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德遜河學派 (劉昌漢)

評論報導

哈德遜河學派(四之一)

劉昌漢

前言

西方人本文化傳統認為大自然具有野蠻、危險的內質,與文明相對。英文「文明」(civilization)一字是由「城市公民」(civilian)演化而來,因此人類進步必須征服自然,很少親近、讚美自然。歐洲直到18世紀啟蒙運動發生,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倡言「回歸自然」,歌頌「高貴的野性」,此後,藝術才有真正的風景繪寫。同一世紀美國建國之初,墾荒和冒險的開拓者尚無暇從美學上欣賞新大陸的壯麗景象,多數畫家的興趣猶在肖像繪製,少數風景創作往往也是到歐洲尋找題材──希臘羅馬廢墟、諾曼城堡等比美國本地景觀更有可能出現於畫面上,而且大部分屬於寓言,不在表述真實地理。到了19世紀,美國疆土擴展逐漸完成,平民和知識份子開始放眼周圍景色,才被美麗的大自然風景傾倒。這段時候歐洲正值浪漫主義狂飆時代,風潮傳到大西洋彼岸,民族主義為欣賞自然美景提供了理由:美國雖然沒有歐洲擁有的帕特農神廟、哥德式大教堂、蒙娜麗莎和莎士比亞這些文化遺產,但卻擁有歐洲所無的雄偉山川和廣袤平野,令人產生蘊含神性和靈性的崇高敬畏情懷。在浪漫主義和民族主義元素激盪下,人們相信美利堅是上帝賜予的最後美地,風景成為年輕國家民族自豪感的來源。在繪畫創作上,其代表即是專注風景描繪的「哈德遜河學派」(Hudson River School)興起,取代了往昔的人像和風俗記錄,成為時代的主流。

柯爾〈瓦庫魯斯泉〉1841 油彩畫布

柯爾〈瓦庫魯斯泉〉1841 油彩畫布

所謂的哈德遜河學派是由一群風景畫家組成的非正式藝術團體名稱,人數約二、三十位,其中許多曾到歐洲學習,受到英國畫家康士坦伯(John Constable, 1776-1837)、泰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 1775-1851)和伯寧頓(Richard Parkes Bonington, 1801-1828)等影響,並從作家愛默生 (Ralph Waldo Emerson, 1803 -1882)、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 1817-1862)敘述上帝給予美國人民豐美的自然資源的詩歌汲取靈感。這些畫家最早集中在紐約州哈德遜河流域及附近卡茨基爾山(Catskill Mountains)、阿第倫達克山(Adirondack Mountains)、新罕布什爾州懷特山(White Mountains of New Hampshire)一帶繪畫,因此被《紐約論壇報》藝術評論家克拉倫斯‧庫克(Clarence Cook, 1828-1900)與畫家荷馬‧道奇‧馬丁(Homer Dodge Martin, 1836-1897)以「哈德遜河」命名。

美術史學家認為1820年代是哈德遜河學派在草創人物湯瑪斯‧柯爾(Thomas Cole, 1801-1848)引領下,藝術家開始吸引美國民眾注意自然環境的首波運動時候,建立起神和自然合而為一,具有浪漫、崇仰精神內涵的民族史詩性繪畫風格。1848年柯爾去世,江山代有才人出,學派進入以1850至60年代為代表的第二代發揚期,風景描繪益趨「純粹」。第三代畫家的創作在1870年代成熟,不同於前兩代藝術家大都靠自學領悟,這一代畫家們多在歐洲留過學,技巧完善,喜愛大膽寫意的抒情表現。先後畫家們走遍全國圖繪地貌景致,畫下素描記錄,回到畫室再完成作品,其發展是從東部開始,至西部完成,甚至及於境外。日出、日落、懸崖、瀑布,間中點綴印地安部落或牧人牲畜,以表達對祖國自然的熱愛之情,活躍期約在1825至1880年間。

柯爾〈生命航行─老年〉1842 油彩畫布

柯爾〈生命航行─老年〉1842 油彩畫布

談論美國風景畫的演變,通常把哈德遜河學派放置風俗畫之後,其實該派創始者柯爾及第一代人物湯瑪斯‧道蒂(Thomas Doughty, 1793-1856)、艾許‧布朗‧杜蘭(Asher Brown Durand, 1796-1886)等的出生與死亡都與風俗畫代表畫家威廉‧蒙特和喬治‧賓漢等屬於同代,不過基於19世紀的風俗畫具有平民草莽的開拓特質,而哈德遜河學派演化時間較長,且將壯麗、野性的「本土風景」敘述達臻藝術完成境地,在自然遭逢快速開發而迅速消弭背景下,幫助了西部國家公園及城市綠地的保留,促使了開拓後之接續建設意義。可見歷史的次序不是絕對先後時間的縱的排列,在橫的併行與交錯中,延續的影響也帶來決定結果。

初期的草創與奠基

如果說蒙特是美國風俗畫形成與發展的關鍵性人物,那麼在風景畫領域肩負相似影響的就是湯瑪斯•柯爾,因此論述哈德遜河學派必須用較大篇幅對他介紹。柯爾出生英國,17歲時與家人移民到美國俄亥俄州,遇到繪畫啟蒙老師無名畫家Stein(生平不詳),最初興趣是肖像,後來轉畫風景。在俄州4年後柯爾遷徙匹茲堡,次年再搬往費城住了一年,曾在賓夕法尼亞美術學院註冊,是否入過學則存疑,許多考證認為他一生從未上過正規學校。

