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中的空軍英雄 (沈寧)

散文

抗戰中的空軍英雄

沈寧

上世紀三十至四十年代﹐我的父親和母親兩系家人,全部經歷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也都為國家和民族做出過犧牲﹐但絕大多數是在文化戰線參與抗戰。真正從軍上前線﹐跟日本鬼子真刀真槍交過手的﹐就我所知﹐只有四人﹐一個是我外祖母的二哥萬耀煌將軍﹐一個是我的親叔叔沈耆儒中校﹐一個是我的堂兄沈詒上校﹐還有一個是我的侄輩沈人燕空軍中尉。

據我手邊的沈氏家譜﹐曾祖父那輩是三個兄弟﹐族人稱老三房﹐我的曾祖父最年幼。祖父那輩﹐家譜記錄列有弟兄十五人﹐我的祖父又最年幼。我父親一輩﹐共二十四男儒﹐其中沈鈞儒排行第二﹐我父親沈蘇儒排行第二十三。在一個大家族裡﹐大房出年長的小輩﹐小房出年幼的長輩﹐是常有的事。

曾祖輩老三房的大房長孫沈蕃祖伯父﹐育有三子﹐名怡儒﹐恂儒﹐敦儒﹐是我的堂伯父。其中恂儒伯父曾做過大清國駐美大使隨員,又曾任駐菲律賓副領事。依照門當戶對的傳統﹐嘉興沈家歷與德清俞家和衢州楊家通婚。德清俞家是晚清朴學大師俞曲園的家族﹐後代有位俞平伯是現代有名的學者﹐還有位俞同奎是著名的化學家﹐1914年任北京大學教務長。衢州楊家原在貴州做官﹐義和團拳亂期間﹐遷居浙江﹐慈禧太后曾親賜楊家匾額一塊﹐我的侄孫女1959年回衢州故居﹐還曾親眼見到過。我這個伯父徇儒﹐遵循祖制﹐娶德清俞家的小姐為妻。據家譜記載﹐新娘子名同和﹐其父俞黼堂時職候補鹽大使﹐其祖父俞壬甫時任福建福寧府知府。我猜想因為伯父恂儒任職菲律賓年間﹐經常來往福建﹐獲俞知府大人的賞識﹐得以許婚。

他們婚後生女二﹐名喜珍與桂珍﹐是我言字一輩的堂姐。長女喜珍因病夭折﹐所以次女桂珍格外金貴。桂珍幼時﹐父母作主﹐許給衢州楊家為媳。當時楊家老太爺名楊澹如﹐老夫人乃曾國藩家族後代﹐亦屬名門出身。沈楊兩家許親之時﹐定下一約﹐若恂儒無兒﹐所生長子便姓沈﹐替沈家續香火。

兩家結親時﹐楊家公子德生在武漢大學讀書﹐沈家小姐桂珍在北京協和醫學院求學﹐就教於娘舅俞同奎。完婚之後﹐學堂開學﹐兩人繼續在各自學堂裡讀書。天有不測風雲﹐結婚不足兩年﹐桂珍尚在懷孕期間﹐楊家公子突患中毒性痢疾﹐不治身亡。1919年3月10日﹐遺腹子出生。由於恂儒始終未得一兒﹐楊家遵守約定﹐允許孩子姓沈。依照家譜﹐他們的兒子是人字輩﹐取名人燕﹐按照輩分關係﹐是我堂侄。

桂珍大學畢業後﹐在北京做醫生﹐兒子人燕從小在北京育英小學讀書。昇入中學之後﹐人燕被母親送到天津﹐就讀一家私立教會學校新學書院﹐嚴加管教。九一八事變之後﹐眼看日軍節節入侵﹐華北危在旦夕﹐高中生沈人燕悲憤填膺﹐決定棄筆從戎﹐投考空軍﹐為國獻身。母親發覺了兒子的打算﹐心裡害怕﹐把他叫回家﹐鎖在屋裡﹐不准外出。沈人燕報國心切﹐趁母親上班﹐打破窗戶﹐跳窗而逃﹐從北京直下南京﹐考取中央航空學校。

