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久的美學影響 (陳義芝)

文學評論

恆久的美學影響–瘂弦研究資料綜述

陳義芝

一、瘂弦評傳及自述

很多人勸瘂弦(1932~)寫回憶錄,以他遭遇的時代、介入的場域、關心的事物、交遊的層面、敏銳的感受,會是一本很有價值、涵蓋文學斷代發展的詩人傳記文獻。然而瘂弦未為所動,至今沒有成章。倒是2006年三民書局出版,由中國大陸評論家龍彼德費時五年完成的《瘂弦評傳》,以詩為線索,以人為中心,以評為重點,而且「傳主瘂弦也提出了一些好的意見」[1],可以作為「作家傳記研究法」的重要參考。

龍彼德蒐羅了大批資料佐證,對瘂弦的總體評價:

瘂弦是驚人的。他以一本《深淵》享譽詩壇三、四十年,至今仍然具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力,在五四以來的新文學史上,一時似乎尚無他例。

瘂弦是豐富的。他既是傑出詩人,又是優秀批評家,還是一流甚至超一流副刊主編,他的詩、他的詩論、他辦的副刊俱佳,人稱「三奇」,周夢蝶直呼他為「才子」與「英雄」。

瘂弦是審美的。「一日詩人,一世詩人。」他給「詩人」的命名,體現了荷爾德林的精神、海德格爾的思想,他深諳閱讀的藝術、收藏的藝術、演講(朗誦)的藝術,並以這三大藝術啟迪人們「詩意地棲居在這大地上」。[2]

書後附有〈瘂弦年表〉及〈瘂弦未結集詩作〉,對研究者也頗有助益。

瘂弦自己談論童年、家風、生長環境、新詩啟蒙的文字不多,最珍貴的要屬1966年1月發表於《自由青年》的〈我與新詩〉:

民國14年,祖父死於匪患,家道就此中落,我小的時候,只有三間茅屋……孩子們玩的是放風箏、滾鐵環、游河塘、捏泥人、聽老人們講古老的神話……在一切古舊裡,只有一樣新的東西──父親帶給我的新文學知識……。[3]

想探究瘂弦青年時期的閱讀、交遊、創作前期的心情、如何尋求突破進境的方法,本文有珍貴訊息。以此照映詩人的民謠風及刻畫小人物悲苦命運的深層義涵,也就更容易了解了。

1966年正是瘂弦攀登寫詩高峰卻突然停下詩筆的一年。前一年四月,他與張橋橋小姐完婚,〈我與新詩〉的後段,他比較婚前、婚後的不同:

最近一年來,作品發表得較少,一方面是不敢輕易發表自己不滿意的作品,一方面因為忙於生計,橋橋是一個靈慧而愛思索的女孩,但身體孱弱多病,我必須給她安定而幸福的生活。……我有一個幸福的家和賢淑的妻子,心情平靜而滿足。但我仍要繼續不斷地寫下去。在我的一生,沒有一件事比寫詩更重要。[4]

他明說仍要繼續寫,不料卻突然中止,長期中止。

一個詩人的停筆,何以引來歷久不衰的探究?如果不是詩作傑出,絕不會使讀者有引頸的悵憾。1967年楊牧(當時筆名葉珊)寫〈《深淵》[5] 後記〉說:「瘂弦的詩甚至成為一種風尚,一種傳說;抄襲模仿的人蜂湧而起,把創造的詩人逼得走投無路。」[6] 究竟是詩人自覺新聲音的不易產出?還是上引瘂弦文中所說的「安定而幸福」、「平靜而滿足」的生活導致?始終成謎。

二、宏觀瘂弦的詩風

一如五四以來部分中國作家的心力轉向,瘂弦後來從事的詩論、詩話、詩史研究、詩選編纂、詩運推動,成果雖也令人敬佩,畢竟不如他寫詩令人驚奇。

做為瘂弦的老友,當年還在念博士班的楊牧就已指出瘂弦的風格成就:

他的詩有一種基礎音色,控制了整部詩集的調子。……瘂弦的音樂(奏的也許是二簧,也許是梵爾琳)背後有一種極廣闊深入的同情。……瘂弦所吸收的是他北方家鄉的點滴,1930年代中國文學的純樸,當代西洋小說的形象;這些光譜和他生活的特殊趣味結合在一起。他的詩是從血液裡流蕩出來的樂章。[7]

稍長瘂弦的余光中指出「瘂弦的抒情詩幾乎都是戲劇性的」,「瘂弦的另一特點便是善用重疊的句法」,「瘂弦的第三個特色是他的『異域精神』」。[8] 成於1958年的這篇短評,是知音者言。同一時期,老師輩的覃子豪也讚賞他的詩是「古老中國和現代西洋混合的產品」,「他的歌謠風格,是攫著了歌謠的神韻」,又說:「他有一部分詩深受阿波里奈爾(G. Apollinaire)和高克多(J. Cocteau)的影響。」[9]

按瘂弦自述,他讀了很多譯詩,影響他的西方詩人還包括惠特曼(Walt Whitman, 1819~1892)、歌德(J. W. Goethe, 1749~1832)、洛卡(F. G. Lorca, 1898~1936)、里爾克(Rainer M. Rilke, 1875~1926)等一大群歐美現代詩人。顯然,西化有其時代性,異國情調的塑造與對新奇陌生事物的渴望,是當年許多不甘於保守固舊的詩人的共同方向,哪怕必須經歷矯枉過正的苦痛嘗試。他吸收了這些西方的衝擊,成功地轉化出中國的現代詩風。[10]

〈詩是一種生命──瘂弦談詩〉是21世紀瘂弦移居溫哥華後,應邀赴美演講的語錄,除了談寫詩的三個階段、詩的學習、為何停筆,也自選了12首詩,透露這些詩的緣起、本事、自我評斷。例如談〈復活節〉及〈深淵〉:

有人說文不對題,〈復活節〉沒有提到耶穌。這首詩是復活節那天我看的街景,跟復活節沒有別的關係。

德惠街在臺北統一飯店附近,中山北路那一帶。楊牧在德惠街住了很久,他說德惠街東西向,「向南走」是不可能的。當時我也沒有去考察。這可以犯錯誤的。

還有〈芝加哥〉的第七街。後來黃用到了芝加哥也沒有找到。他說瘂弦騙人,哪裡有第七街。沒有關係。

這也是個電影鏡頭的樣子。淡淡的寫。也是個短篇小說,極短篇的寫法。人的荒涼感。……

〈深淵〉也是一種批判的詩。有人說這首詩的作者沒有人格,是個人格破產的人。我就是寫個沒有人格的人,但是他有人格反省力,他無奈於如何改進自己。所以這等於說,這是現代人的一種,從西方現代主義的主調上發展出來,而把我們社會的不滿隱藏在裡面。

我當時非常年輕,對於造句充滿了野心,也有比較炫才這種毛病。……

這首詩有很多缺點。從藝術完整性來講,這首詩比不上商禽的一些戰爭詩。他的詩的意象比較統一和完整。〈深淵〉還是零散些,不過這首詩也有個好處,它的氣很盛,情感非常充沛,激情非常一致。[11]

高全之為著名評論家,熱心整理演講錄音,精潔扼要,既見瘂弦演講的語調聲情,也凸顯了一位晚輩向前輩致敬的姿態。瘂弦說的〈復活節〉犯不犯錯,引出文學與真實的思考。文學的真實強調的是對人性真實、對人生事件真實及對人生經驗真實。〈復活節〉中的「她」愛過一個人,場景在靠近中山北路的德惠街──當年駐防臺灣的美軍大兵生活圈。我們從最後一句「牙膏廣告」,聯想到當時的「黑人牙膏」,聯想到她愛過而受傷的對象可能就是一位黑人大兵。1960年代寫的這首詩,符合那一時代的社會故事,戰爭時期的異國戀情也符合人生事件、人性真實,至於一條街向南北或向東西,除了當地人,誰會去管它。