1825年柯爾遷居位於哈德遜河入海口處的紐約市與父母團聚,到達之初賣出五幅畫給一位布魯恩(George W. Bruen)先生,獲得資助前往哈德遜河上游河谷繪製當地風景。美國立國從東岸開始,波士頓、紐約、費城是歷史人文薈萃之地,附近哈德遜河風景秀麗,是當年上流人士休憩之所。柯爾在那裡逗留了整個夏天,畫的畫後來登上「紐約晚郵」報紙而迅速走紅,引起幾位資深藝界人士約翰‧川姆布爾(John Trumbull、艾許‧布朗‧杜蘭德等的關注,他們把柯爾介紹給費城和紐約一些喜愛藝術的富豪家族,成為他的重要贊助人。

1829至1832,以及1841至1842年柯爾兩度前往歐洲的英、法和義大利,參觀古典大師作品,創作上繼續以自然作主題,筆下風景帶有虛構想像,但是浪漫細緻,意境幽遠。像〈卡茨基爾樹林〉(1827)色彩豐富,生機繁茂;〈牛軛湖〉(1836)半晴半雨,文明的田園與野性的自然融為一體;〈瓦庫魯斯泉〉(1841)山堡雄峙,氣象恢宏,均具引人的魅力。不單「純粹」風景描畫,他理想中的風景創作更能借景載道,述說蘊含道德哲理的人文思考和神性寓言,尋求靈性的和諧與救贖。〈帝國路線〉五幅(1833-36)是一具備強烈企圖心的作品──在相同山峰背景下,描述未開化的自然進入田園牧歌,造就成繁盛帝國,卻因貪婪導致毀滅,最終只剩遭到遺棄的殘垣廢墟,這批畫顯示了作者興亡如煙的歷史觀想。〈生命航行〉四幅(1842)則以船象徵思想,時間為流動的河,人生之>幼、青、壯、老每一時期的旅程都有超自然的天使引領,宗教意味濃厚。

除了繪畫外,19世紀40年代柯爾在《美國月刊》雜誌發表〈美國風景隨筆〉(Essay on American Scenery),以散文與詩敘述自己的風景畫理念,對美國風景繪畫影響深遠。他也是位美術教師,教導的學生佛烈德利赫‧愛德溫‧切爾契(Frederic Edwin Church, 1826-1900)後來成為哈德遜河學派第二代發揚者。

湯瑪斯‧道蒂〈德拉瓦水口〉1827 油彩畫布

湯瑪斯‧道蒂〈德拉瓦水口〉1827 油彩畫布

柯爾雖然是哈德遜河學派的創始領袖,但是學派成員湯瑪斯‧道蒂和艾許‧布朗‧杜蘭年歲都比柯爾為長,同樣貢獻卓著。道蒂生於費城,青年時是皮革工的學徒,繪畫很大程度出於自學,是美國第一位專注風景創作的畫家,足跡遍及美國東北各州與新英格蘭一帶,1828年搬至波士頓工作,兩年後再回到費城。1838年曾去英國、愛爾蘭和法國訪問,作品靜謐幽美,富有夢幻氣質,從〈德拉瓦水口〉(1827)和〈廢墟風景〉(1828)二作可以略窺他的繪畫風貌。道蒂晚年創作銳減,死時貧困,對於美國風景畫發展影響力不如柯爾,但由於起步更早,故被某些學者譽為「美國風景畫之父」。

艾許‧杜蘭 〈親近心靈〉1849 油彩畫布

艾許‧杜蘭 〈親近心靈〉1849 油彩畫布

艾許‧杜蘭是鐘錶匠和銀匠之子,自幼學習雕鏤,成長後成為當時最優秀的雕版技師。1825年幫助組織紐約圖繪協會,後來改名國家設計學院,擔任院長16年,慧眼識英雄,是柯爾初起時的重要支持人。杜蘭的繪畫生涯自與柯爾結識且成為至友後才開始,常一同旅遊寫生,善畫精密的樹、石,曾在《畫筆》雜誌發表了系列長篇信劄,認為大自然是神性無可言喻的體現,勸勉藝術家創作去發掘風景的神聖內質;其雕版背景影響了一批相似出身的雕版工作者投入圖畫創作繼續志業。杜蘭的〈印地安人的晚禱〉(1847)雲樹分明,對原住民的繪寫出於浪漫想像,和同時期西部探險畫家的寫真有著本質不同。〈親近心靈〉(1849)是柯爾死亡後的悼念之作,名稱取自濟慈(John Keats, 1795-1821)的十四行詩,記述柯爾和詩人布萊恩特(William Cullen Bryant, 1794-1878)十年前同遊卡茨基爾山區情景。畫面中戴帽者是柯爾,禿頂的是布萊恩特,二人立於岩石上與背景自然融為一體。故人已乘黃鶴去,「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這幅畫成為後來哈德遜河學派的視覺象徵──志趣相投的同伴相濡以沫,共同創建藝術、文學的時代記憶。

(寄自休士頓,本文為連載抽樣,原載於藝術家雜誌2014年5月468期)

 

Leave a Reply

  

  

  

You can use these HTML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

Current month ye@r d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