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
|||||
踏進林蔭中的古樸小樓 陽光明媚的羊年二月天,我與文友玉蓮相約去探望黎錦揚老師。我倆都覺十分興奮。黎老師年事已高,而且自從他搬到洛城西邊,距離華人較密集的東區約一小時車程,要與他見面不是那麼容易了。 說年事已高不足表明大師松柏壽齡。出生於一九一五年十二月,將滿百歲的黎老師可謂時代傳奇。記得與黎老師初識,他住在另一距華人聚居地較遠的城市woodland Hills,十餘年前,他因緣際會在華人區購置了一戶老人公寓,成為他重回華文文壇的契機,也是與此間華人互動最為密切的一段時期。佈置清簡而典雅的屋舍,經常成為文友們相聚清談的場地。黎老師當時已名滿天下,但是一點都沒有高高在上的架子,雖年過七十,總帶著慈祥的笑意與大夥品茶談天,和氣親切的態度表現出長者之風。 那段時間,他也經常參加文友活動。黎老師文”舞”雙全,是跳舞高手。他常說他曾有過心臟不適的問題,但因為把跳舞當運動才給治好。因此嚴肅的文學聚會後,我們有時也安排來個茶舞或晚舞當餘興,那時他總是開懷如赤子,大家也喜歡與他翩翩起舞。他玉樹臨風的身材,精準熟練的舞步,使他成為女士們的好舞伴。 近幾年黎老師的一兒一女黎澤安、黎澤平為能就近照顧,請他搬到位於好萊塢一幢寬敞安靜的別墅同住。兩層樓的房舍外觀十分古樸,周遭林木蔥籠,我們前去造訪那天,一位黑人管家應門,進入廳堂,看見牆上裝飾著電影海報,架上也置放了各式電影道具,人偶、物件、卡通造型等,一時彷如走入介於真實與想像的第三度空間,原來黎師兒女都從事電影業,傳承了父親的藝術細胞。 管家入內攙扶黎老師出來見客,等待的當兒,我注意到書桌上散放著多張手稿,正猜疑是否澤安或澤平的電影劇本,黎老師滿面笑容拄著步行器出現眼前,數月未見的黎師身材仍筆挺硬朗,只是雙腿不宜久站或多走動,此外聽力較差,但外表看來實在不似近百壽翁。 書寫仍是生活重心 坐定後我問黎師最近都在作些什麼,他說寫作。我很訝異書桌上那些文稿竟然是他的。在已功成名就的晚年,他依然執著而努力地筆耕。他說人不能鬆懈懶散,要讓自己忙碌些,才會更有活力。鏗鏘有聲的簡短回答,已足能讓我們明白,傳奇是如何鍊成的! 寫什麼呢? 想是童年點滴,家族瑣憶,或是打拼的經歷吧? 不,書名暫定為Dirty Money的這部作品內容涵蓋了愛情、武打、偵探…… 聽來是一部陽剛熱烈的大場面小說,我不得不驚嘆,百歲人瑞仍然想像力豐富、觀察力敏銳、創作力旺盛,顯然一點也未與時代脫節,說他不是傳奇也難! 回顧自己悠長精彩的大半生,黎老師充滿感恩。關於他的寫作生涯,坊間撰述已罄竹難書。他常說人生在世必有起落沉浮,但總謙稱自己的寫作成名或是各種榮譽來自幸運,然而,讀過他生平軼事或傳記的人,必能知曉他的成功絕非僥倖,至今他的桌案猶然被大疊稿件盤據,即為最佳明證吧。 讓人津津樂道的家族傳奇 不過有件事實我們是深信不移的 — 黎師提過他的寫作有成,百分之二十應歸功於家族基因。黎錦揚的祖父是前清舉人,父親黎松安是前清秀才,而他的八位兄弟在不同領域各自有著出色的成就,「黎氏八駿」已成為令人津津樂道的不朽佳話。 祖籍湖南湘潭的「黎氏八駿」包括老大黎錦熙,語言文學家、教育家,曾是毛澤東的老師。老二黎錦暉,是被譽為中國流行音樂之父的傑出音樂家。老三黎錦曜,著名採礦專家。老四黎锦紓,著名教育家,曾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總編輯。老五黎錦炯,鐵道及橋樑專家。老六黎錦明,著名作家,為魯迅所激賞。老七黎錦光,作曲家,作品有傳誦至今的《夜來香》《香格里拉》等膾炙人口的老歌。老八是如今唯一健在的黎錦揚。 黎錦揚1941年畢業於西南聯大。隨後赴美,1947年取得耶魯大學戲劇碩士學位,定居美國。他在文壇是以英文寫作起家,也是繼林語堂之後,第二位在美國受到矚目的華裔作家。《花鼓歌》為其第一部英文小說,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被改編為百老匯音樂劇及電影。電影在1961年拍成,講述唐人街老一代堅持中國習俗,年輕人卻更認同西方思維及生活方式的故事。一般人有所不知的是,此片曾獲34屆奧斯卡藝術指導、攝影、服裝設計、配樂、錄音五項提名。女主角關南施也因而上了美國生活雜誌(Life)的封面。 