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文學 |
|||||
數年前看了一部由南韓導演許秦豪拍攝,鄭雨盛和高圓圓主演的電影「好雨時節」,即對電影中主要的場景「杜甫草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想有朝一日也能前往這個清幽靜謐、花瓣如雨,充滿人文氣息的地方,感受一下片中詩情畫意的氣氛。去年遊畢九寨溝,在成都候機時有半天的空檔,剛好得空可以前往這個心繫多年的景點,一探究竟。 行前先向旅館幾位櫃台工作人員詢問旅遊資訊,他們告訴我當地人得空時大多去「錦里」逛逛,很少去杜甫草堂,令我有些意外。 「錦里」也是著名景點,是成都古建築的商業街,將一些明清的舊樓房改成販賣民俗紀念品、當地特產的小店、餐廳、茶館及酒吧,還有風味小吃一條街,人潮湧擠,非常熱鬧,有點像台灣的夜市及九份老街的氛圍。 心想也許是飯店工作人員年紀尚輕,喜歡繁華,才未能欣賞深具文化底蘊的歷史古蹟,但我已去逛過錦里兩次,便還是執意前往位於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 遙想詩人生活起居 顧名思義,杜甫草堂是詩聖杜甫的故居,雖然不是杜甫的生死之地,但他曾為了避安史之亂於此地結廬近四年,其間寫下了許多流傳千古的詩歌,達到了創作的巔峰期,也使得這裡成為中國文學史上極富盛名的一個聖地。 昔時杜甫居住的茅屋早已被烽火摧毀,現在的草堂是經歷代後人修建而成,是保留杜甫文物遺跡最完整的所在處,融合了紀念祠堂、詩人故居及文物展覽,被中國國務院評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首批國家一級的博物館。 雖然只帶著我一個人遊園,導遊仍要我戴著耳機聽她講解。她先帶我去參觀2001年於草堂園區發掘出的唐代遺址,地上有一些坑洞、土石塊及土碗,應該是唐代人民遺留下來的生活用品文物。接著去參觀後人仿建的杜甫茅屋故居,裡面是古樸的書房、臥室和家具擺設,令人遙想昔日詩人在此吟詩寫作生活起居的情景。 杜甫自號「少陵野老」,園中有座刻著「少陵草堂」的碑亭,筆跡渾厚秀麗,為清朝果親王允禮所題。該亭以茅草為頂,襯著修竹池水,自然的田原風情,和這幾間草屋融和成景。草堂中處處是深具歷史涵意的書畫文物,許多匾額、楹聯都是由歷代名人題寫。盆景園內的「杜詩書法木刻廊」,陳列著許多杜詩的木刻作品,工藝精妙,值得欣賞。工部祠展覽館陳列著杜甫作品的各種版本,還有翻譯本。吟著詩人的名句:「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感慨著杜甫先生巔沛流離的坎坷人生。 大雅堂前有杜甫的銅雕像,刻畫出詩人長年受饑消瘦的容顏。堂內展示大型彩鈾鑲嵌磨漆壁畫,以「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及「兵車行」的內容為主題,重現杜甫詩中的唐代情景。 此外還有12尊歷代以來著名的文人雕像,由名雕塑家葉毓山、錢紹武等人所作,每尊塑像形態各異,材質不同,或是青銅,或是烏木白石打造,依各人性情特徵,雕塑成不同的形像。有屈原、李白、陳子昂、王維、李清照、陸遊等,及我最愛的東坡居士,歷代詩人詞人齊聚一堂,象徵著中國詩壇的輝煌成就與承先啟後;堂內也展示著許多國家領導人及海內外貴賓到此一遊留下的圖片文獻史料。 園區風景如詩如畫 除了這些珍貴的文物展覽,園區風景如詩如畫。綠竹成蔭,曲徑通幽,青松翠柏,落英繽紛,楠木參天,梅竹成林,小橋迴廊,流水縈繞,相映成趣。古色古香的亭台樓閣,精巧的園林盆栽,很有意境,景色非常秀麗雅緻。 園中有許多著名的景點,如由碎瓷鑲嵌而成的「草堂」影壁,是到此一遊的必拍之處,很多名人都在影壁前留下倩影,其中以1958年時毛澤東在草堂影壁前留下的背影,最是著名,後來很多遊客也仿效他的姿勢,在影壁前拍攝類似的背影留念。 來到以「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詩句聞名的花徑,並不是想像中的一路芳華盛開,而是修竹綠蔭遮天夾紅牆的詩意。清風徐來,陽光溫煦,讓我深深陶醉在靜謐清逸的幽篁裡。 最後一站來到「唐風遺韻」遊客服務中心,是販售杜甫草堂紀念品的禮品店。其中的商品深具文化特色,印有風景書畫,非常精美。可惜我怕行李超重,不敢購買介紹杜甫草堂優美景色的攝影書,只買了幾張印有杜甫詩畫的書籤留念。 除了這家禮品店,園中還有賣茶的小屋。若是能於當春乃發生的好雨時節,潤物細無聲的雨後清晨或黃昏,和好友在此竹籬農舍中一同品茗,該是何等愜意風雅。 出了草堂後門便是浣花溪公園,這是成都市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園。沒時間信步遊賞,便花了八元人民幣乘坐電瓶車,很快的遊園一圈,在最短的時間內欣賞園中花木扶疏,山水交融的自然美景。 浣花溪公園北接杜甫草堂,東鄰四川省博物館,這裡的草木花卉吸收了天地間的靈氣精華,都散發著濃濃的人文氣息。雖然成都的天空有些灰,但因濕氣重,這裡的植物被水氣潤的很綠,枝葉茂密,鬱鬱蔥蔥,環境綠化的非常好,景色也非常怡人。 我很慶幸堅持己見親臨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才不枉來成都走一遭。這是個富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庭園,有歷史,有美景,可以增添知識,也可品茶納涼。園中歷史文化與自然景觀交融而成的詩意美感,正是我心目中長久以來的一份嚮往。浣花溪畔深篁中,杜甫草堂意幽幽,這是個值得來細心品味遊賞的地方,誠心推薦給大家。 (本文原載於世界周刊11/15/201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