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錯的詩歌藝術 (饒芃子,朱桃香)

評論

在異鄉浪游的桂冠詩人

饒芃子,朱桃香

 ——美籍華人張錯的詩歌藝術

[摘要] 美國華裔詩人張錯有著兩岸三地成長經歷,近半個世紀來他在大洋西岸不斷書寫蘊涵古詞古韻的自由體現代詩歌,以他鄉飄泊者和浪游人的形象千迴百轉地抒發失卻家國身份的愁苦。他的詩歌常於詠物中表達傷感、考古中追問歷史的無常,其發展總體經歷了三個階段:從年少之浪漫青澀到中年的“台灣經驗”和凜冽情懷,再到淡泊寧靜的滄海桑田心境,而其中又以飄泊和浪游情緒為最。

美國華裔詩人張錯(Dominic Cheung,1943- ),原名張振翱,是一位天生的詩人,獨立特行的詩人,屈子般的浪游詩人。在海外華人作品中,他的詩歌是孤獨的,於是顯得高貴。在他筆下,自然風物、周遭人際、歷史事件、詞賦雅韻、古物遺址皆能藉漢語媒介入詩,來抒發詩人潛沉心底的孤獨與高貴,對中華文化的癡醉與纏綿,以此來背負個人失卻家國身份的愁苦,在海外發出浪子回家的強烈聲音。他多元文化的背景拌和著靈魂深處那種“根”的意識使他的詩歌完全不同於中國大陸和台灣地區詩人的詩作,近半個世紀來他在大洋西岸不斷書寫蘊涵古詞古韻的自由體現代詩歌,從1965年至今一共發表了十六部詩集:《過渡》、《死亡的觸角》、《鳥叫》、《洛城草》、《錯誤十四行》、《雙玉環怨》、 《飄泊者》、《春夜無聲》、《檳榔花》、《飄泊》、《滄桑男子》、《細雪》、《張錯詩選》、《流浪地圖》、《另一種遙望》、《浪游者之歌》。另有散文集十一部和多篇學術論文。 《錯誤十四行》、《飄泊者》、《春夜無聲》、《檳榔花》是其詩歌的代表力作。由於他的詩集全都是在台灣出版,因而詩名蜚聲台島文化圈。而中國內地只出版過一本由馮至和周良沛輯錄的張錯詩選《飄泊》(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年),所以廣大讀者至今對他的詩歌還是陌生的。

在海外華裔作家中,像他這樣精神上紮根在中華文化,有著兩岸三地成長經歷的並不多見。他特殊的成長道路給他烙上了與多數華人很不相同的身份標記:祖籍廣東惠陽,生於澳門,小學期間在私塾學習過古文經典,中學就讀於香港華仁書院,十八歲考入台灣政治大學西洋語文系。 1967年,他從台灣到美國求學,先後獲得楊百翰大學英文碩士、華盛頓比較文學博士、愛荷華大學博士後並為該校國際寫作計劃作家。 1974年起一直任教於洛杉磯南加州大學比較文學系和東亞語文系。他十五歲開始用“翱翱”筆名寫詩,受當時台灣現代派詩風影響,創作多部詩集,後覺此類詩歌過於形而上、晦澀與虛空,遂改名張錯,詩作也從此變得清新簡練。他的詩歌深得馮至、流沙河、艾青、楊牧等著名詩人的讚賞。

