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恨水小說中的社會氣息」會後報導

會訊

張恨水:布衣文人與文壇巨匠

 「張恨水小說中的社會氣息」會後報導

今年適逢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久負盛名的通俗文學大師、章回小說大家張恨水先生誕辰一百二十週年。華府作協請張恨水的長女張明明女士及張恨水研究專家、安徽池州學院中文系教授、安徽省張恨水研究會副會長謝家順先生,於2015411日,假馬里蘭州珀多瑪克社區活動中心,做「張恨水小說中的社會氣息」的主題演講

平易近人、謙恭有加的張女士,當年最受其父嬌寵,親見父親吟詩作畫寫小說。她以十分客觀的態度,娓娓道來其父寫作的種種軼事,不僅流露出父女海樣深情、自己的感慨和無窮思念,更在不經意間,勾勒出張恨水的為人高潔、個性幽默、人生刻苦、筆耕甚勤、極熱愛生活、極社會責任感等特點,令聽眾們對其人其作,產生更深層的呼應與理解。

演講中,張女士轉述了張恨水的觀點。上世紀早期,西風東漸,新派精英不時詬病中國章回小說。對此張恨水認為「我覺得章回小說,不盡是可遺棄的東西,不然,紅樓水滸,何以成爲世界名著呢?……而新派小說,雖一切前進,而文法上的組織,非習慣讀中國書,說中國話的普通民眾所接受。……我們沒有理由遺棄這一班人,……我願爲這班人工作。」这為張恨水作品在中國流傳之廣、時間之久、影響之深做了最精闢樸素的註解。

「講小說便須講小說的描寫」,張女士當場朗讀了兩三段摘自被認作是張恨水平生最高境界、描寫抗戰時期民生之書的『巴山夜雨』。由於聲情並茂,將文字的優美生動、內容豐富拓展等特點加倍呈現出來;期間穿插許多鮮為人知的以苦為樂的家庭趣聞、當年軼事,並進一步指出:父寫書,百分之八十取材於現實。

張女士用父叮囑子女的一首小詩結束演講——「紙裏題詩先欲笑,藍衫一領絕風塵」!張恨水,「布衣文人」的形象歷久彌新。                                                                 

謝家順教授則以「民國版紅樓夢』——『金粉世家』平民視角的社會性抒寫」為題,從主要人物、故事情節發展、人物之間的關係,向聽眾展示張恨水小說的平民立場和對傳統文學的繼承與發展。

他從女主角「齊大非偶」的舊觀念談起,揭示作者以社會人生為素材的特點。特別提到了張恨水小說尤注重文本的傳奇性、故事性,再輔以平民喜聞樂見的章回體形式表現手法,且大量採用方言、口語、俚語等為故事添彩。同時將普羅大眾耳熟能詳的中國民間故事推陳出新,對傳統文學進行繼承和改造。比如金燕西與冷清秋相識、相愛到步入洞房這一過程,就可以看到唐伯虎三笑點秋香、蘇小妹三難新郎的故事。此外,金燕西和冷清秋被塑造成「平民化」的人物。一個與丫鬟、下人打成一片;一個追求自食其力等。進而說明該作品老少皆宜、雅俗共賞、乃至造成社會轟動效應的原因。

謝教授在阐述了該作品的「平民視角」之後,更進一步論證了,正是源於此「平民視角」,使此作得以啟發讀者產生文化反思、挖掘平民的時代意義,從而為中國文學拓開一個新舊結合、中西結合、多元多角度的更為寬廣的文學之路。

謝教授的演講,建立在系統研究張恨水、詳實掌握大量資料、熟讀原著的基礎上,觀點新穎獨特,令人耳目一新,從而從另一角度,證明他在研究張恨水方面獨樹一幟、成績卓然、功不可沒。

演講結束時引熱烈討論,包括比較張恨水文字與其他文學的建議、張恨水得諾貝爾獎的可能性,甚至建議重寫《中國文學史》等等。(華府作協幹事會供稿)  

 

Leave a Reply

  

  

  

You can use these HTML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

Current month ye@r d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