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梨華的台南因緣 (姚嘉為)

評論報導

於梨華的台南因緣

姚嘉為

清晨七點南下的高鐵上,我來回翻閱著於梨華的散文集《別西冷莊園》,試著為一個意外的發現,找到更多的細節。於梨華姊弟坐在走道的另一邊,我有絕佳的機會,得知更多第一手的細節。

 

於黎華(中)台南文學館手稿捐贈儀式

國立台灣文學館於梨華手稿捐贈儀式。(左起) 成功大學蔡玫姿教授、台灣文學館館長陳益源、於梨華、於幼華教授、姚嘉為。

此行是到台南參加國立台灣文學館舉行的於梨華手稿捐贈儀式和新書座談。我得以陪同前去,源於去年起替台灣文學館徵集北美資深名家手稿文物,當時立刻想到於梨華。六十年代至今,她寫作不輟,出版了將近三十部作品,想必保存了不少手稿。我打電話去探問,她很爽快地答應了,真是喜出望外!

今年二月下旬,她返台參加《於梨華精選集》新書發表會,隨身攜帶了捐給台灣文學館的手稿。得知手稿是《別西冷莊園》中的「探母有感」後,我重讀這本散文集,這才發現,1962年她回台灣娘家一年,地點竟然在台南。

半世紀前,她在台南寫作成名,半世紀後,她親自攜帶手稿到台南,捐給台灣文學館,這是何等奇妙的因緣! 捐贈「探母有感」,此中必有深意吧!

我提起話題,傾聽於梨華姊弟回憶他們的台南因緣。

                         台南因緣

1947年,於梨華的父親調任台糖台中廠廠長,全家遷居台灣。台中女中畢業後,1949年她考進入台大,1953年留學美國。去國十年後,於梨華於1962年帶著三個幼兒,長篇小說《夢回青河》書稿,還有滿腦子想寫卻沒時間寫的故事回台灣,這時娘家已搬到台南三崁店。母親為她照顧孩子,讓她有時間專心寫作。

台南一年,她迸發驚人的創作力,每月至少有一兩篇創作在台灣大報副刊及雜誌刊出,大多是短篇小說。1963年《夢回青河》在皇冠發表後,深獲好評,接著在復興電台「小說選播」中播出,並由皇冠出版。短篇小說《歸》也在同一年出版,收入多篇在台南完成的小說。

台南一年,成為於梨華人生的重要里程碑,她決定此後的人生目標是寫作。

1963年返美後,她的創作如鹰展翅,直上雲霄,每年出版至少一本小說。1966年《又見棕櫚.又見棕櫚》在《徵信新聞》人間副刊連載,備受矚目,並於1967年榮獲嘉新文學獎。七月她回台領獎,文星書店舉辦歡迎會,她應邀演講,並再度回到台南三崁店探親。

兩天前在台北的《於梨華精選集》新書發表會中,作家隱地生動描述1967年於梨華回台引起的轟動,得到的風光禮遇,她當年的魅力“絕不亞於張愛玲! ”

上午九點,高鐵抵達台南,台灣文學館陳益源館長已在車站大廳迎接。兩天前他專程到台北參加新書發表會,當面邀請於梨華姊弟南下,足見台灣文學館對於梨華手稿的極度重視。

前往台灣文學館途中,於梨華問起三崁店糖廠還在嗎?於幼華說,現在叫永康糖廠了,當年的宿舍已經拆掉了。駕駛先生一聽,特地繞經仁德廠,讓他們看看今日台糖的面貌。仁德廠閒置多年,目前部分廠區由台糖使用,有些則對外出租,類似文創園區。

半世紀過去了,滄海桑田,景物殊異。《別西冷莊園》中,於梨華的台南三崁店娘家是一棟日式房舍,院內綠草如茵,水池中荷葉田田,僻靜的鄉下,傳來「田野間單調的車水聲,以及遠處村落裡忽而的雞啼。」院外一片空曠,只有一個綠色郵亭,「郵亭的前面是一條黃沙路,黃沙路邊幾棵寥落的小樹。」她深深感受到雙親居住鄉間,兒女遠在他方的寂寞。如今父母已經故去,家園不在了,所幸她以文字保存了當年的親情與景物。

                         文學現場

於黎華與陳奕源館長合影

於梨華與陳益源館長合影

那天是二月二十六日,上午十時,手稿捐贈儀式開始。八十五歲的於梨華身穿紅上裝,黑長褲,神采奕奕上場,充沛的活力,燦爛的笑容,感染了全場觀眾。

於梨華捐贈手稿後,陳館長致贈感謝狀,表示,“有了這份手稿,台灣文學館就擁有了於梨華。"他欣見《於梨華精選集》出版,讓不同世代的讀者閱讀和討論共同的經典,思想與價值觀得以聚焦,不會產生斷裂。寧波作家協會設立了「於梨華小說獎」,台灣文壇更在乎於梨華是台灣人。

