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叔青與華人書寫 (簡瑛瑛)

評介

施叔青與華人書寫、文化再現

簡瑛瑛口述 柯珏如、陳思妤整理

施叔青的早期作品多呈現出現代、鄉土主義,到1980年代轉向女性議題。1990年代後,她成為「以筆為劍書青史」的歷史書寫者。現在的她不只為女性寫作,更寫出她們和他們的跨國故事。施叔青不僅書寫屬於自己的獨特跨文化經驗,也再現屬於世界華人的跨藝術傳承。

第一位獲得國家文藝獎的女作家施叔青,現任「北美華文作家協會」副會長,少女時代便以短篇小說〈壁虎〉進入文壇。她以文字書寫與藝術創作,及持續不懈的精神,改造個人的命運,也改寫了台灣女性的歷史。如果說施教授的創作過程,是與整個戰後台灣歷史的發展等長同寬,並不為過。

女作家的生命歷程就是不斷地在台灣、香港、曼哈頓三個島之間越界旅行。與美國丈夫結婚後,在陌生的土地、異國的婚姻上,施叔青有生以來第一次察覺到,自己的東方意識與女性意識,從此開始源源不絕地將自己的歷史記憶與身分認同注入小說的靈魂裡。從古至今大部頭的華人大河小說,幾乎無一不出自男性作家筆下,施叔青卻覺得女性作家不能夠在大河小說的園地缺席。因此在移居當時還是英國殖民地的香港時,她寫出了一系列以女性為主角的長、短篇小說,及以女性視角呈現後殖民書寫,將歷史事件與虛構故事融合的《香港三部曲》。

21世紀《台灣三部曲》,是施叔青的第二部大河小說。她小說中的底層角色或邊緣人物,因為處在社會最低層及站在主流的邊緣,才能看見權力運作的全貌,從而感受時間與空間的重量。施叔青的寫作風格,曾被喻為「以小搏大」,雖是以具體的歷史作為背景,卻由描寫小人物的細碎生活著手,拼貼出特殊歷史情境下的社會樣張,同時,也使得那些被大歷史敘述所掩蓋的事件重新鮮活了起來。施叔青說:「東西要寫得深,不怕小,就像張愛玲,寫的是茶杯裡的風波,多少年後讀起來一樣覺得深刻。」施叔青的早期作品多呈現出現代、鄉土主義,到1980年代轉向女性議題。1990年代後,她成為「以筆為劍書青史」的歷史書寫者(註)。這樣鮮明的軌跡,正與其他北美華人作家有顯著區隔,現在的她不只為女性寫作,更寫出她們和他們的跨國故事。施叔青不僅書寫屬於自己的獨特跨文化經驗,也再現屬於世界華人的跨藝術傳承。

為促進台灣與國際之學術交流及增加國內學者之國際能見度,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將於2014年10月17日至18日(週五、週六)舉辦「跨國華人書寫.文化藝術再現:施叔青國際學術研討會」,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與作家、藝術家來台講演發表論文,亦將邀請台師大校內相關系所領域教授,與會進行對話、研究成果交流與圓桌論壇,透過學術成果之研討與交流,不僅能檢視目前國際華人文學之現況與趨勢,並期能穩定前進發展,不斷提昇國內華人文學、書寫及藝術等相關學術領域之研究水準,並期透過國際交流提高台師大文化水準及其國際學術地位。

研討會邀請到國內外相關領域之重要學者專家和藝術家跨界參與,分享他們的學術成果與進行意見交流,包括:

一、專題演講:由國內外知名學者、作家和專家進行專題演講。

二、專題論壇:邀請相關領域學者專家與作家、藝術家進行意見交流與討論。此外,進行討論與實例演練,提供國內外學界與產業界機會,研習與華人文學、文化、戲劇、電影等之議題,以提昇華人文學及相關領域研究,與跨文化教學之水準。

三、論文發表:除了特別邀請學者發表論文之外,亦透過公開徵稿方式邀請各界針對研討主題投稿發表論文。

四、作家手稿展:台師大圖書館與台灣文學館合作展出施叔青教授作品手稿與畫作、文物及相關學術研究等。

本研討會邀請國內外華人文學與文化知名學者,就現今華人文學領域之重要課題及發展方向多所探討,不僅達到促進國際交流之目的,亦可藉此機會提昇台灣學界之國際視野,激盪出更豐碩的學術成果。這些學術成果可做為未來與國際學者更進一步交流與合作的基礎,期盼能將世界級的華語文學、文化研究學者集聚一堂,透過國際型研討,促進台灣與全球之華人文學、戲劇、藝術研究發展,彼此交換最新的研究方向與資訊,除提昇台灣的文學水平外,也是將文學學術成果發揚於國際化的重要關鍵。本研討會的目的之一即為將不同領域、學界的人才整合起來,在會中針對相關議題提出看法與意見交流,達到密切互動,並期創造創新思維。如此,更可對於國內學者的良性互動具有正面積極效應,增加台灣華人文學界在國際學術之能見度。

研討規畫重視跨國書寫、文化再現、跨藝術研究、性別研究等,透過研究論文發表與工作坊之辦理,冀能吸引學界和產業界,提昇應用價值,促進多元化之產學合作,提昇對國家與社會文化的貢獻。

註:參見白舒榮,《以筆為劍書青史:作家施叔青》,遠景出版公司,2012年。

(原載文訊雜誌2014年10月號)

(編按: 負責策畫與推動本次國際研討會的簡瑛瑛教授,畢業於台大外文系,羅格斯大學英美文學碩士,伊利諾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曾任教台大外文系、賓州州大比較文學/女性研究系,曾任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所長,現為台灣師範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教授。著有《女兒的儀典──台灣女性心靈與文學/藝術表現》、《何處是女兒家:女性主義與中西比較文學/文化研究》,編有《認同、差異、主體性:從女性主義到後殖民文化想像》等書。)

 

Leave a Reply

  

  

  

You can use these HTML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

Current month ye@r d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