桂珍二姐獲知後﹐心急如焚﹐火速聯絡在上海的伯父沈鈞儒﹐請求老人家幫助把人燕找回家。沈鈞儒於是派專人趕到位於南京小營的中央航校﹐打聽沈人燕下落。也是湊巧﹐沈人燕當時正從外面走進校門﹐聽見門房對話﹐知是家裡派人來尋找﹐掉頭便跑﹐轉眼不見蹤影﹐所以沒有被帶回上海。

當時國民政府規定,空軍作戰特別危險﹐不接受獨生子,而人燕又是遺腹子﹐沒有家人同意﹐中央航空學校絕對不敢接受。可是人燕心意已決﹐死活不肯放棄﹐桂珍最後也只好同意了。多年之後﹐她有一次對孫女說﹕我只有一個兒﹐捨不得他去打仗﹐人家就算有十個兒﹐個個也都是親生骨肉,同樣一個也捨不得。為什麼人家的兒可以去做空軍﹐我的兒就去不得。人燕既然一定要去﹐我也就不攔他了。

於是沈人燕1937年被中央航校正式錄取﹐成為第十一期學員。在中央航校第十一期學員的名冊上﹐我確實查到沈人燕的姓名和生辰年月。

遵循孫中山先生的思想﹐中央航校於1928年成立﹐分三個班次﹕初級班﹐中級班﹐高級班﹐學制三年。正式入校學習之前﹐所有新的入伍生先要接受為期六個月的軍訓﹐包括身體考核。飛行員必須具有強健的體魄,正確的認識﹐清晰的頭腦﹐豐富的學識﹐敏銳的反應﹐優越的技能﹐追求新知的熱忱﹐冒險犯難的精神﹐並且聽從指揮和服從紀律。由於標準高﹐中央航校入選率不足百分之五十。

沈人燕入校受訓那年﹐新入伍生共300人﹐編為三個連隊﹐每連100人。他們剛剛編隊﹐北京發生盧溝橋事變﹐緊接著上海爆發淞滬大戰﹐南京危機。中央航校奉命緊急撤退﹐所有入伍生背了行囊和步槍﹐長途行軍﹐從南京走到安徽蕪湖。然後登船﹐逆江而上﹐抵達江西九江。稍事調整﹐再次行軍﹐走到南昌黎家山﹐略微休息﹐重新徒步上路﹐直走到湖南常德才住下來。江西湖南多山﹐當時鐵路稀少﹐交通不便﹐中央航校十八歲的一班入伍新生﹐只有不斷長途行軍。

我採訪沈人燕的同班同學﹐在美國的96歲阮先生﹐他說﹕中央航校第十一期學員﹐實在不同尋常﹐因為是1937年入校﹐之後半年多時間﹐不停地徒步行軍﹐真是歷盡艱辛。哪裡的空軍飛行員﹐哪一期航校入伍生﹐會這樣受訓﹐會有如此經歷。

中央航校第十一期學員﹐包括我家的沈人燕﹐就這樣用兩隻腳﹐從南京幾乎走到長沙﹐才終於坐上火車﹐經衡陽進入廣西。之後又再次徒步行軍半月之久﹐到達中央航校的柳州分校﹐已經是1938年了。連續幾個月的行軍﹐就算抵了常規的學前軍訓﹐全體走到柳州的入伍生﹐都算過關﹐參加地面課程學習。

幾個月後﹐沈人燕和他的同學們﹐奉命從柳州調往雲南昆明﹐這次倒是坐了大卡車﹐一路顛簸。中央航校昆明分校設在巫家壩﹐就是後來飛虎隊的基地。中央航校第十一期學員到達的時候﹐昆明分校改名為空軍軍官學校﹐蔣介石親任校長。

這批學員一到﹐立刻開始初級班飛行訓練。當時中國平息內戰不久﹐尚未休生養息﹐日寇趁虛而入﹐大舉進犯﹐中國根本沒有機會和能力研發自己的飛機﹐所以只能引進外國技術和產品。中央航校飛行員訓練﹐從教官到教練機﹐英國的美國的德國的意大利的﹐機槍彈藥﹐炸彈零件﹐五花八門﹐飛機格式﹐設備性能﹐各不相同﹐技術訓練非常複雜和艱苦。初級班結業的時候﹐300名入伍生﹐淘汰一半﹐只剩150名學員昇入中級班。中級班在雲南的蒙自訓練半年之後﹐又幾乎近半學員被淘汰﹐昇入高級班訓練時﹐只剩81名學員﹐沈人燕在內。