於梨華感性地回應,“我是寧波人,在那裏唸中學,寧波是我的第一故鄉,我愛寧波。台灣是我的第二故鄉,在這裡唸大學,寫作成名,1962年在台南三崁店,是我人生中最快樂的一年,我愛台灣! "

會場陳列了《別西冷莊園》、《於梨華精選集》前三本、於幼華新書《環境保護在臺灣:個人四十年來見聞選輯》。《於梨華精選集》共十八本,目前出版了《又見棕櫚.又見棕櫚》、《小三子,回家吧》(即舊版的《一個天使的沉淪》)和《黃昏,廊裡的女人》,其餘將陸續問世。於梨華為每本書重新寫序,以創意的方式寫一封信給書中的一位人物。

寫作三階段

 

於黎華發表演說

於黎華發表演說

於梨華的寫作原則是誠實,寫感受最深的事。寫作分為三階段,每階段有不同的關懷:留學生活,女性議題和老年處境。

1953年大學畢業後,她出國留學,乘飛機到香港,再搭輪船到舊金山,住進父親的美國友人家,未料陷入困境。她採取行動,在朋友協助下,來到洛杉磯,進入加州大學主修新聞。她曾在美國人家照顧小女孩,受了不少委屈。她把這些初至美國的辛酸寫進了散文「又見舊金山」和第一篇留學生小說「小琳達」中。

她寫作的原則是誠實,寫感受最深的事。六、七十年代,她感受最深的是留學生在異鄉生存的艱辛,愛情婚姻的衝擊,鄉愁與疏離,出版了《歸》、《也是秋天》、《雪地上的星星》、《又見棕櫚.又見棕櫚》,和寫學界的《會場現形記》、《考驗》等小說。《又見棕櫚,又見棕櫚》描寫文科博士牟天磊回台探親,去留之間的掙扎,風靡一時,公認是留學生文學的經典之作,於梨華被稱為留學生文學的鼻主。

有人提問,男主角牟天磊,以誰為原型?於梨華說,“不是我,也不是我弟弟,而是結合許多在美國剛起步,不得志的年輕教授,虛構而成的人物。"

七十年代,受到美國女性解放運動的啟發,她的寫作轉為關懷女性,寫各種印象深刻的女性,婚變等題材。華人社會的性騷擾問題引起她的關注,女孩被欺負了,家人顧全面子,隱忍不說,她義憤填膺,寫了一部性騷擾小說《一個天使的沉淪》,引起一些批評。這是她最關心的問題,將來還會再寫。

談起母親,於梨華語帶哽咽,“母親無法擁有自己的事業,經濟不能獨立,一輩子很辛苦。她很了不起,忍受一切苦難,把六個孩子撫養長大,成為正直善良的人。這樣的中國女性太多了,大家一定要看「探母有感」。”這就是她捐贈這篇手稿的深意所在了。

「探母有感」一文中,她秉持誠實的原則,直抒胸臆,為母親抱屈,表達對父親的不滿,寫得很痛苦。《別西冷莊園》二十多篇散文,有親情、友情、愛情、鄉情、世界行旅,但著墨最多,感人最深的是寫母親和女兒的文字,其中有感恩,也有批評,有疏離,也有和解,是研究於梨華的第一手資料。

全世界在老化,十年前,她開始關懷老年人的生活,出版了長篇小說《彼岸》,以母女三代的婚姻愛情貫穿其間,細膩刻畫老年人的處境與心情。在美國大半輩子,於梨華常懷疏離感。住進馬里蘭州的老人社區十年,社區裡有四、五百人,美國人很友善,但都是泛泛之交,無法深入談心。

              姊弟情深

座談會中,於梨華說得興會淋漓之際,猛然煞車,轉頭問弟弟,“我是不是講到別的地方去了?”於幼華氣定神閒回答,“還在軌道上,繼續講。”引來全場大笑。兩天前台北的新書發表會中,在於幼華風趣串場下,學界、文壇、新聞界人士和親友故舊,一一上場致詞,場面隆重而溫馨,感受到他們的姊弟情深。

於幼華是於梨華幼弟,台南新營南光中學畢業,考入台大土木系,留學獲博士學位,曾任台大環境工程研究所所長,現為名譽教授。他是環保專家,新書《環境保護在臺灣:個人四十年來見聞選輯》,針砭臺灣環保問題,情深言切。

成功大學蔡玫姿教授帶領學生到場觀禮,聆聽座談。她從學術的角度指出,於梨華的台南經驗,為離散族群研究提供了新的切入點,開發了新的題目。

陳益源館長結語說,透過文字我們得知作家的想法,見到作家本人,如同回到文學現場,拉近了與文學的距離。看了於梨華的作品,見到她本人,和她談話,他覺得很享受,她是文學現場的締造者。

座談會結束後,陳館長在度小月以台南小吃款待於梨華姊弟,小說家蘇偉貞亦在座,為這趟手稿捐贈之旅,畫下完美句點。(原載「文訊」月刊2016年6月)

 

Leave a Reply

  

  

  

You can use these HTML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

Current month ye@r d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