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
秋天總是令人仰慕,像一幅大師級藝術家筆下精湛絕倫的濃彩油畫,畫裏滿目都是鮮汁欲滴的碩果,色彩斑斓的農田,層林盡染的秋葉,五光十色的街道,琳琅悅目的店鋪,還有世人們在忙碌和汗水之中爲豐收而開懷的笑臉。隨著銀翼的展翅,北美華文作家協會的文友們在這個金秋時節走進了中國江南水鄉,走進了這幅秋天濃彩油畫之中,開始了“魯迅文學之旅”。 魯迅于我,彷彿是昨天揮之不去的夢影,又彷彿是今天形影相隨的現實。 走進浙江省紹興市的魯迅故里,我們被街口的迎賓大牆壁吸引,三米多高十米多長的水泥雕牆,由能工巧匠們精心設計和用心雕刻,把魯迅先生的半身圖像和魯迅故里的小街剪影栩栩如生地展現在人們的面前。文友們激情地在此水泥雕牆前合影留念,也正式開啓了對魯迅的思想和文學作品的探索。 出生于1881年9月25日的魯迅,成長于清朝光緒年間,四歲登基的光緒皇帝,只是比魯迅早出生10年。1881年(光緒七年),慈安太后崩逝,朝廷裏的朝政名義上歸政于光緒皇帝,實際上是由慈禧太后一宮獨攬,掌握實權。光緒十一年間,光緒皇帝虛歲15歲,曾經寫了一篇禦制文章,文中的這一小段文字在歷史上頗受大衆的讚譽:“必先有愛民之心,而後有憂民之意,愛之深,故憂之切,憂之切,故一民饑,曰我饑之,一民寒,曰我寒之”。這樣憂國憂民的光緒皇帝之言,對當時年幼的魯迅不知道是否有什麽影響。1894年朝鮮被日本佔領,清政府的海上之戰也節節失利,北洋海軍幾乎全軍覆沒,日本政府強迫清政府簽訂城下之盟,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此時的魯迅已經有13歲了,就讀于紹興故里壽懷鑒先生開設的私塾“三味書屋”。三味的意思,據說是以三種味道來形象地比喻讀詩書、諸子百家等古籍的滋味:經書之味,讀經味如稻粱;史書之味,讀史味如肴饌;子書之味,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xī hǎi 肉或魚剁的醬)。魯迅曾經這樣描繪著當時的讀書情景:“每天只讀書,正午識字,晚上對課”。看起來,魯迅對在這個“三味書屋”私塾裏的讀書生活並不滿意。 如今,“三味書屋”已經成爲了魯迅故里中的著名的景點之一,文友們來到三味書屋,走過台門鬥,穿過西邊的天井,進入三味書屋的廳堂。這裏的一切好像都保存得不錯,十多張小桌子和凳子圍繞在塾師的大書桌周圍,廳堂中間挂著一塊匾:“三味書屋”,匾下面是一幅畫,畫著一只肥大的梅花鹿匍伏在一棵古樹之下。這匾和畫,不知道是否還是當年的舊物,中國曾經有過多次的戰亂,加之一個“破舊立新”的文化大革命,保存舊物應該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好在當今中國的經濟繁榮,也帶動了文化的繁榮,當地政府應該是花了許多心血,根據歷史的記載和魯迅作品的描敘,讓“三味書屋”基本恢復了原來的風貌。三味書屋裏,魯迅的座位排在靠北的左牆角邊,是一張仿舊的小桌子,後面放著一張低矮的小椅子。書屋裏的光線很暗,書桌右角刻有一個寸方大小的“早”字。導遊介紹,這是魯迅幼年手刻,因爲當年有一天,魯迅上學遲到了,受到塾師的嚴厲責罰,他用小刀在桌子上刻下了這個“早”字,用來督促自己以後都不要再遲到了。 百草園,在魯迅故居的後院,魯迅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寫到,“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裏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裏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蜇,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會啪的一聲,從後竅噴出一陣煙霧。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著,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臃腫的根。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遠。”作品中的這些描繪,在今天的百草園裏,儘管看不到完全原貌,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真的很努力在一樣一樣地培植和修復,讓我們留下了溫馨的記憶。 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以康有爲等人爲首的改良派上書朝廷,光緒皇帝極力推行“戊戌變法”,但是慈禧太后和保守派將光緒皇帝幽禁在中南海瀛台。“百日維新”于1908年11月14日光緒皇帝砒霜中毒而宣告流産,慈禧太后下令關閉城門,封鎖交通,出動3000軍士在全城搜捕維新派人士。“戊戌六君子”譚嗣同、楊銳、劉光第、林旭、楊深秀、康廣仁這6人被慈禧太后下詔押赴菜市口開刀問斬。當年17歲的魯迅毅然離開了家鄉的“三味書屋”,走進了金陵新式學堂“江南水師學堂”。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袁世凱任大總統。