中央航校第十一期學員﹐1940年底完成全部學業﹐奉命調往成都。全體學員立即啟程﹐乘卡車從昆明經貴陽進入四川﹐於1941年1月5日到達重慶。沒有想到﹐這期學員﹐奉命在重慶歌樂山舉行畢業典禮。蔣介石校長出席典禮﹐發表講話﹐並親自為每個畢業學員頒授空軍佩劍。中央航校每期學員畢業﹐都要舉行典禮﹐也都要頒授空軍佩劍﹐但由蔣介石校長親授卻絕無僅有。而中央航校第十一期又是最後一班在中國國內受訓並畢業的飛行員﹐從第十二期航校學員開始﹐便都是到美國受訓﹐畢業之後也很少再有人會回航校去參加畢業典禮或者領取空軍佩劍了。

所謂空軍佩劍﹐也稱中正劍或軍人魂﹐始於黃浦軍校畢業典禮時頒授學員的軍人短劍﹐劍上刻有“校長蔣中正贈”幾字。空軍中正劍另外特製﹐頒授航校畢業學員或嘉獎空軍英雄。空軍中正劍全長約35公分左右﹐厚約二公分﹐寬約三公分﹐上寬下窄。鐵質劍鞘﹐梯形護手﹐木制劍柄﹐外裹蒙皮﹐柄頭飾飛鷹銅雕﹐精緻威武。

重慶畢業典禮之後﹐沈人燕和第十一期學員在成都休息一個月﹐然後奉命調往新疆伊寧受訓。當時珍珠港事變還沒有發生﹐美國還尚無對日宣戰﹐所以並未開展大規模對華援助﹐中國空軍主要依靠蘇聯援助。所以中央航校第十一期學員被派往接近蘇聯邊境的伊寧地區﹐接受駕駛蘇聯新式戰機的訓練﹐沈人燕被分配訓練駕駛驅逐機﹐一些同學被分配學習駕駛轟炸機。

伊寧受訓之後﹐轟炸機學員先回成都﹐編入中國空軍第一大隊。驅逐機學員﹐包括沈人燕﹐隨後回到重慶﹐編入中國空軍第四航空大隊戰鬥序列。

中國空軍第四大隊﹐下轄第21中隊,第22中隊﹐第23中隊﹐是一支英雄部隊﹐也有人以其大隊長﹐空軍英雄高志航命名﹐稱之為志航大隊。1937年淞滬大戰之中﹐年輕的中國空軍首次上陣參戰﹐迎戰裝備優良不可一世的日本空軍﹐史稱八一四空戰。高志航大隊長率領第四大隊戰鬥機群﹐在浙江筧橋上空﹐與日軍展開激戰﹐一舉擊落六架日軍戰機﹐而我軍無一機傷亡。中國空軍首戰大捷﹐打破日軍無敵的神話﹐讓日本侵略者目瞪口呆﹐也震驚世界。之後十六天連番空戰﹐中國空軍將日軍王牌木更津航空隊全部擊潰﹐木更津司令官負疚﹐剖腹自盡。

與此同時﹐中國空軍轟炸機隊﹐連續四個月﹐出動百餘架次﹐或深入東海﹐轟炸日軍戰艦﹐或攻擊上海日軍碼頭﹐倉庫﹐陣地﹐指揮部﹐戰績輝煌。中國空軍配合陸軍將士﹐日夜血戰﹐為國民政府撤退內地爭取到必要的時間﹐也徹底粉碎了日軍三個月內滅亡中國的狂妄夢想。

南京淪陷後,武漢成為全國抗日中心﹐也成為日軍瘋狂進攻的首要目標。1938年六月始,中國軍隊迎戰日軍﹐展開英勇的武漢保衛戰﹐歷時四個月﹐先後投入陸軍130個師﹐各種戰機200餘架﹐各型艦艇30餘艘﹐總計兵力百萬餘人﹐傷亡40餘萬﹐取得斃傷日軍20餘萬﹐擊落日機80餘架﹐擊沉擊傷日艦70餘艘的戰績。