張錯在台灣政治大學西語系念書時,就深受英國詩人華滋華斯浪漫抒情詩的影響,開始創作詩歌,並創辦星座詩社,於1965年出版第一本詩集《過渡》,“從此以台灣這片土地作為文化、情感的歸依”。 [1] 1969年,英文長詩《飄泊》(Drifting)獲得美國國家詩學會詩獎。他的博士論文做的是《馮至評傳》,他在一封信中談到過當年選題的原因:一是當時比較文學注重中西文學關係的比較研究。馮至曾留學德國,其《十四行集》深受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的《致俄耳甫斯十四行》(Sonnets to Orpheus)影響;二是他試圖建立中國現代詩的抒情傳統。何其芳、馮至、卞之琳、王辛笛等人是其中重要人物,而他念高中時曾讀到馮至一首《南方的夜》,印象深刻,並折服於他的語言節奏;三是華盛頓大學他的博士生導師衛德明(Hellmut Wilhelm)教授當年任教北大,是馮先生及沈從文先生的好友,擁有他們的著作甚多,有做論文研究的第一手資料。 1980年詩人改名為張錯後,“詩風陡變,融情於理,喻理於情,婉約與豪放、浪漫和寫真風格兼具,抒情聲音自成一脈”。 [1]1989年,詩集《漂泊者》獲得國家文藝獎。綜觀張錯先生的詩歌,可以看到,隨著他詩風的變化、詩理也日益澄明,這是一個文化與詩情的積澱過程:從年少之浪漫青澀到中年的“台灣經驗”和凜冽情懷,再到淡泊寧靜的滄海桑田心境,而其中又以飄泊和浪游情緒為最。

一.他鄉披髮歌吟的都市飄泊者和浪游人

張錯先生雖身在異邦卻常有失根之痛。這一方面是來自他對現實生活的切身體驗,另一方面是由於他對華人歷史的實地考察和研究,使他深知海外華人飽受種族歧視和顛沛流離之苦,認識其整體的歷史命運只不過是美國大熔爐底下的“柴薪”。 [2]15他在《天使島》和《浮游地獄篇》等詩篇以及散文集《黃金淚》中對早期販運華工到美國的罪惡行徑和他們在美國的悲慘處境進行了血淚控訴。所以,外鄉的繁華喧嚷掩飾不住他內心深處的思鄉情愫,觀物、聽雨、夜讀無不觸發詩人的身份焦慮和家國想像。他所寫的飄泊主題的抒情詩多用感情獨白技巧,以自然景物為意向,來書寫身在異域心無定所的淒涼和魂歸故里的熱望。在《落葉》一詩中,詩人自比為落葉,連發三問:“該怎樣向風傾訴我飄零的身世?”“又該怎樣和露水對泣我一生的辛酸?”“那麼該怎樣去詮釋我底降落?”最後以富有詩情的詩理作答:“那麼我底下跌還是幸福的,/——葉的降落,/當然歸根。”[3] 41-42飄泊是人類共同的命運和關注的問題,這一主題的詩歌使他迎來第一次創作高峰並貫穿整個創作過程,同時也成為他的詩心和文學上永不褪色的詩章。

詩人把自己形容為中國的尤利西斯,長期流浪和飄泊在他鄉。他亟待確定自己的身份,在《子夜歌》李白式的靜夜沉思時,思鄉卻有一種難言的迷茫和惆悵,“在子夜與黎明之間,/在夢醒與重寢之時,/有一種心情,/不知如何處置,/有一種惆悵,/不知如何安撫;/尤其有一種身世,不知如何去追憶和倒敘,......”,“子夜在異國,/是無所適從的鄉愁時間,/人到中年的生命之夜,/卻是一種欲語還休的沉默”。 [1] 1-2 在《孤舟》中他把痴戀故園之心比喻為纏繞在松柏上的蔦蘿和咬定青山不放鬆的磐石,發出“所有的飄泊都將是歸來”[1] 34的心聲。詩人在《浪游者之歌》的《後記:浪游者哲學》中比照波德萊爾筆下的“現代生活素描者”對浪游者一詞做了一番解說,詩人扮演的浪游者生活在美國都市和人群當中,但始終與都市保持著“若即若離”的距離,遠離其中的嘈音、污濁和不投緣之人群;他不是街頭的流浪漢,而是遊走四方的放逐者,他要維護自身的尊嚴和高貴,因而顯得孤獨和淒清。 [4] 139-142在《雙玉環怨》的原序中,詩人坦陳中國是他“一生的婚配”,[3] 157 割捨不斷的情感紐帶;他一再強調“所有海外都是本土的延伸,鄉土的幽蘭申椒”,[2] 16 這種強烈的民族主義傾向使得他倍加關注幾代中國人在海外的歷史地位和生存狀態。在《滄桑男子》跋中他說,他的詩歌把這種歷史滄桑和個人滄桑互相結合來抒情和述事,可見他個人的發音還代表著海外華人的集體訴求,是飽蘸著千千萬萬異鄉飄零華人血淚書寫而成的詩章。 “我想我畢生追求的不僅是一個家,還有一個國,不僅是一個國,還有一個家鄉。......我半生飄泊在外,了無根蒂,萍踪之餘,常有一種失鄉的缺撼”。 [2] 12 由於“飄泊人沒有地圖,/他的國土就是更遠的流浪”,[2] 26 惟有用漢語寫作可以延續血濃於水的民族情感,避免成為海外文學的枯骨。他的愁苦是直白的、真切的,完全不同於湯亭亭和譚恩美之類用英語書寫母女溫情故事、兩代移民代溝或者花木蘭、孫行者、灶君等典故而產生的“軟性朦朧而帶親切的美麗哀愁”。 [5]5