〈深淵〉為臺灣現代詩史名作,日本立命館亞洲太平洋大學校長是永駿甚至讚譽為現代詩的金字塔[12],而作者仍自謙有很多缺點,就此,文學批評可進一步探討。

與瘂弦相交60年的張默,撰有《夢從樺樹上跌下來:詩壇鈎沉筆記》(爾雅出版),書名「夢從樺樹上跌下來」,出自瘂弦〈斑鳩〉詩:「斑鳩在遠方唱著/我的夢坐在樺樹上……斑鳩在遠方唱著/夢從樺樹上跌下來……」[13] 張默以之為名的「瘂弦詩生活描述」,不作深論,而為速寫,以皴染法構成的「畫像」,可當研究詩人文學履歷的參照。開篇整理了瘂弦詩作最初發表的刊物:《現代詩》五首,《創世紀》31首,《藍星》以覃子豪1957年1月主編的宜蘭版最多,「幾乎每期都有瘂弦的作品,可惜該刊並未編目,很難查考」。[14]有心人據此線索追蹤,或可發現其中有更多瘂弦未收入詩集的佚詩。[15] 有關臺灣第一本現代年度詩選:《六十年代詩選》誕生經過,本文也有第一手訊息。1960年瘂弦參與《六十年代詩選》工作,初試編輯身手,作為觀察他一生編輯事業的源頭,頗有意義。[16] 最見「詩生活」情味的一段是:

在左營海軍營區中,他(按:瘂弦)也有很多迷糊事。由於薪餉微薄,每月只能買幾塊肥皂和少許日用品,每個人有幾塊肥皂都記得死死的,放在內務包內,有時放在臉盆中。有一回他的肥皂不見了,不禁破口大罵:「哪個小子偷用了我的肥皂?我有一塊半肥皂,是哪個小子把我的半塊肥皂用光,又把我的一整塊用掉了半塊?」鄰兵聽罷,立即哄堂大笑。當時營區遼闊,有一天他對好友馮鍾睿說:最近越來越迷糊,常常騎著單車出去,卻走路回來;馮則順水推舟說自己更迷糊,常常步行出去卻騎著破單車回來。[17]

瘂弦長於說笑話,特別是自我解嘲,消化生命中的不順遂。其幽默情性影響機趣的語言風格,這一小段現實人生的紀錄可輔佐參詳。

三、多元角度下的瘂弦詩評論

蕭蕭〈瘂弦的情感世界〉,定稿於1979年,縷述《深淵》的成長歷程,分析第一首〈我是一勺靜美的小花朶〉及最晚的一首〈復活節〉,梳理瘂弦創作全盛時詩作特色,一面照應詩壇同輩如洛夫、商禽的詩;並以張默在《中國當代十大詩人選集》所作讚辭為本,尋索瘂弦「甜」與「苦」所表現的情感世界。《中國當代十大詩人選集》讚辭曰:

瘂弦的詩有其戲劇性,也有其思想性,有其鄉土性,也有其世界性,有其生之為生的詮釋,也有其死之為死的哲學,甜是他的語言,苦是他的精神,他是既矛盾又和諧的統一體。他透過美而獨特的意象,把詩轉化為一支溫柔而具震撼力的戀歌。[18]

蕭蕭提示五種不同的情感層面:1.情韻綿邈而流盪,2.情調屬北方風光,3.情節充滿戲劇感,4.情趣帶有反諷味,5.情結不免超現實。1999年文建會主辦、《聯合報》副刊承辦的「臺灣文學經典研討會」,選出《深淵》為經典之一,蕭蕭所寫〈跌落在深淵裡的樺樹夢──論瘂弦《深淵》〉,即前文增修而成,除添加了第一節「詩神眷顧的寵兒」、第四節「《深淵》在臺灣文化史上的價值」,其他兩節內容大致相同。當年舉行「臺灣文學經典研討會」時,簡政珍作〈講評意見〉提到五個層面中的1.、3.,也就是音樂性和戲劇性,須加注意,他建議可作深度詮釋。針對蕭蕭所說「瘂弦的詩沒有臺灣的臨場感,而那正是1950、1960年代的臺灣,茫茫然戀著老中國,惶惶然抓著新西洋,不知身在何處」,及「《深淵》,超現實主義的深淵,卻為我們展示了最殘酷的臺灣現實」[19],詩人學者簡政珍的補充、回應,很有思想性,值得摘錄一大段,以供大家在談1950年代臺灣的超現實詩,或《創世紀》詩刊連結的超現實主義時思辨:

蕭蕭先生的這段文字牽扯到複雜的意識形態,不是任何人能用一兩句話可以總結。做為一個那個時代的放逐者,瘂弦心中自然牽繫的是所謂的古老的中國。而對現代思潮的撞擊,瘂弦的詩也從西方的哲學和文學裡得到滋養。超現實主義幾乎是我們對那個時期的既定反應。另外,我們也看到他詩行裡西方作家的影子,如蕭蕭先生提到的〈深淵〉這首名詩的結尾,就像極了海明威〈雪山盟〉(“The Snows of Kilimanjaro”)開頭的句子。以下是我對蕭蕭先生這段文字的一點回應:

1.超現實主義的著眼點是一種思維和寫作方式,離開臺灣的現實,而描寫大陸的現實,不一定是超現實?也許,蕭蕭先生的詮釋是展現「超現實」這三個字潛在的反諷。另外,使用某某主義這樣的標籤來詮釋作家或作品時,它可能同時暗藏肯定和否定。《深淵》裡有一些意象來自於超現實的思維,但是和那個時代的許多超現實詩畢竟不同。我們要小心不要讓詩人在標籤下,變成詮釋的犧牲品。

2.蕭蕭先生暗示:出於缺乏臺灣的時空的描寫,《深淵》「為我們展示了最殘酷的臺灣現實」。他的重點是詩人不能碰觸現實的殘酷。但,反過來說,在當前的時空,我們容許發抒對現實的感受,但現實卻有恃無恐地被導入更殘酷的現實。前後相較,到底那種現實比較殘酷?除了對「最殘酷」的「最」字,我們有所保留外,感謝蕭蕭先生的文章,讓我們有機會對臺灣的詩乃至文學、社會作一殘酷的省思。[20]

1994年葉維廉發表於北京《詩探索》第13輯的〈在記憶離散的文化空間裡歌唱──論瘂弦記憶塑像的藝術〉,說瘂弦做為詩人的職責,是要留住「那由血與死、支離破碎地橫陳的中國現代史的記憶印記」,為貧苦大眾代表人物「在特殊事件中顯露的情境塑像」。[21] 早在1960年左右,葉維廉發現1959年瘂弦在香港國際圖書公司出版的《苦苓林的一夜》,沒有收入1958年在《南北笛》詩刊發表的〈鹽〉,「我當時幾乎不假思索地拈出他那首〈鹽〉,促他必須收在以後的版本中。其後我不但很快便將之譯成英文,而且在以後教中國現代詩時,幾乎必先講這一首。」[22] 葉維廉自1967年起執教於美國聖地牙哥加州大學,他出生於中日戰爭發生那年(1937年),經歷過烽火中國,又成長於冷漠疏離的香港,對〈鹽〉詩中的二嬤嬤所代表的百姓的苦難,有深刻的感受。〈鹽〉的確是瘂弦創作的名篇,後來他赴愛荷華大學(University of Iowa)國際作家工作坊,自譯詩集,即以Salt(鹽)為書名,亦可證葉維廉這一慧眼。

