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豈有五車書 (王鼎鈞)

散文
風中豈有五車書
王鼎鈞

 

名作家韓寒有台灣之行,回去寫了一篇文章,放在網上,第一天就有兩萬多人點擊,沒話說,咱們佩服。

韓寒粉絲如沙,而批評他的人如貝殼,二者缺一,風景減色。有人指出,韓寒說,兩岸的悲歡離合 ,已由時間慢慢抹平,不知憑甚麼這樣說?他在台灣遇見那些人?譬如說,某一家長把子女送到北京上海讀大學?他跟甚麼人深談過?譬如說,一位退役的將軍回大陸定居?沒有。請恕直言,韓寒的態度並不認真,認真說一句,兩岸的傷痛目前只是結成病灶,抹平言之過早。

有人指出,韓寒說港台 庇護了中華文化,不錯,都這樣說。可是作為一個旅行者,他得有自己的觀察,他得在台灣找到觸媒。他可參觀過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委員會?他可曾訪問國家圖書館?他可訪問過任何一位老師宿儒?都沒有。請恕直言,韓寒的態度並不認真,認真說一句,台灣今天的民風,有日治時代的遺留,有歐美的橫向影響,有政府灌輸的儒家思想,也有佛家和基督教的薰陶。

有人說,他這篇文章,除了修眼鏡和坐計程車兩段, 坐在北京也可以寫,根本不必跑一趟台灣。批評家有理,但是未必沒有特例。寫遊記三大要件,觀察、採訪、感受,因人而有偏重。韓寒是才子,感受掛帥,他是馬,不是牛,他是蝴蝶,不是蜜蜂。他輕舟直下,不破船多載。他有一種「不可及的空洞」,雲淡風輕幾句話依然可以洛陽紙貴。時也,命也,勢也,我們只有佩服。

說到親身經歷,韓寒寫了兩件具體的事情,一是眼鏡店服務熱心,超出顧客的需要,一是坐計程車遺失了手機,司機送回,不受酬勞。於是韓寒作出一系列推論,稱讚臺灣是中國最好的地方。有人批評他以偏蓋全。

韓寒遇見好人,受寵若驚,無限上綱,這叫有限的經驗、無限的表達,乃是你我常犯的毛病。不過對韓寒另有意義。如果你不認為他是記敘論說,你拿它當抒情文看,了解他是在表達感謝之情,就會發現他寫得好。這叫「判斷式語言之抒情使用」,還有很多寫文章的同行沒學會呢。

自臺灣接受大陸遊客以來,我們隨時可以讀到這些遊客對臺灣的印象,佳評潮湧,以致臺灣有人自問:「我們真有那麼好嗎」?你也許並沒有那麼好,有人故意誇大臺灣的好以彰顯大陸的不好,這是一種批評的手段。三十年代的左翼作家歌頌蘇聯,五十年代臺灣知識份子標舉美國,早就有這種搞法。風水輪流轉,台灣由負面教材改列正面,不容易,熬出來了!

臺灣對自己的新角色倒也無須慌張,自1949年以來,中共醜化臺灣,無所不用其極,現在民間替你洗刷幾下,卻之不恭。以前你沒有那麼壞,他把你說得太壞,現在你沒有那麼好,他們又把你說得太好,俠心溫柔,不負你親親熱熱叫了四十年的大陸同胞。歷史算總賬,不算細賬,加起來被二除,倒也是一種公平。

「臺灣民眾走上街頭,遊行抗議,陸客直喊新鮮」。怎麼會新鮮?搞這一套中共是祖師爺,創下許多輝煌的記錄,至今薪火未絕,星火閃閃。我來幫韓寒分析一下:大陸上的群眾行動有戾氣,臺灣 的群眾行動有喜氣,大陸上遊行示威不成功便成仁,臺灣的遊行示威「成功不成功,咱們去喝一盅」。臺灣是群眾遊行最安全的地方,比美國安全。這件事倒是放心吹噓,沒人臉紅。

有人說,韓寒對台灣的印象,來自電影和流行歌曲。他到臺灣旅行,事先可曾找兩本介紹台灣的書看看?韓寒說,他下榻之處「誠品 書店就在旁邊」,沒說他進去買了一張地圖。請勿對韓寒要求太多,他已自喻為「太平洋上的風」,此韓寒之所以為韓寒也。一句我愛你,為甚麼甲對乙說出來就是生死盟,丙對丁說出來就是性騷擾?這是韓寒和眾生的特殊因緣,不可羡,不可妒,不可學。

Leave a Reply

  

  

  

You can use these HTML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

Current month ye@r d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