除了靜夜吟哦者、尤利西斯和都市浪游人這些飄泊人意像外,詩人還把自己流落海外和被放逐在故土的古代大詩人屈原進行情感對比,以此問天求解自己身份的虛無。在《屈問》中,他用了16個“如何......仍(也)是自己的......”排比句突出兩個詩人同樣的流浪而又截然不同的性質,一個在自己家園流浪,另一個在異鄉流浪。相比之下,屈原沒有失根,到底還是幸運的,至少可以長眠於故土,“無論如何放逐仍是自己的家鄉,/如何憤怒仍是自己的語言,/如何行吟仍是自己的山水, /如何荒蕪仍是自己的田園,/如何譎詭仍是自己的神話,......啊!魂歸來兮,/如何自盡仍是自己的江湖。”[6] 19-21詩人又藉老樹之口抒發凜冽情懷,“而我瑟縮在冷漠街道,踩過,/吱吱譏笑的秋葉/像一名華麗的錦衣乞丐/沒家可歸”。 [7] 70余光中先生的《鄉愁》表達的是兩岸空間阻隔、親人離散的無奈與不甘,而張錯先生的鄉愁表現的不僅僅有空間阻隔,還有文化、精神等方面的隔閡。在用詩歌實行精神拯救的同時,他遊遍世界各地,堪稱為逍遙客,但“名為逍遙遊,實是苦飄泊,”[6] 8 心中遙望的只有中國。

二.浪子回家的千千闕歌

在詩人的詩歌行旅中,始終敲打著飄泊和回歸的雙重主旋律。他對故鄉的概念從後天經驗性的感覺到上升到民族高度的認定,經歷了一個轉變過程。遠離故土的日子,詩人如屈子般苦吟,為伊消得人憔悴,“我只能獨自困居在江邊,/以一種感恩戴德的心情,/和無數披髮的吟歌,/祈祝你香火延綿的福壽”。 [6]29 他1988年以教授身份客座台灣政治大學和中山大學,得以重履斯土,故鄉的一草一木、平凡人事都有了特別的意義,這段“台灣經驗”,為他帶來了創作生命又一次高峰。他青少年時代在港澳各呆了六年,台灣生活四年應是大學階段“書生意氣,揮斥方遒”之時,人生中不斷回首的過去好時光。由於他的原鄉不是地圖上某一個具體的市鎮,台灣便成為他與有著璀璨文明和文化傳統的中華大地聯通感情的橋樑,他對那裡一切的大愛與包容體現了對故土的一往情深。他在一封給筆者的來信中說:“台灣經驗就是我的中國經驗,就像台灣當年的’鄉土文學運動’,回歸台灣鄉土也就是回歸大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在《台灣經驗》一詩中,他禮讚道:“在生命不斷轉動的底片裡/我已準備剪接一段台灣經驗/....../無論是編導與演出的提名里/都是我人生影藝院裡/一座座奪目輝煌的奧斯卡”。 [2] 24-25 故鄉一切皆著詩人之我之色彩,一切都顯得美麗炫彩,“貪婪的我四處探視,/以眼神飲盡滿山的翠緣”。 [2] 32 他用詩歌記錄下他對校園、台北、鹿港、白沙、嘉義、高雄、旗津、美濃、荖農溪、台中等地的印象和感受,他觀荷采荷望海,為燦爛的檳榔花所迷醉。可惜,當年他的浪子回家,他詩歌中抒發對台灣的純真之情,卻被“台獨”心態作家如莊裕安等人排斥,他從而憤而繼續浪游海外,長年不歸。由是他把聖經故事裡浪子回家的心情比作檳榔果,咀嚼起來充滿苦澀味道。猶如他在敘事長詩《飄泊者》中描繪了華盛頓西北叢林中的越戰歸來老退伍軍人對美國的失望心情,“自歸來後,/熟悉的家園成了陌生的國度,/陌生的國度有一個異鄉人的我”。 [1] 1-2