而在武漢保衛戰中﹐武漢空戰尤其壯烈﹐永垂青史。自1937年底開始﹐日軍頻繁進犯武漢地區﹐中國空軍以第四大隊為主力﹐與日本空軍作戰多次﹐而以其中三大空戰最為激烈。

1938年二月十八日午,日軍十二架轟炸機在二十六架驅逐機的掩護下﹐進襲武漢。中國空軍駐漢口和孝感的第四大隊所屬三個中隊,由大隊長李桂丹率領﹐先後起飛二十九架戰機迎戰。第21中隊十架戰機首先從漢口機場起飛,與日軍十二架轟炸機和十餘架驅逐機遭遇,激戰中﹐中國空軍擊落日機三架﹐擊傷敵機兩架,日軍終於東逃。同時四大隊的第22和第23中隊﹐也與日機展開激戰,分別擊落日機十架,擊傷兩架。此番空戰﹐只進行了12分鐘﹐中國空軍即取得輝煌戰果﹐寫下中國空戰史上壯麗的一頁。但中國空軍也付出不小的代價﹐第四大隊大隊長李桂丹﹐中隊長呂基淳﹐飛行員巴清正、王怡、李鵬翔等五名空軍英雄,壯烈犧牲。

二一八武漢空戰大捷﹐喜訊傳遍武漢三鎮,百萬軍民歡呼雀躍。2月21日武漢各界民眾一萬多人舉行集會和游行,慶祝勝利,追悼國殤。蔣介石宋美齡送的輓聯寫:

武漢踞天下之中,殲敵太空,百萬軍民仰戰績;滂沱揮同胞之淚,喪我良士,九霄風雨招英魂。中共駐武漢代表周恩來、陳紹禹、董必武和葉劍英等人出席集會,並獻輓聯:為五千年祖國英勇犧牲,功名不朽;有四萬萬同胞艱辛奮鬥,勝利可期。

接著﹐2月23日蘇聯援華空軍志願隊派出28架戰機﹐加上南昌中蘇混合編隊轟炸機群12架戰機﹐長途奔襲﹐轟炸台灣日軍基地﹐投擲282枚炸彈﹐炸毀日機12架﹐營房十座﹐機庫三座﹐焚毀可供三年使用的航空燃油﹐無數其他裝備﹐台北日軍松山機場完全癱瘓﹐數十天無法使用。奔襲大勝第二天﹐宋美齡以航空委員會秘書長名義設宴,為全體參戰人員慶功。她在祝酒辭中說﹕這次襲擊在國際上引起了很大反響,日本當局已將台灣行政長官罷免,並將松山基地司令官撤職審判。

同年四月二十九日是日本天皇的生日,侵華日軍出動36架轟炸機﹐由12架戰鬥機掩護﹐偷襲武漢三鎮﹐作為向天皇的獻禮。中國空軍出動第四大隊和蘇聯志願航空隊共計60餘架戰機迎敵。第四大隊戰機昇空之後﹐衝入敵機群﹐展開混戰。陳懷民烈士﹐咬住一架敵機,死死不放﹐將其擊落。日軍指揮官下令日機圍攻陳懷民﹐陳懷民英勇奮戰,終寡不敵眾﹐戰機多處中彈﹐最後時刻他以機撞機﹐與一架敵機同歸於盡。此戰歷時三十分鐘﹐中國空軍擊落日機21架﹐給日本天皇生日扣了個大屎盆。