「塑像──作為抗衡時間流逝威脅下一些永恆瞬間的捕捉、印記──正是瘂弦詩的主軸。」[23] 在這一主軸,葉維廉舉出《瘂弦詩集》卷五、卷六及序詩共17首寫人物的詩,特別集中筆墨在〈鹽〉、〈坤伶〉、〈C教授〉三首,說明瘂弦是用省略和壓縮故事的細節的方法,創造了一種痛傷到極致後反諷、自嘲的抒情聲音。這篇長文也引論了包括〈深淵〉、〈從感覺出發〉、〈一般之歌〉,以至於〈斑鳩〉等詩,說瘂弦詩時空跳接多變化,典故不少,但終能在一種兒歌式氛圍融成的一種完整情境,化解無法完全知解的阻礙。

劉正忠(唐捐)〈暴力與音樂與身體:瘂弦受難記〉發表於2005年,是其博士論文研究課題之一。從《瘂弦詩集》卷首序詩〈剖〉談起,找尋瘂弦的創作線索,他認為五四以來浪漫而氾濫的「心靈受難記」,至1950、1960年代臺灣軍旅詩人筆下,代之以具象而慘烈的「身體受難記」。「受難美學」、「非理性詩學」是瘂弦、洛夫、商禽的創作美學:

「技巧──暴力」通過強而有力的破壞手段,使得「語言──身體」急遽脫序(跳躍、扭曲、變形、破碎、撕裂、痙攣、流血),逼顯了幽黯魔怪的情境,醞釀著新穎銳利的詩意。但破壞所造成的疼痛(或恐慌)亟待安撫,而「音樂──藥物」便具鎮魂祓魔的巫術功能。[24]

熟悉詩創作原理的人,以此凝思瘂弦詩中的戲劇、音樂表現及生命鑑照的幽暗,知此為不落俗套的說法。做為學者的劉正忠對負面詩學、魔怪書寫,頗感興趣;做為詩人的他近幾年的詩也有這方面的發展。

白靈的論文,是另一種研究路數,由於他數十年來的科學專業背景 [25],使他的論文運用了大量科學的理論、原理、圖表、方程式、符號,他談瘂弦詩中的神性與魔性,用了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式E=mC2,以「質、能」連結「有、無」、「色、空」,進而詮釋「秩序、混沌」、「神性、魔性」,企圖說明瘂弦的詩展現了巨大的E的能量。又以時代的流離連結上一個物理方程式G=RT1nf+B(自由能=一般常數×外在影響×1n逃逸傾向+特殊常數……)。雖說「藝術不用怕成熟的科學,科學當然也不用怕藝術」[26],但讀者未必能對應、適用,上述方程式中「1n」文中未解說,讀者即不明。該文第五節實證〈深淵〉這首詩中的神、魔、人及互動方式,是較易明白的部分。跨領域的時代喜歡挑戰新觀念、新說法的人,可以在白靈的論文中找到刺激啟示。

新世紀初,楊澤有一篇論文〈天使、罌粟及蕩娃惡少:試論瘂弦的詩〉,他自覺寫得匆忙,不夠完整,婉拒收入本彙編。該文質疑以《詩儒的創造》為名的瘂弦作品評論集用的「詩儒」稱號,「寫出長詩〈深淵〉的瘂弦,再怎麼也不可能跟『儒者』、『君子』這類從《儒林》、《紅樓》以降,早就僵化了的符號連結起來」,他認為「蕩娃惡少」的華麗頹廢,頗適於形容瘂弦的前衛作品。[27] 瘂弦行事有儒者的禮樂性,儒的傳統悠遠,落實於人生的境界差異很大,倒不必拘限在酸儒的層次。然而從瘂弦詩作的肉體意象、狂歡騷動與輕蔑的揭發,楊澤指出的系譜,別具新意。