詩人在1988-1989年間的詩歌創作中還直白地表達出強烈的愛國情懷。他在《布袋戲》一詩中義無反顧地發出祖國的呼聲:“語言的陌生,/就永遠注定做一個異地的異地人?/外省的外省人?/邊緣的邊緣人?......為什麼我們要分裂,中國?/台灣,為什麼我們還要分裂?/母親,為什麼您一定要讓一生流浪/歸來的兒子感到慚愧,陌生,而無力?”[2]53-54詩人的民族氣節由此可窺見一斑,現實中他雖不關涉政治,但他自始至終關心人類的命運和國家的統一,在《猶大花樹》他哀嘆墨西哥革命的失敗,在其他詩中對巴以戰爭造成的人間災難也示予同情。

在九十年代初,張錯先生再次客座母校,並創作南台灣組詩,收錄在《滄桑男子》集子裡。一次,余光中老師及學生們在南台灣旅行,晚上在滄海亭內張錯先生舞劍助興,“以桑田心境,舞兩路劍花”[7] 49 。這個時候的詩人已經體認到“原來老去的容顏並非來自歲月,/而是無可奈何的人事滄桑”,不論離家多遠,永遠不變的是他對華族身份的堅守,“在我臉上刺青/並且讓我長期流配海隅/永不褪色”。 [7]52-53 他在《擬一個英雄凱旋的演說》中豪情萬丈而又欲說還休,“我有千指,指揮翠綠閒情,/我有千言,傾訴一生抱負/我有千淚,灌溉凜冽情懷”,[7]73 在詩靈的領域詩人是情感的主宰。

三.詩人的詩觀

張錯先生“以情觀物,借物寄情,內心就一直是有一個浪漫’本我’在成長,有愛有恨,有所為有所不為”。 [7]9 他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在詩歌的路子上另闢蹊徑。我國詩歌界前輩馮至先生對他的評價是:“張錯讀古人的詩,翻新古人的詩句,縮短了與家鄉的距離;他在自己的詩裡感慨飄泊,字裡行間好像回到了家鄉”。 [8]4他深厚的中文古詩詞功底,華人錚錚傲骨,同時兼收西方詩人華滋華斯自然情感因素、濟慈對古往的利用、雪萊的恢宏氣概。在詩歌中追隨艾略特提倡的三種聲音——獨白、對白和戲劇性獨白抒發聲音,“用第一種聲音說給自己聽,同時也用第二種聲音說給眾人聽;.... ..用第三種戲劇性獨白的聲音,借歷史人物的掌故,以澆我現代胸中的塊壘”。 [2] 158-159 聽他詩歌中的傾訴,我們捕捉到一個真實而鮮活的詩人形象:一個孤獨的逍遙客,一路遊走一路吟,“白日見花花落淚,夜來入夢夢闌珊” (閒居士《憶江南•無題》),他寫洛城的草、枇杷、笛聲、春雨、春夜、公園、紅杉林,東京的雨,倫敦的早晨,台灣的檳榔、荷田、荖農溪、月光海,昆明滇池、大觀樓,成都杜甫草堂,廣東的珠江、黃花崗和梅關古道,荷蘭阿姆斯特丹的鬱金香、風車、運河和海洛英,摩哈維大沙漠,威尼斯的奈何橋,雪蘭莪河的螢火蟲。詩人感物傷懷,物與神遊,達到天人合一的詩禪境界,在《檳樃花開的季節》組詩之《路過美濃》中表達對擁有一個布衣家園的嚮往:“在門前種幾棵檳榔,/屋後植一畝蕉園,/把詩寫在芭蕉葉上,/把浮世的詞句與檳榔一起咀嚼”。 [2]116 在《水仙辭》有云:“我曾為你守候整日/無聲相許於相對無言/並準備以半生薄倖/盡窺一世繁花榮華”。 [7]34