日軍惱羞成怒﹐於五月三十一日再次出動戰機36架﹐轟炸機16架﹐進犯武漢。中國空軍昇空迎戰﹐分路合圍﹐激戰半小時﹐日軍損失戰機14架﹐倉皇逃竄。

次年五月三日﹐日軍派遣五十四架重型轟炸機﹐組成六個編隊﹐首次空襲陪都重慶﹐那是日軍侵華以來﹐出動空軍兵力最大的一次空襲。當時駐紮重慶的中國空軍第四大隊有三個中隊可以調動﹐再加第27獨立中隊﹐總兵力43架戰機﹐由第四大隊大隊長董明德指揮。當日獲得情報﹐日軍戰機從漢口起飛﹐第四大隊立刻昇空34架戰機﹐組成四個編隊﹐在重慶上空巡邏戒備。日軍編隊到達﹐未及投彈﹐中國空軍居高臨下﹐俯衝射擊。其中張光明帶領僚機﹐正面直對敵陣﹐猛衝不捨﹐機身中彈87發﹐發動機損害﹐無奈迫降﹐僚機張哲壯烈犧牲。戰後大隊部電告﹕蔣委員長用望遠鏡觀看空戰的全部情況﹐有一架飛機猛攻不捨﹐並直接衝敵陣者﹐查明何人﹐報來。於是張光明被蔣委員長召見﹐獲贈刻名手錶一只﹐衣料一件﹐記大功一次。此次重慶空戰﹐中國空軍三人陣亡﹐戰機毀三架﹐傷二十四﹐也擊落日機三架﹐擊傷數十。

此戰之後﹐為毀滅中國抗戰的總指揮部﹐日軍對重慶的空襲連續不斷﹐到1940年止﹐共計218次﹐出動戰機9513架次﹐投彈21593枚,達4333噸﹐炸死重慶市民11889人﹐傷14100人,炸毀房屋17608幢,有30所學校曾被轟炸。而駐紮重慶附近各機場的第四大隊和中國空軍友鄰部隊﹐擔負著保衛抗戰首都的重大責任﹐包括沈人燕在內的驅逐機飛行員﹐每遇警報﹐立即昇空﹐隨時準備與日軍激戰。從1940年到1945年抗戰勝利﹐中國空軍先後出動戰機3117架次,擊落日機191架,擊傷400餘架,擊斃日軍飛行員375人。中國空軍則損失戰機277架,犧牲將士224名。

抗戰八年期間﹐中國空軍第四大隊﹐參加過筧橋空戰﹐上海空戰﹐南京空戰﹐武漢空戰﹐南昌空戰﹐隨樊空戰﹐台兒莊空戰﹐重慶空戰﹐梁山空戰﹐成都空戰等多次大規模會戰﹐戰績輝煌。第四大隊也是八年抗戰中犧牲將士人數最多的部隊﹐其中四位大隊長陣亡﹐他們是王天祥﹐高志航﹐李桂丹﹐鄭少愚。第四大隊還被人稱為中尉大隊﹐因為1938年武漢空戰的時候﹐全大隊從大隊長到普通飛行員﹐都是中尉﹐這在世界空軍歷史上﹐絕無僅有。沈人燕在四大隊服役乃至殉職時﹐也是中尉軍銜。第四大隊在南昌集訓時﹐規定射擊命中率90%才算及格﹐結果全隊人人達到標準﹐超標者也大有人在。第四大隊全體將士均為中央航校畢業生﹐其中也有浙江嘉興沈家的優秀子弟沈人燕。

2009年鳳凰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書﹐名叫《中國的天空》(編者周斌和鄒新奇)。其中第351頁記敘1944年衡陽保衛戰時﹐空軍第四大隊駐紮在湖南西部的芷江基地﹐配合中美聯合空軍﹐支援堅守衡陽的第十軍。數度激戰﹐國軍頑強抵抗﹐日軍始終無法攻佔衡陽。城裡城外﹐屍橫遍野﹐無法收拾﹐臭氣熏天。七月下旬﹐時值盛暑﹐衡陽城內水道斷絕﹐疾病叢生﹐守軍官兵腹瀉頻發。守軍師長方先覺將軍發電報給芷江空軍基地﹕如今城內尚有米鹽﹐官兵身上無傷者也盡染病﹐急需療腹瀉的藥物及香煙。

四大隊接此電報﹐立刻行動﹐全大隊官兵都把津貼拿出來﹐開上卡車﹐把基地附近幾家商店的所有香煙全部買下﹐加上五條美國進口煙﹐裝了百十箱。可是芷江地小人稀﹐藥品不足。大隊長李向陽以四大隊名義﹐借了5000大洋﹐派沈人燕獨駕戰機﹐飛重慶購買藥物。沈人燕奉命﹐衝破數道日軍空防﹐飛赴重慶空軍基地白市驛﹐向空軍司令部報告情況。空軍司令被四大隊官兵的義舉感動﹐決定由司令部承擔5000大洋的開支。沈人燕買到盡可能多的藥品﹐火速駕機趕回芷江。