四、瘂弦的詩學研究成果

最早注意瘂弦詩學成績的,以周玉山(茶陵)為代表。1981年瘂弦出版《中國新詩研究》,周玉山的評論文章發表在翌年二、三月號的《中國論壇》。周玉山讚譽瘂弦接合新文學傳統斷層,做了別人沒做的事,「將來任何人撰寫中國現代文學批評史,都不能無視本書」。[28]他根據瘂弦論述脈絡,反對「以政治廢文學」,補充政權壓迫下詩人的詩觀、處境、位置,舉出代表性的詩例參證,娓娓道來,可作為臺灣青年了解中國新詩前期風貌的一篇導讀文章。周玉山提到中國新文學史上第一組詩作,是胡適、沈尹默、劉半農三位發表於4卷1號《新青年》雜誌上的詩,這與瘂弦〈中國新詩年表——1894~1949〉的記載同,後來也被很多新詩論文援用。[29]查《新青年》4卷1號胡適的詩以〈鴿子〉(雲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氣!/有一群鴿子,在空中遊戲。/……)為代表;沈尹默的詩以〈月夜〉(霜風呼呼的吹著/月光明明的照著。/我和一株頂高的樹並排立著,/卻沒有靠著。)為代表;劉半農的詩以〈相隔一層紙〉(……屋子外躺著一個叫化子,/咬緊了牙齒對著北風喊「要死」!/……)為代表。在這之前(1917年2月),胡適即以白話在《新青年》雜誌2卷6號作詩八首,〈朋友〉為其中之一:

兩個黃蝴蝶,雙雙飛上天。

不知為什麼,一個忽飛還。

賸下那一個,孤單怪可憐;

也無心上天,天上太孤單。

雖是五個字一句,但並非文言;以「蝴蝶」這一富含文化義涵的詞語比喻「朋友」,也確是具有詩意的意象。以這樣的詩作為新詩濫觴,並無不妥,應視為中國新詩史的第一組詩作。

2004年瘂弦出版序跋、文論合集《聚繖花序》Ⅰ、Ⅱ冊;2010年再出版談詩隨筆《記哈客詩想》。陳義芝撰〈詩人批評家:瘂弦詩學初探〉[30],以《中國新詩研究》、《聚繖花序》、《記哈客詩想》三書為據,稱道瘂弦的論著盡現詩人的敏銳感受、學者的博厚學養,兼具歷史認知的縱深、當代橫切的犀利,做為批評家──詩人批評家,具有指向創作的批評方法。陳義芝任職《聯合報》副刊時期,追隨瘂弦共事十餘年,曾撰多篇論述談瘂弦的詩與詩學,另於《國語日報‧古今文選》賞析瘂弦八首詩,並有散文集標明「獻給詩人瘂弦先生」,形容瘂弦是「趨於樂而困於禮的靈魂」。[31]

五、瘂弦的詩藝貢獻

瘂弦的詩作數量不大,但被評介、賞析將近二百篇次,何寄澎、姚一葦、劉紹銘、鍾玲、孫維民,都是一時名家。以〈深淵〉、〈一般之歌〉、〈紅玉米〉、〈坤伶〉、〈鹽〉、〈上校〉、〈殯儀館〉這幾首為例。

何寄澎說〈深淵〉表現生存的虛偽、荒誕,諷刺人生無奈地陷溺,焦點集中在「性」;〈一般之歌〉寫我們熟悉親切的環境,以飄忽不定、暗藏危機的境界逼使讀者省視生活的單調、悲哀;〈紅玉米〉充滿一種悲緒幽幽的故事氣氛,意象抉擇力高,從記憶追索進而凸顯對家國動亂的憂鬱。[32]

鍾玲運用「新批評」,解讀〈坤伶〉、〈上校〉、〈鹽〉三詩,探討瘂弦筆下三個人物──坤伶、上校、二嬤嬤的真面貌,及詩人塑造人物的手法,在引述、辯證中與此前談過這幾首詩的評析者相商榷,啟發讀者對詩的多義有更精準的鑑賞。[33]

劉紹銘以課堂翻譯詩的眼光,談詩人與讀者的溝通問題。他在威斯康辛大學翻譯課用了三首瘂弦的詩(〈深淵〉、〈鹽〉、〈上校〉)當教材,當時(1976年)瘂弦正在威大進修。劉紹銘以書簡體行文,不以師長自居,強調友情溫暖,語調親切引人。[34] 1970、1980年代劉紹銘是臺灣報刊競相爭取的一枝健筆,既有知識又有趣味。