他堅守一份考古心情,在詩中和沈默的古劍、古刀、古鏡、古碗盅、古玉環、唐三彩、兵馬俑、蒙古騎士對話,在現代時空中考察過往歷史事件,抒發懷古幽情並對存在進行哲學追問。他有感於兩千年古墓種子開花的奇蹟,把甕裡的種子妙喻為“有如千年密封心情”,感嘆時間的無常,“紅塵恍如一夢/夢醒相隔千年”。 [7]16 他凝視魚化石,把自己的命運和魚的命運融為一體:“這曾是一尾流浪的魚,/流落在中國的外海,/他到處以孤獨為國土,/以波濤為家國,/以命運逆流的急湍,/激濺起生命無數青春的浪花,/藏在他心底那棲宿的渴切,/以及回歸的缺撼,/慢慢隨著時間的迢遞,/化成一塊漠然無語的石頭。”[1] 185 他聆聽故劍的傾訴,“時至今日,/隱藏在劍鞘暗處的我,/將何以自處——/我的歷史只有一種,/你的感情卻有千面。”[9] 107他從雙玉環飾物聯想到愛情和時間:“恰似完整的過往/緊緊牽住另一個完整的將來,/而中間的虛玄,/卻是數也不盡的無情撼事,/碎也不盡的玉石皆焚;......”。 [3]205 在考古詩中銅鏡為主題的最多,在《浪游者之歌》輯三“銅鏡篇”就有九篇,時間跨度從戰國到宋朝時期。他的詩歌是原創性的,嘗試為詩歌配上圖畫,把銅鏡背面的銘文和圖案學問加以詩化,讀者一邊讀圖,一邊品詩,來感受詩人的想像飛馳。在《戰國芙蓉杯紋鏡》他以對話的口吻解讀圖形:“因為曾經一起出遊/曾經涉江泛舟/採得芙蓉滿手/因而暗香盈袖/終月不散。”[4]78 他甚至把唐傳奇《古鏡記》做了知識考古和視覺文化研究,並撰文《一面銅鏡,還是五面銅鏡?》,發表在《故宮文物》雜誌上。他用古、擬古、化古,化腐朽為神奇、讓藝術品起死回生。

然而,他又是一個“極端的詩人,他恆常兩極的矛盾就是詩的動力,而溫厚天性卻又常以宿命認定來調和衝突”。 [2]175 他博覽群書,精通西方哲學和文化,是名副其實的漢學家兼西方文學專家。從《夜讀〈道德經〉》、《讀〈圓覺經〉有悟有所不悟》等可見他熟諳中國的儒釋道。他容中西文化和哲學於一體,詩歌中蘊藏中對歷史和人生的哲學體認。 《海德格!海德格! 》對時間與存在做了精闢的註解:“樓蘭,長安和洛陽/美女,肌肉、發膚和泥土,/生命的存在靜止後,/時間就禁止了,/一千年或六千年,/了無意義?”[3] 172《夢迴咸亨》、《家的祝福》體現他對中國文學經典故事的關注與想像,他為巴金和魯迅筆下的鳴鳳和祥林嫂的悲苦而呼號, “苦難的中國啊!/什麼時候,什麼時候,/福祉​​的降臨,/我們不需要吶喊,/也不要徬徨?”[3]202