藥品香煙準備齊全﹐四大隊立刻行動﹐空投衡陽守軍。大隊長李向陽親率僚機﹐盤旋衡陽上空﹐吸引日軍曝露防空佈置﹐然後六架戰鬥機從相反方向攻擊﹐壓制住日軍火力﹐跟著再派五架戰機﹐攜帶藥品和香煙的戰機衝入衡陽﹐空投救援物資。同時李向陽等八架戰機﹐重新編隊﹐繼續在空中壓制日軍﹐掩護衡陽守軍爭取時間﹐搶收空投物資。這次空投執行得很成功﹐方先覺師長事後發電向四大隊表示感謝。

這次任務中﹐沈人燕飛重慶買藥快速圓滿﹐是因為他對白市驛地面非常熟悉﹐他結婚之後家就住在那裡。

沈人燕的妻子名叫顧瓏珍﹐她的哥哥跟沈人燕是中學同學。因為顧家住得離學校較近﹐沈人燕他們幾個朋友放學之後﹐經常到顧家去玩耍﹐於是熟識。沈人燕進入中央航校之後﹐開始跟顧瓏珍直接通信﹐漸漸相互生出愛意。沈人燕新疆受訓結束﹐編入四大隊﹐駐紮重慶之後﹐顧瓏珍決定隻身到重慶去找他﹐她才20歲。

那個時候﹐幾乎東半個中國都在日軍佔領之下﹐從北京到重慶﹐談何容易。沈人燕託付北京一個同學友人陪伴同行﹐幫忙照料顧瓏珍。他們身穿鄉下農民衣服﹐混雜在難民群中﹐時而坐牛車馬車﹐時而顛簸步行﹐日餐窩頭涼水﹐夜宿農家炕頭﹐走走停停。吃喝住宿的困苦﹐還是小事﹐他們曾遭到過土匪搶劫﹐也遇有過流氓調戲﹐那一路的擔驚受怕﹐才教顧瓏珍難以承受。她本是北京城裡的小姐﹐何曾受過這樣的罪。可是她決心要到內地尋找沈人燕﹐經受任何苦難都在所不計。從北京到太原﹐又由晉入陝﹐翻山越嶺﹐一個多月﹐才終於到達四川。

這樣經歷之後﹐兩人團圓﹐格外幸福﹐立刻結婚。那年沈人燕22歲﹐他的戰友還很少結婚的﹐所以他家成了大家經常聚集﹐享受家庭樂趣的地方。空軍飛行因為對身體和技術兩方面都有高度要求﹐所以飛行員們都受過優良的教育﹐身體素質好﹐而且因為飛行體能消耗大﹐空軍服役期間的待遇也相對好一些。所以空軍飛行員﹐大多年輕英俊﹐風度優雅﹐服裝齊整﹐出手闊氣。而他們之中﹐沈人燕尤其出色﹐他自小喜愛體育﹐溜冰打球﹐騎摩托車﹐又會說笑﹐討人喜歡﹐曾被人起外號叫“萬人迷”。而顧瓏珍容貌秀麗﹐賢慧有禮﹐文靜隨和﹐更受空軍戰友們的尊敬。

沈人燕在重慶結婚不久﹐母親沈桂珍也從北京到了重慶。她說﹐兒子是中國空軍﹐跟日本人打仗﹐她自己不能留在北京﹐為日本人看病。沈桂珍後改名為沈規徵﹐是著名的婦科醫生。協和醫學院畢業﹐與謝冰心同班﹐高林巧稚七級。參加過五四運動﹐去過美國﹐自己開業行醫﹐傳說接生過梅蘭芳的孩子。49年後參加國家工作﹐捐獻自己全部醫療器材和一所私產房屋﹐曾被評為三八紅旗受﹐區人民代表。文革時,沈桂珍已退休﹐仍未逃脫迫害﹐七十高齡﹐每天掃大街﹐早晚向毛主席請罪﹐挨批鬥﹐受折磨﹐1972年含冤去世。臨終時對孫女說﹕可惜你父親死得輕如鴻毛。

沈桂珍到達重慶之後﹐找伯父沈鈞儒幫忙﹐在重慶一家醫院做婦產科醫生。戰亂時期﹐一家三人經過千辛萬苦﹐終於團圓﹐在重慶白市驛安了家。1944年﹐沈人燕生了頭一個女兒﹐他以自己駕駛的飛機諧音給女兒起名馥麗。次年﹐顧瓏珍又懷了孕。