姚一葦以《藝術的奧祕》論著及亞里斯多德《詩學》翻譯,受文壇敬重。他很少作現代詩評論,論瘂弦的〈坤伶〉那篇乃格外引人注目。[35] 文中指出關鍵詞、關鍵句,又說寫詩不能老是一些「眼前語」,還提示了弔詭的情境,現代詩的語言、音韻及與傳統詩的血緣。使現代詩的鑑賞融入中國的詩學、詩觀,此文是一標竿。

孫維民舉述的詩〈殯儀館〉,較少人討論,他掘發瘂弦有關死亡的哲學命題,說明主題並不稀奇,「怎麼說」才是不容忽視的,又說讀這詩,即使距詩人創作日期30年後,仍「無法否認它所帶來的樂趣」。[36]

中國大陸詩論家葉櫓於2011年7月在《揚子江詩刊》73期發表〈〈深淵〉的意味和魅力〉,是最新論〈深淵〉這首經典作的評論。

2011年4月育達商業科技大學舉行「瘂弦學術研討會」,主題演講人是與瘂弦詩緣逾半世紀的余光中。1958年余光中簡介過瘂弦詩藝,當時余氏30歲,瘂弦26歲(真年輕啊)。2011年兩位詩人都已稱翁,余光中說瘂弦對臺灣文藝的貢獻涵括詩作、編輯、評論、劇藝,最大的貢獻「仍應推現代詩之創作」。這篇演講稿會後發表於聯副(2011年5月11日),「他早熟的詩藝,對我當日出發較早而成熟較遲的繆思,多少也有所啟發」[37],這一句十分動人,在知性分析外呈現大詩人間心靈交映的光輝。余光中指出瘂弦詩藝頗得益於翻譯作品,「語言有其獨具的魅力,不以力取,而以韻勝」,「可稱傑作的,至少應該包括下列的這些:〈紅玉米〉、〈土地祠〉、〈印度〉、〈船中之鼠〉、〈馬戲的小丑〉、〈深淵〉、〈坤伶〉、〈上校〉、〈給橋〉、〈如歌的行板〉,一位詩人留下了如許傑作,對於民族母語的貢獻,也就永不磨滅了。」[38]本彙編視之為綜論、結論,故以此文壓卷。

 


[1]龍彼得,《瘂弦評傳》(臺北:三民書局,2006年),頁374。

[2]同前註,頁372。

[3]瘂弦,〈我與新詩〉,《自由青年》第35卷第1期(1966年1月),頁10~12。

[4]同前註,頁12。

[5]指臺北眾人出版社所出的版本,實際面世時間為1968年12月。

[6]楊牧,〈瘂弦的《深淵》〉,《傳統的與現代的》(臺北:志文出版社,1974年),頁160。

[7]同前註,頁163~164。

[8]余光中,〈詩話瘂弦〉,《左手的謬思》(臺北:大林出版社,1976年再版),題為「簡介四詩人」;另三位詩人是同獲藍星詩獎的吳望堯、黃用、羅門。

[9]覃子豪,〈三詩人作品評.瘂弦的歌謠風格和現代趣味〉,《覃子豪全集Ⅱ》(臺北:覃子豪全集出版委員會,1968年),頁417~418。

[10]參看〈我的詩路歷程──從西方到東方〉及《瘂弦詩集‧序》,皆1980年代初瘂弦的回顧反思。

[11]瘂弦主講;高全之整理,〈詩是一種生命──瘂弦談詩〉,《明道文藝》第361期(2006年4月),頁65~67。

[12]2013年10月18日,是永駿在國立臺灣師大「第三屆敘事文化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主題演講時提及。