魯迅受蔡元培之邀,到中華民國政府教育部工作,搬到北京居住。1916年袁世凱逝世,黎元洪任大總統,1917年黎元洪被免去職,馮國璋代理大總統。1918年,魯迅在雜誌《新青年》上發表了短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凡事總須研究,才會明白。古來時常吃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裏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從1898年到1918年,這20年間,魯迅所經歷過的中國社會,就是一個動盪不安的社會,無論是清朝還是民國,社會改革的一波三折讓人頗感失望。1921年魯迅在北京《晨報副刊》上發表了中篇小說《阿Q正傳》,辛亥革命並未給人民帶來真正的命運改革,社會中一窮二白的貧苦小人物阿Q,就是一個具有代表性的社會産物,面對社會的種種欺壓和不公平,阿Q卻只能夠用“精神勝利法”來自我安慰。從魯迅這些代表作品中,我們看到了魯迅先生的現實主義寫作思想,他非常關注社會的現實,勇敢地揭露和批判現實社會的殘酷和黑暗,希望通過小人物的悲慘命運來喚醒大衆的愚昧和麻木。 《孔乙己》是魯迅先生在1919年五四運動之前,繼《狂人日記》之後寫的第二篇白話小說。作品中的主要角色孔乙己,是一個沒有考上秀才的讀書人,他代表了那個科舉時代一大群落榜讀書人的命運。作品中提到的“咸亨酒店”,“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在今天的紹興城市,已經被現代人充分地利用和發揮在商業領域之中了。魯迅故里中的這個“咸亨酒店”,在歷史記載中其實只是曇花一現。1894年,魯迅的堂叔周仲翔等人在紹興城內都昌坊口開設了一家小酒店“咸亨酒店”,隨後國家經歷了中日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略中國,《辛丑條約》等等,這家小酒店不得不在經營幾年之後就結業了。“咸亨”兩字本來是寓意酒店生意興隆,萬事亨通。1981年,中國的經濟改革開始尋找新的發展方向,當地相關部門看到了“咸亨酒店”在新時代的經濟超高價值,重新開張營業。1991年後“咸亨酒店”的招牌更是如同一個取之不盡的聚寶盆,大舉翻修打造之後的“咸亨酒店”再現了晚清時的紹興建築風格,裏面的裝潢則是相當的現代化。當街大門口的屋沿下掛著白底黑字的店匾“咸亨酒店”,曲尺櫃端置有“太白遺風”的青龍牌,牌下擺著一些做裝飾的青瓷壇和藍邊碗。成千上萬的中外遊客慕名而來,走進堂皇富麗的現代“咸亨酒店”暢酌歡飲,對酒當歌。門前的孔乙己雕像,最受文友們的青睐,大家爭先恐後地與“孔乙己”合影留念。品嘗紹興菜,也是文化之旅的重要部分,一道道獨特風味的紹興菜出現在圓圓的大餐桌上:糟雞、糟魚乾、醉蟹、醬鴨,都是以酒調味,以酒增香;茴香豆、鹹煮花生、油炸臭豆腐則是酒桌上最好的“過酒坯”。據說,紹興的黃酒,以酒質醇厚、香氣濃郁、爽口順喉的特質而深受酒仙們的讚譽。一瓶紹興黃酒中的珍品“太雕酒”上桌,北美作協副會長施叔青教授一手拿起酒瓶,一手端起酒杯,“來,大家一起舉杯,爲我們的魯迅文化之旅乾杯!” 結束了魯迅故里一天的參觀和學習,晚上回到酒店休息之前,施叔青教授在大廳會議室主持了“魯迅文化之旅”座談會,文友們紛紛發表了自己的感想。 現代中國文壇泰斗,學貫中西的梁實秋先生,曾經視魯迅爲洪水猛獸,告誡讀者:“魯迅的態度不夠冷靜,感情用事的時候多,立腳不穩…他有文學家應有的一支筆,但他沒有文學家所應有的胸襟與心理準備。他寫了不少的東西,態度只是一個偏激。”梁實秋還認爲:“魯迅一生坎坷,到處“碰壁”,所以很自然的有一股怨恨之氣,橫亙胸中,一吐爲快。怨恨的對象是誰呢?禮教,制度,傳統,政府,全成了他洩忿的對象”。 在中國大陸,魯迅一度被宣傳部門定位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並且被譽爲中華民族的“民族魂”。魯迅在他的代表作品中,以對當時中國人的卑下奴性、虛榮面子觀、麻木不仁的看客行爲,以及極端的自私狹隘、固執保守、愚昧無知等劣根,給予了大膽而尖銳的揭露和批判,他的作品中的每一個人物,都被刻劃得淋漓盡致,入骨七分,直接穿透到內心深處。遠道而來的捷克華文作家老木,在作協“魯迅文化之旅”座談會上,向大家表述:“在今天的中國,對魯迅的思想和作品,依然存在著激烈的爭議。魯迅作爲民族劣根的批判者,他的貢獻和文學地位是無可非議的,他在民國時期所批判的現象,我們在今天的中國,依然存在。” 施叔青教授聽過大家的發言之後,總結如下:“我們今天來到魯迅故里,就是希望再來重新學習和解讀魯迅的思想和他的文學價值,更加深入地理解魯迅作品的現實意義,更多地了解我們這個民族,以及我們民族的傑出文化價值。” 我對魯迅先生是極其尊重和仰慕的,非常推崇他的文學作品。儘管在其他人的評論中對魯迅的個性和作品有些詆毀,我卻還是認爲:一個有瑕疵的魯迅,一個被某些人質疑的魯迅,不可否認也是中國文壇上最優秀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每一篇都擲地有聲,他作品中的每一個人物都刻劃得非常生動形象,讓讀者們刻骨銘心,一生難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