1945年初﹐重慶大本營佈置國軍全線大反攻﹐湖北恩施基地奉命策劃陸空協同作戰計劃﹐空軍第四大隊派遣沈人燕飛赴恩施﹐作為空軍代表﹐與陸軍研究實施作戰時的陸空通訊。家裡愛女不足週歲﹐嬌妻懷著身孕﹐一別數日﹐沈人燕心裡惦念萬分﹐乃人之常情。恩施任務告一段落﹐沈人燕得空﹐趕回重慶。不料他在返航途中﹐氣候驟變。二戰期間﹐戰機裝備不夠先進﹐導航儀器精度有限﹐飛行離不開目測﹐而鄂西川東全是山地﹐雲中飛行﹐能見度低﹐十分危險。沈人燕不幸在四川石柱縣黃水鄉附近﹐撞山殉職﹐那天是1945年3月7日。

沈人燕犧牲後三天﹐3月10日﹐是他滿26歲的生日。而他犧牲後三個月﹐6月22日﹐小女兒出生﹐起名渝麗。在重慶汪山空軍烈士紀念園和南京國際航空烈士紀念園﹐都列有沈人燕烈士的姓名。那是我們浙江的優秀子弟﹐是我們嘉興對祖國和民族的不朽貢獻﹐是我們沈氏家族一個永遠的驕傲。

沈人燕犧牲之後,空軍司令部派人找到他的母親沈桂珍,怕老人家過度傷心﹐不敢告訴她真相,只說是受傷了。桂珍要求探望兒子﹐空軍使者只好開車﹐帶著她滿重慶轉。最後實在掩藏不住,只好說出實情,帶她到了空軍墳。桂珍匍伏兒子墓前﹐雙手在墳頭亂抓,嚎咷大哭﹐悲痛欲絕。那是她的遺腹子﹐她唯一的兒子﹐那個跳窗逃去參軍抗戰的孩子。

沈人燕犧牲﹐妻子顧瓏珍終日以淚洗面﹐不思茶飯。沈人燕的戰友們輪流看護她﹐日夜守候在她的床頭。為了引逗顧瓏珍吃飯﹐他們約定﹐每人都對顧瓏珍說同樣的話﹕顧大姐﹐你什麼時候吃飯﹐我什麼時候吃飯。你不吃飯﹐我也不吃。我們飛行任務﹐不吃飯的話﹐上天會很危險。顧大姐﹐你吃一口吧﹐你吃了我也吃。顧瓏珍理解亡夫戰友們的一片苦心﹐勸他們按時吃飯﹐不要因她而傷了身體。

跟沈人燕同年一個戰友﹐名叫李式熹﹐是沈人燕生前最要好的朋友﹐對顧瓏珍照料格外用心。李式熹性格特別老實﹐說一不二。他說除非顧瓏珍吃飯﹐他絕不吃﹐他就真的從早到晚﹐水米不沾。顧瓏珍看了﹐十分難過﹐只好強忍悲痛﹐儘量表現正常。李式熹從此之後﹐照料了顧瓏珍一輩子﹐做了她的終生伴侶﹐成為沈人燕兩個女兒的繼父。

李式熹是河北蠡縣人﹐出身軍旅家庭。外祖家一個長輩齊曉山﹐曾在段祺瑞政府任陸軍部軍學司司長。李式熹的父親名李梅﹐字忻伯﹐保定軍官學校速成班第二期畢業﹐因齊曉山關係入讀陸軍大學。陸軍大學從北京南遷﹐李梅跟到南京定居。保定軍校同學齊燮元做江蘇督軍的時候﹐任李梅做督軍公署軍務科科長﹐還曾一度受任南京警備司令﹐後又由軍事參議院院長陳調元聘為軍事參議院參議。七七事變發生﹐李梅覺察形勢不妙﹐躲入上海租界﹐不問政務。後又為躲避江南戰亂﹐攜全家回到北京。當時齊燮元已投敵﹐做了漢奸﹐成立偽軍﹐託人找李梅復出。李梅以耳朵不好屢屢堅辭﹐閉門不出。