他直白地表達過自己的創作觀:“我的聲音除了是一種強烈情感的自然流露以外,同時還兼顧到基本人性,以及普及人性而能大家共同分享的共性。所以容或是一朵花,一杯茶,一項事件的偶發,或是個人經驗的敘述流露,我都極力以抒情語言深華超越他們的個別性,而成為能引起共鳴的知音性;我相信詩以個人經驗出發,而終結於集體共鳴,一個好的藝術家必須謙恭地以他’無私’的心來建立他的高貴,同時亦準備好以昂貴代價保持他的’主觀’,甚至孤獨。這是一種微妙平衡,也是大師與小匠的分別。”[10]5他參照南宋詞人蔣捷的《虞美人》的說法,把詩人聽雨和成詩分為三種境界:早期浪漫詩風恰似“少年聽雨歌樓上,自有溫香軟玉、紅燭羅帳”;壯年聽雨客舟,回台灣卻“夢裡不知身是客”,悲壯凜冽情懷感覺如“江闊雲底,斷雁叫西風”;第三階段成詩心境寧靜淡泊,為詩歌而寫詩,寫詩成為一種信仰。 [7]10

張錯先生在《座右銘》中說,詩人要敞開胸懷接受新事物,感受世界,並敢於否定自己。 [3] 他一直在滿世界遊走,把世界攝入他的詩文。除了“台灣經驗”,還有香港、澳門經驗,近些年他還不斷受到邀請到中國內地講學。在2006年梅雨季節,他客座於廣州的暨南大學,為文藝學研究生講授前五四文學現象、新小說的誕生、台灣的眷村文學以及他對唐傳奇《古鏡記》所作的知識考古研究等等,他為人謙和、侃侃而談和學識淵博感人至深。廣州是他的家鄉,一切在他眼中都是那麼親切和神奇,他遊覽南海神廟、南越王墓、南風古灶等,實乃千里來奔,一片日月丹心。他甚至飛往廣西桂林龍脊梯田景區,還到廣東貧困山區小學看望孩童,坐在教室中觀摩孩子們學英語整整一個小時,凝視著他們天真無邪的臉龐,似乎在努力尋找遙遠的童年。相信張錯先生和自己祖居國的這種親密接觸經歷會讓他再譜一個盛唐篇章。

(本文刊於《中國比較文學》, 饒芃子為暨南大學文學院教授,朱桃香為暨南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

註釋:

[1] 張錯.漂泊者[M].台北市:書林,1993年(民82).

[2] 張錯.檳榔花[M].台北:文鶴,1997年(民86).

[3] 張錯.錯誤十四行[M].台北:皇冠,1994年(民83).

[4] 張錯.浪游者之歌[M].台北:書林,2004年(民93).

[5] 張錯.黃金淚[M].台北:平氏,1995年(民84).

[6] 張錯.春夜無聲[M].台北:書林,1996年(民85).

[7] 張錯.滄桑男子[M].台北:書林,2001年(民90).

[8] 張錯.飄泊[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年.

[9] 張錯.張錯詩選[M].台北:洪范書店有限公司,1999年(民88).

[10] 張錯.兒女私情[M].台北:皇冠,1993年(民82).

 

1 comment to 張錯的詩歌藝術 (饒芃子,朱桃香)

  • Alern wang

    在異鄉浪游的桂冠詩人
    饒芃子,朱桃香
    ——美籍華人張錯的詩歌藝術
    [摘要] 美國華裔詩人張錯有著兩岸三地成長經歷,近半個世紀來他在大洋西岸不斷書寫蘊涵古詞古韻的自由體現代詩歌,以他鄉(飄泊者和浪游)人的形象千迴百轉地抒發失卻家國身份的愁苦。他的詩歌常於詠物中表達傷感、考古中追問歷史的無常,其發展總體經歷了三個階段:從年少之浪漫青澀到中年的“台灣經驗”和凜冽情懷,再到淡泊寧靜的滄海桑田心境,而其中又以飄泊和浪游情緒為最。

    其發展總體經歷了三個階段:1)從年少之浪漫青澀到2)中年的“台灣經驗”和凜冽情懷,3)再到淡泊寧靜的滄海桑田心境,「而其中又以飄泊和浪游情緒為最。」

    其中••••是否應該從上列1) 2) 3) 中挑一個答案才是。結果挑的是文章第二行(飄泊和浪遊),是否我錯讀?請教作者。

Leave a Reply

  

  

  

You can use these HTML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

Current month ye@r d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