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 (馬德五)

散文

希望

馬德五

「希望」一詞,字典裡的解釋是「心裡想要。」因此,每一個人都會有或多或少的「希望」。小孩子們希望有很多的玩具﹔青少年們希望早日完成學業,結婚成家﹔年長的人希望健康長壽,兒孫滿堂﹔做生意的人,希望發大財,元寶滾滾來﹔做官的人,希望步步高昇,官運亨通。

可是,事實告訴我們,並不是所有人的「希望」都能實現的。因此,人們的「希望」必須不時調整、改變,以期適應當前的環境。最可怕的事情,並不是「希望」不能實現,而是一個人在他的「希望」實現了以後,就沒有了新的「希望」了,那麼,這個人便會活在沒有「希望」的極端痛苦中。

六十年前,我在臺灣大學讀書時,曾經選修過文藝理論家虞君質教授的「美學概論」。雖然時隔這麼多年,虞師也早歸道山了,可我仍清晰地記得虞師曾在課堂上講過的一個小故事。

他說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356-323 B.C.)在世時,他東征西討,所向無敵,固一世之雄也。有一次,在一場激烈的大戰後,他又大獲全勝,敵人完全被他消滅了。在那月色淒涼的夜晚,這位不可一世的大英雄,一個人漫步在戰場上,但見屍橫遍野,這些原來都是反抗他的敵人,如今一個個都被他殺死了。

亞歷山大仰望夜空,萬籟俱寂。在那一剎那間,他突然感覺到一股淒涼的悲哀,因為他明瞭在整個世界上,今後沒有一個人敢再反抗他了。換言之,他完全失掉了往後的征服對象。也就是說,他今後的生活中沒有一個「希望」了。雖然他勝利了,可是他一點也不快樂。他所想要的東西全有了,他沒有了任何需要的東西。那麼,活著還有什麼「希望」﹖

虞師告訴我們,要活得有意義、有價值,必須要有「希望」,這就叫做「美」。一旦這個「希望」消失了,必須迅速再建立一個「希望」,讓我們去追求、去努力,如此的生活才有「美感」。成功了固然可喜,失敗了也不要灰心。最可怕的是成功以後,就沒有新的「希望」了﹔或者失敗以後,就不敢再有「希望」了。那樣的人生才是最可怕的人生,也就是最不「美」的人生。

五十年來,我在中美兩國各地服務,成功過,也失敗過。可是,每當我成功後躊躇滿志時,或者失敗後心灰意冷時,我就會想起虞師當年的教誨,而立刻又去建立一個新的「希望」,繼續去追求,去奮鬥。我要活得有希望,我要在希望中活著。

也正因此,每當我經過拉斯維加斯賭城時,看表演可以,吃大菜可以,我就是不去賭錢。不是怕輸,而是怕萬一又萬一,我贏了個幾千萬美元。「錢能通神」,「有錢能使鬼推磨」,有了千萬美元,據說什麼東西都可以弄到手;果如此,那我以後活著還有什麼希望﹖(寄自德州,原文為美國英文報紙專欄,2016年自譯為中文。)

 

 

Leave a Reply

  

  

  

You can use these HTML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

Current month ye@r d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