這個時候﹐李式熹已經在南京中央航校讀書。跟沈人燕情況相似﹐李式熹還在高中﹐決定從軍﹐參加抗日。他的母親百般不滿﹐希望他至少再等半年高中畢業。李式熹沒有聽﹐自己跑去報考中央航校。考空軍不容易﹐學業和身體考量都非常嚴格。李式熹在北京考中第一名﹐哪裡還肯放棄。因為同是1937年進入中央航校﹐李式熹與沈人燕同班﹐結為好友。

李式熹是國軍空軍裡技術優秀的驅逐機飛行員之一﹐多年一直被空軍指揮官王叔銘器重。1949年國軍撤退﹐顧瓏珍曾猶豫再三﹐王叔銘親自到李式熹家﹐動員她跟去台灣。後來李式熹的兒子在台灣結婚﹐時任空軍總司令的王叔銘親為主婚﹐又派李式熹到美國空軍作戰學院深造。那時李式熹軍銜上校﹐班裡有個越南同學阮文紹中校﹐每次見面要向李式熹敬禮。結業後阮文紹回國﹐成為越南軍隊領袖﹐又做了越南總統。李式熹退役之後﹐定居加拿大﹐2009年病逝﹐享年九十三歲。

顧瓏珍有個弟弟﹐也就是沈人燕的小舅子﹐名叫顧簡吉﹐羨慕沈人燕做空軍﹐自己也於1939年考入中央航校﹐1942年畢業後編入中國空軍作戰序列﹐參加抗戰。兩年之後﹐顧簡吉與另外27名空軍戰友一起﹐赴美受訓﹐三年後歸國。

與沈人燕有關﹐還有一段值得記錄的故事。為父報仇﹐為國除奸的民國女俠施劍翹﹐自首入獄﹐特赦不久﹐盧溝橋事變,南遷長沙。施劍翹給湖南省政府主席張治中寫一信﹐僅八字:我要求做抗戰工作。信發四天,張治中接見,委任她做省抗敵後援會

慰勞組主任,負責募集捐款,慰問抗日將士。八路軍平型關戰後,施劍翹募集了一萬雙軍鞋和一萬件棉背心,親自裝車送到八路軍駐長沙辦事處。1938年春武漢空戰大捷,施劍翹代表湖南抗敵後援總會,帶著揚我國威的錦旗和大批慰勞品趕到武漢,慰問空軍。又因參加戰災兒童義養會,結識周恩來、鄧穎超和史良等人。

1941年7月,施劍翹抵達四川﹐被推舉為獻機委員會指導長。此後施劍翹發動群眾,夜以繼日﹐組織募捐。她把自己珍藏多年的金銀首飾全部捐獻,且帶頭上街講演宣傳,挨門說服動員。半年時間,她募捐的金額就買了三架戰鬥機﹐獻給空軍﹐受到全體空軍指戰員極大的尊敬﹐稱她為空軍的大姐。施劍翹一度生病住院﹐駐紮重慶的空軍將士們﹐只要有空﹐都到醫院去看望她。沈人燕中尉也常去醫院陪伴施劍翹﹐因為他能言會道﹐懂得照顧人﹐格外獲得施劍翹的歡心。

施劍翹有個妹妹﹐叫做施紉蘭﹐是林巧稚的學生﹐婦科醫生。施劍翹因為沈人燕的關係﹐把妹妹介紹給沈桂珍醫生﹐而沈桂珍是林巧稚的老學姐﹐沈林兩人關係很親密﹐所以施紉蘭和沈桂珍很快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忽然之間﹐沈人燕不幸殉職﹐身後丟下兩個年幼女兒﹐引起施劍翹特別關注。因為愛子犧牲﹐沈桂珍終日傷心﹐患了肺炎﹐住進醫院。她怕自己遇到不測﹐便將施劍翹姐妹叫到病床前﹐把自己兩個幼小的孫女託付給她們。因此沈馥麗和沈渝麗兩姊妹﹐從小把施劍翹姊妹叫做乾媽﹐親如一家。文革中沈桂珍每挨批鬥﹐總是施劍翹姊妹不顧危險﹐登門探望守護。

 

Leave a Reply

  

  

  

You can use these HTML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

Current month ye@r d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