是太棒了! 」,有人說:「意猶未盡,可否請白老師再來一次 ?」有人說:「我都哭了,看到旁邊的人也哭了。」……像深秋一陣風,吹過林稍,那被季節啃蝕的紅葉,飄然而過…..

此次參與活動的四十位志工中,有中青輩、長輩, 和南加大愛娜邀集十多位USC同學的協助。年輕人的參與和他們對白老師作品的熟識,又讓我們倍感欣慰;也感激興華學長的愛心,邀請社區長輩來參與,充份發揮敬老尊賢的傳統美德;還有數月以來籌備過程中所發生的點點滴滴感人的故事, 許多數十年失聯的老朋友,藉此會重逢,許多歷史故事,重新被紀念……,這一切,也都令我由衷地感恩:感謝大家對「文學與傳承系列」的贊助與支持。

再次,想起用光來寫詩的美國著名的建築大師路易. 康( Louis Kahn) 一句感動我和許多人多年的名言 ,「甚至一塊磚都想成為什麼」("Even A Brick Wants To Be Something” – Louis Kahn)

不論我們在海外時間長短、 成功平凡,我們仍是五千年龍的傳人。在時間的長河中,但願這次「與白先勇有約」的聚會,能成為所有參與者彼此生命中的一個祝福。

(註:主辦「文學與傳承系列」的美國中華人文磚基金會,在美國是一個非營利性組織, 提供學者和活動的支持。基金會旨在擴展知識,培育視野,交換想法,擴大想像力和促進尊重文化的多元性。在一個全球化的時代, 它的使命是支持和推廣中國文化,文學和藝術知識,創造獨特經驗,點燃想像力, 創建有意義的對話。)

(10/22/2013 台北)

 

Leave a Reply

  

  

  

You can use these HTML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

Current month ye@r d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