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與台灣小吃 (周芬娜)

報導文學
林語堂與台灣小吃
周芬娜
 

位於台北陽明山的林語堂故居

我初中時就拜讀過林語堂先生的名著<生活的藝術>,對這位『幽默大師』的文章及為人,充滿了景仰。三年前我遊廈門鼓浪嶼時,無意中發現了他青年時代的故居。今夏又專程去陽明山瞻仰了他晚年在台北的寓所,感觸良深。

林語堂(1895-1976)是福建漳州人,夫人廖翠鳳的娘家在鼓浪嶼,他們在島上住過一段時日。鼓浪嶼是個極美的小島,離廈門市只有十分鐘的船程。島上紅花綠樹,鳥語花香,昔日的西洋領事館與富商別墅相映成趣,五花八門的中西建築嬴來了『萬國建築博覽會』的令名。街道依山而築,我安步當車的慢慢的欣賞一路上的繁華與蒼涼。許多當年的閩式豪宅傾頹廢棄了,翠綠的琉璃瓦中偶而伸出一枝孤零零的小黃花,令人頓生前世今生之感。

林語堂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留學歐美,廖翠鳳同行,兩人並曾長居美國紐約。1966年時(時年71歲)落葉歸根返台定居,故居為台灣政府所贈,地點選在貌似福建故鄉山景的陽明山上,每天可以聽到鄰居親切的閩南話。房子由林語堂親自設計,白牆藍瓦,石徑花窗,種著幾竿翠竹,結合了中國四合院的幽深與西班牙建築的典雅。我細看著他的遺物:手稿、書信、他發明的中文打字機,深感到他多才多藝,不但是位與紀曉嵐、馬克吐溫齊名的『幽默大師』,也是位與袁枚、李漁、梁實秋一脈相承的生活藝術家。

林語堂常說:『生活的目的是要真正享受人生』,因此無論環境如何困苦,總能苦中作樂,並將經驗心得形諸於文字,與世人分享。他的小品文幽默精闢,發人深省;他也熱愛美食、旅遊,善於享受人生。他因翻譯「幽默」(Humor)一詞,以及創辦<論語>、<人間世>、<宇宙風>三本雜誌,提倡幽默文學,因而被稱為『幽默大師』。此外,他還著有<吾國與吾民>、<生活的藝術>、<京華煙雲>、<賴柏英>等經典名著。<生活的藝術>暢銷全球,<京華煙雲>曾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

他的長篇小說<賴柏英>,就是以初戀情人賴柏英為主角的半自傳性作品。他與賴柏英青梅竹馬,但成年後因求學而離鄉,只好忍痛分手。之後他追求過上海聖約翰大學的好友之妹–廈門鼓浪嶼的醫生千金陳錦端。陳錦端貌美善畫,也對他有情,但陳父卻因他非虔誠基督徒加以干涉,使他飽受失戀之苦。陳父心生不忍,便將鄰居廖悅發(豫豐錢莊老闆)的二千金廖翠鳳介紹給他,成就了他們的美好姻緣,但他終身總對陳錦端難以忘情。

林語堂夫人廖翠鳳是烹調高手

廖翠鳳賢慧能幹,是位烹飪高手,大大滿足了他對美食的需求。因此兩人琴瑟合鳴,白頭偕老,共同養育了三位千金。次女林太乙也是位享譽華人文壇的名作家,曾任香港英文版讀者文摘主編,最近剛過世。三女林相如是哈佛大學的生化博士,也是位優秀的烹調家,曾與其母章翠鳳合著<中國烹飪大全>,在1960年獲法蘭克福的『德國烹調協會』頒贈獎狀。我覺得這張獎狀其實應頒給林語堂,因他對食譜極有研究,因此影響了妻女,產生『夫唱婦隨』和『父唱女隨』的效應。

林語堂自命為伊比鳩魯的信徒,是個徹頭徹尾的享樂主義者。他覺得:『吃好味道的東西最能給我無上的快樂』,但他的美夢其實到跟章翠鳳結婚後才實現。他出身清寒的牧師之家,一碗素麵已是無上的美食。廖翠鳳則是錢莊老闆的千金,鮑參燕翅對她是家常便飯。她又富烹飪天才,一手美味的廈門菜令人叫絕,最後林語堂竟因此迷上了廖翠鳳,對她亦步亦趨,唯命是從。

廖翠鳳的拿手好菜有清蒸鰻魚、清蒸螃蟹、廈門滷麵、廈門薄餅等。林語堂住在台灣的那幾年,據說是他一生中最愉快的日子之一。因為台菜源自閩菜,很合他的口味。他喜歡用早晨剛從山上砍下來的筍尖煮湯,也喜歡喝新鮮的蛤蜊湯。目前他的故居設了一個餐廳,供應幾道他愛吃的菜。我嚐了廈門蒸魚,那片魚排只加了薑、酒清蒸,澆上薄薄的勾芡,洒著綠蔥絲與紅椒絲。雖非鰻魚所製,但炎炎夏日中能在寧靜氛圍中品嘗那清淡鮮嫩的滋味,俯瞰山下喧囂的大台北,真為浮生一大享受。