[13]瘂弦,〈斑鳩〉,《深淵》(臺北:晨鐘出版社,1970年),頁8~9。

[14]張默,〈夢從樺樹上跌下來──瘂弦的詩生活〉:《夢從樺樹上跌下來:詩壇鈎沉筆記》(臺北:爾雅出版社,1998年),頁191。

[15]瘂弦未結集詩作,據龍彼德整理計44首,見《瘂弦評傳》,頁369~370。包括三、五行以內的短詩,也有反共國策文學時代氛圍下的長詩,例如〈冬天的憤怒〉、〈血花曲〉及長達三千行的〈祖國萬歲〉。

[16]1998年8月瘂弦自《聯合報》副總編輯職位退休,文學界舉辦了一個「弦歌不絕──瘂弦的編輯歲月」座談茶會向他致敬。翌年,詩人方娥真撰文〈博大與均衡〉,詳述瘂弦的編輯作為與貢獻。刊《文訊雜誌》168期(1999年10月),頁10~15。

[17]張默,〈夢從樺樹上跌下來──瘂弦的詩生活〉,《夢從樺樹上跌下來:詩壇鈎沉筆記》,頁199。

[18]張默等編,《中國當代十大詩人選集》(臺北:源成文化圖書供應社,1977年),頁261。

[19]蕭蕭,〈跌落在深淵裡的樺樹夢──論瘂弦《深淵》〉,陳義芝主編,《臺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9年),頁281。

[20]簡政珍,〈講評意見〉,《臺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頁284~285。

[21]葉維廉,〈在記憶離散的文化空間裡歌唱──論瘂弦記憶塑像的藝術〉,蕭蕭主編,《詩儒的創造》(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頁333~334。

[22]同前註,頁331。

[23]同前註,頁334。

[24]劉正忠,〈暴力與音樂與身體:瘂弦受難記〉,《當代詩學》第2期(2006年9月),頁103~106。

[25]白靈常年任教於臺北科技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科技系。

[26]白靈,〈宇宙大腦的一點燐火:瘂弦詩中的神性與魔性〉,黎活仁主編,《瘂弦詩中的神性與魔性》(臺北:大安出版社,2007年),頁14。

[27]楊澤,〈天使、罌粟及蕩娃惡少——試論瘂弦的詩〉,政治大學中文系「現代主義與臺灣文學學術研討會」(2001年6月2~3日),論文抽印本,頁2。

[28]茶陵(周玉山),〈傳薪一脈在筆鋒——讀瘂弦的《中國新詩研究》〉,《中國論壇》第13卷第10期(1982年2月),頁44。

[29]例如蕭蕭、白靈主編的《臺灣現代文學教程‧新詩讀本》(臺北:二魚文化公司,2002年)中的導論即是,參見頁22。

[30]該文先發表於育達商業科技大學主辦的「瘂弦學術研討會」(2011年4月29日),結集於《瘂弦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北市:讀冊文化公司,2011年7月),頁135~153。2013年6月刊登於華東師大《現代中文學刊》第24期。

[31]陳義芝,《歌聲越過山丘》(臺北:爾雅出版社,2012年),頁22~25。

[32]何寄澎賞析瘂弦的詩共九首,參見《中國新詩賞析3》(臺北:長安出版社,1987年),頁12~41。1980年代他和李豐懋、林明德等人推動的現代詩教育,頗具影響力。

[33]鍾玲,〈瘂弦筆下的三個人物──坤伶‧上校‧二嬤嬤〉,《現代文學》復刊第22期(1984年1月),頁35~47。

[34]劉紹銘,《傳香火》(臺北:大地出版社,1979年),頁104~114。

[35]姚一葦,〈論瘂弦的〈坤伶〉──兼及現代詩與傳統詩間的一個問題〉,原載《中外文學》第3卷第1期(1974年6月),頁186~198。

[36]孫維民,〈在蒼老的死神面前〉,《中華日報》,1995年5月1日,第9版。

[37]余光中,〈天鵝上岸,選手改行──淺析瘂弦的詩藝〉,《聯合報》,2011年5月11日,D3版。

[38]同前註。

(轉載自國立台灣文學館出版之《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瘂弦卷)

 

Leave a Reply

  

  

  

You can use these HTML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

Current month ye@r d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