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氣長存《巨流河》(凌詠)

散文

浩氣長存《巨流河》

凌詠

齊邦媛老師自一九四七年來到台灣在台大作助教,便與台大結了緣。一九八八年從台大外文系任內退修,受聘為台大榮譽教授。在這期間,她亦在他校任過教職,可謂桃李滿天下。

對於齊老師,在我赴美深造前,未聞過其名,也不知其事。直至數年前,一位台大同學在參加了《巨流河》新書發表會後,對朋友們鄭重推薦此書,我才從《巨流河》一書認識了齊老師、她的父親齊世英先生─盡畢生之力為中華民族前途奮鬥,是一位具有潔淨靈魂的知識份子─和在抗日戰爭為國捐驅的張大飛。後者的父親在他少年時,被日本人用油漆燒死。年齡稍長後,他投考空軍官校,後來加入飛虎隊。他長年飛行,進出駝峰航線,驅逐日軍。他是人間楷模,一位具有高尚人格,實踐基督之愛的真正英雄。

這三人均在我心中畫下了極深刻的印象,在生活中常想起他們。

二零一一年返台,我拿到《巨流河》。翻讀此書時,得知齊老師是在八十幾歲高齡時,花了四年工夫完成此鉅作。讀畢後,我深深覺得這是一本不可不讀的好書。最近我決意再讀此書,當晚拖著疲憊的身子讀序時,頓感血脈賁張;我立即認知到,在繁忙的日子裏,有他項計劃正等著進行,能抽空重讀此書以提筆寫此文是正確的抉擇。入睡前,想到齊老師已年屆九十,讀第一遍《巨流河》時滋生的各種感觸,倏地湧上心頭,我情不自禁地淚如雨下。日後是否還有像齊老師這樣心地單純、學識豐富、具有使命感的人,來引領著未經過戰爭的後代,進入一個莊嚴的殿堂,啟發我們的心志去回顧中國人近百年的多災多難;讓我們從風雨飄搖的世代,淒苦淬礪的長輩人生經驗中,汲取一點做一個中國人的意義與智慧?

齊老師是以一顆虔誠之心來寫此書的,我也是以一顆虔誠之心來讀這本書的。縱使在那紛擾多爭、戰事與內亂迭起的時代裏,有太多隨波逐流,茍且偷生的人:但齊老師經歷到,我也相信著另有一群具有崇高理想、品行優良且肯奉獻的人,努力地在軍界、政界、學界、文化界認真地耕耘付出;包括她的母親,以一種單純的愛給予來自各地的流亡學生一份母性的關懷與照顧。正因他們皆恪盡職守,熱切關心中國人的命運──即若無呼風喚雨之力,亦無永垂千古之業──民族的生存、文化的延續才有了可能。

讀此書時,我第一次感受到為人之師是多麼神聖的任務。作者在敘述那一段邊逃炸彈邊求學的艱苦歲月時,經常點出學校「弦歌不輟」的事實。作者就讀的南䦕中學創校校長張伯苓先生,因在甲午戰爭剛結束後,目睹國幟三易的場面深受刺激而力辦教育。他鼓勵學生要有「國不亡、有我!」的愛國志氣;而他就是校歌裏「巍巍我南開精神」的化身。他的訓話成了作者的終身記憶。而南開的老師亦都是注重性靈啟發的有識之士。由於校長和老師們的啟迪,數萬畢業生後來在各自領域均有超高的表現。他們傳遞永恆不滅的薪火。

齊老師在台春風化雨四十載,曾在國立編譯館任要職。在職期間,她曾掌大纛,把國中國文教科書改編,納入了許多能讓學生有讀興,且可培養自由活潑人格的一些選文。讀到她與她先生羅裕昌──服務於台灣鐵路管理局──在各自崗位奮鬥的故事裏,我認識到一群在戰火中受教育的學生,後來隨政府由大陸遷台的各路精英,在建設台灣,開拓台灣上有著不可磨滅的供獻。

 

Leave a Reply

  

  

  

You can use these HTML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

Current month ye@r d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