廈門蒸魚

廈門滷麵,我最早在泉州吃到,原以為出自泉州,沒想到竟出於漳州薌城,迄今已有千年歷史。那是種由各種配料做成滷湯,再和麵條混起來的小吃。香甜、滑潤、濃郁,像是四川擔擔麵與台式炒麵的混合。麵碼有香菇、蝦肉、豬肉、魷魚、牡蠣、筍絲、黃花菜,佐料則為扁魚、沙蟲、芫荽、韭菜、豆芽、胡椒粉、沙茶醬、蒜香、蛋絲,滷湯是骨湯或肉湯。食用時先放些韭菜、豆芽墊底,上放燙好的麵條,再與滷湯調勻,隨意洒下芫荽菜、蛋絲、胡椒粉或沙茶醬,風味獨特。

廈門薄餅是林家人最愛吃的點心,但廖翠鳳只有在逢年過節或有貴賓上門時才製作。薄餅又名『春餅』,由福建同安(清朝屬廈門府)人氏蔡復一所創。據說蔡在外為官主管雲、貴、湖、廣軍務時,整天批閱公文,無暇進食。蔡夫人怕他餓壞了身子,便發明了這種用麵皮包著菜肴進食的餐點,讓他可以邊吃飯邊工作,像是一種『中式三明治』。因簡潔美味,廣為流傳,變成了廈門名點。

後來廈門薄餅又渡海來台,成為台灣人清明節的點心。我就是福建同安人,幼時每逢清明祭祖,便跟家人一起吃廈門薄餅。薄餅皮是用麵粉加水烙成的,薄韌而有彈性,家裡沒有那種製餅皮的平底鐵鍋,媽媽便派我去菜市場購買。但那五花八門的薄餅餡料,一律是自製的。先將各式食材洗淨,切絲切粒,再加油鹽略炒,或加醬油調味,廚房裡火光衝天,飄滿了炒芹菜、炒韭菜、磨花生粉的香氣。其他菜色,還有炒豬肉絲、炒荷蘭豆、炒冬筍、炒香菇絲、蛋皮絲、鮮黃瓜絲、炒綠豆芽、炒油豆腐…等,不下十幾樣。炒好後每人將餅皮攤開,隨意放入自己喜歡的餡料捲起來吃。食前方丈,任取所需,頗有點吃自助餐的豪奢之樂。

我喜歡包炒芹菜、炒豬肉絲,最後再包大量的花生粉、白糖、芫荽調味,吃來又香又甜。據說林家人的調味料除了這三樣外,還有扁魚酥、辣椒、甜醬、虎苔、蔥段等,滋味更加繁複。我有時也喜歡吃得簡單些,只點包炒油豆腐皮、炒綠豆芽,取其清爽脆嫩。或只包炒點韭菜、蛋皮絲,像在吃韭菜盒子似的。因此我總覺得疑惑:據說林家人在製作這些餡料時,將它們各自炒熟後還放在一起大鍋煮,再包餅食用。但這些餡料大多是蔬菜,熬過後會出水把餅皮撐破,口感也不爽脆了。但或許這才是廈門薄餅道地的做法,卻被我娘家給改良簡化了。

據說林語堂住陽明山時,還喜歡下山去圓環吃蚵仔煎,那也是源於漳州的一道名點。漳州薌城的蠔仔煎素具特色,由牡蠣、鮮蒜苗、番薯粉漿、鴨蛋攪拌後,再進鍋煎油至兩面酥脆。進食時佐以甜辣醬、蘿蔔酸菜。起鍋時,廚師必用鍋鏟在鐵鍋上敲打數下,跑堂伙計再吆喝幾聲,氣氛非常熱烈。然而台北圓環的蚵仔煎,早將漳州蠔仔煎中的鮮蒜苗,改成茼蒿或小白菜了。沾料雖還是甜辣醬,蘿蔔酸菜卻早已不見了。至於出鍋時那清脆的敲鍋聲,和跑堂伙計的吆喝,當然也都成為廣陵絕響了。不知他當時是否一邊吃,一邊覺得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呢?

名人小傳:

林語堂於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十月十日,生於福建省龍溪(屬漳州)縣,逝世於1976年,享年八十一歲。曾獲德國萊比錫大學語言學博士學位,是一位以英文書寫揚名海外的中國作家,也是位哲學家、美食家、旅遊家、發明家。

他在1930年代提倡小品文,以閑適的筆調談論人世,題材涉獵極廣,『宇宙之大、蒼蠅之微』,無所不包,並以晚明詩人袁枚的『獨抒性靈,不拘格套』自詡,遂成一代宗師。雖然當時魯迅等喜議論時政的作家,批評他的文章瑣屑無用,但總憾搖不了他在文學上的地位。

?

Leave a Reply

  

  

  

You can use these HTML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

Current month ye@r d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