此後他陸續撰寫了十一部英文作品。其中《天之一角》被台灣中國電視公司改編為連續劇,名為《怒江春暖》,轟動一時。 在華人區居住的1984年,接近80歲高齡的他又開始用中文寫作,第二年台灣九歌出版社出版他的第一本中文小說《旗袍姑娘》。 寫作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 黎師的書案面對著一扇大窗,早春的和風徐來,我問黎師為何至今仍鍾情於寫作? 他的眼睛一亮,說寫作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與黎師結識已二十多年,其間也曾有過數次深度的交談。記得有一回他問我: 「妳最快樂的時候是什麼?」當時正汲汲於紅塵俗務、從未分析自己有何賞心樂事的我,一時瞠目結舌答不上來,只有反問他你呢? 他肯定的回答說就是寫作。由於我不曾思索過這種形而上的心理狀態,黎師的問題竟如當頭棒喝,促使我在一番反躬自省之後,執筆寫下「找回快樂的感覺」一文,後來得到新世紀女性文學獎。 而黎老師對寫作的信念始終不變,且執意認為筆耕是快樂的泉源,我相信是其來有自的。 初抵美國時手頭拮据,曾以撰寫專欄賺取了生活費﹔又因《花鼓歌》一書享譽國際﹔更令他感恩的是﹕寫作使他覓得今生良緣。 黎老師與夫人結識於著名華裔攝影家黃宗霑家中,黃太太是美國作家。每月作家們輪流作東,每人在聚會上朗讀一篇自己的作品。那次黎老師帶來一則短篇小說,但擔心口音重,不想自己唸,有位小姐舉手幫忙代勞,她是史丹福大學英文系畢業的,住在洛杉磯。彼時黎師住舊金山,後來常去洛杉磯找她,六個月後抱得美人歸。黎夫人Joyce Lackey個性文靜,喜歡看書,出版了四本著作。黎老師的文稿都是由她打字,實可稱為文壇佳偶。Joyce脾氣也好,夫妻間有爭執,黎師氣頭上不肯說話,Joyce大約半小時後會給他端來一杯熱騰騰的咖啡,一切就雨過天青了。 繼《花鼓歌》後,黎錦揚在幸福的婚姻生活中陸續寫就十一部英文小說,都在美國出版,有的上了暢銷書榜,有的被譯成中文。照片上的黎夫人看來秀麗端莊,可惜好靜的她不愛運動,72歲因中風過世,若說黎師此生有何大憾,即是Joyce走得太早了。 沾染大師的福澤 可能因為這段中美聯姻的成功,黎師也經常鼓勵我們參加美國作家的聚會,並自願牽線。不過居美華人作家多是業餘,並無積極打入美國文壇的計劃。但黎師試圖提拔亞裔英文寫作人才的用心昭然可見。 2001年,黎師為我的散文集《人間巷陌》寫序,其中提到他最喜愛的幾位作家是中國的老舍,美國的John Steinbeck(史坦貝克),Ernest Hemingway(海明威),英國作家Somerset Maugham(毛姆)等人,他鼓勵我說:這些大文豪的作品無論在寫作技巧、思想深度、以及關懷層面都值得文藝愛好者多加學習。 九十七歲那年,他榮獲第九屆世界華文作家協會代表大會頒發的「終身成就獎」。當年十二月,洛杉磯眾多文友齊聚黎府為他慶生,並由南加州寫作協會的吳會長向他稟報獲獎消息,他的得獎感言仍是期許更多的華人面孔能躍上國際舞台,無論是文學、影視或舞台劇, 他希望自己波瀾壯闊的人生歷練能對大家有所啟發,從而激起寫作的動力。 「黎明華美天,錦衣披鳳陽,揚名東西方,壽比南山長」,掛在書房的這個壽匾,為黎大師的傳奇人生作了中肯註腳;洛城文友何其有幸,能親炙大師的世紀風采,並沾染松柏長青的福澤! 作者簡介 蓬丹 本名游蓬丹,台灣師範大學社教系畢業,留學加拿大,後移居美國,從事文化教育行業。北美洛杉磯華文作協創會會長,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永久會員。創作以抒情感性為基調,並注入知性的探討,著重於提昇生活品味與尊重生命價值。十三本著作包括《花中歲月》、《流浪城》等散文集,《未加糖的咖啡》小說集,此外有傳記文學、報導文學等,文章被收入二十餘種文學選集,曾獲海外華文著述首獎、台灣省優良作品獎、中國文藝獎章、世界海外華文散文獎、辛亥百年文藝創作獎等。 (本專欄由北美華文作家協會與中華日報副刊聯合籌畫,同步刊出,中華閱讀網:http://www.cdns.com.tw/news.php?n_id=6&nc_id=2332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