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生動活潑的文學盛宴 (梓櫻)

報導


一場生動活潑的文學盛宴

梓櫻

——記作家陳九演講會
演講會現場

演講會現場

2016年7月16日星期六,紐約皇後區法拉盛圖書館與美國華人博物館聯合舉辦《與海外華裔作家陳九對話》講座,講座圓滿成功。近七十位文學愛好者與文學前輩,冒著華氏九十多度暑熱前往參加。

皇后區圖書館新移民服務部副總監陳曦女士主持了演講會,她在介紹中說,陳九先生被譽為“海外華文文壇實力派作家”,受到國內文學界高度重視。他的部分作品已被譯成英文和日文,並收藏於耶魯大學與紐約大學圖書館,以及皇后區公共圖書館等主流圖書系統。陳九曾任“海外華文作家筆會”會長,現任“紐約作家協會”副會長、《僑報》專欄作家。

演講會上,陳九先生主要介紹了他的新書、中篇小說集《挫指柔》的創作背景和經歷。這本小說集,共收入五部中篇小說,包括《挫指柔》、《老史與海》、《同居時代》、《水獺街軼事》、《跟尼摩船長出海》,作家出版社的專家認為是第壹本海外作家專門寫海外生活的小說集。其中《老史與海》獲第14屆百花文學獎;《挫指柔》獲第4屆《長江文藝》完美文學獎。《跟尼摩船長出海》與《七五八七》分別於2014年與2016年榮登大陸權威頂尖雜誌《人民文學》。

陳九從華人來美、留學生來美講起,談到自己的留學經驗,談到曼哈頓歷史,談到創作體會和經驗。他強調了感受生活的重要性,如果想在生活中得到美好,就要去感受生活,感受歷史,感受人與人的交往。他說自己的創作過程就是一個感受的過程,因此,創作的整個過程都是浸泡在情感的,而不是寫到情感衝突時才帶情感。他強調寫作要創造一種空間感,讓人物、語言、場景、音樂在這個空間活動起來,而不僅僅是平面的書寫。他在寫作《水獺街軼事》時,更是追求舞臺效應,力求讓人們在閱讀時看不到文字,只看到人物在眼前和周圍走來走去,好像在看百老匯秀。他達到了這種效果,並創造出自己特有的寫作風格,一下子便抓住了大陸重要雜誌編輯們的注意力。陳九把自己文學創作的特點歸納為兩點:一是打破了口語與文字的界限,二是打破了敘述與對話的界限。他還強調,詩歌的素養對提高作品的文學性非常重要,它可以讓作品更優美、更有節奏感。最後,陳先生以總結的語吻說,文學要以良知和善良為基礎。

陳九簽名售書

陳九簽名售書

陳九重點講解了《水獺街軼事》與《老史與海》的創作過程。《水獺街軼事》以“排華法案”為背景,講述了一個華人移民鄺老五的悲慘遭遇,以此表達對先驅者的紀念與尊敬,以及對華人移民的根的追尋。他說,這個故事,他經歷了前後兩年的構思與歷史資料考證,許多細節和時間都是有據可查的。比如一個名為Jay Gould的商人,他的第一桶金就是從放老鼠到賣老鼠夾得來的,他是小說錢斯基的原型。還有水獺街大火也是有史料依據的。不過陳九強調,他的作品都是文學創作,不是歷史書。《老史與海》中,許多細節非常真實可信,這是因為他自己在勤工儉學期間有出海打撈龍蝦的經歷,以及讓他不能忘懷的老史這個真實人物。

陳先生沒有演講稿,侃侃道來,加上富於表演性的動作和語調,和不時穿插的方言,令演講會場時而鴉雀無聲,時而哄堂大笑, 生動又活潑。可憾時間限制,兩個小時演講轉眼即逝,以至於連提問的時間都沒有。演講後,陳先生帶來的書一搶而空,不少聽眾遺憾自己動作不夠快沒能搶到。

紐約華文作家協會會長周勻之先生到場並發言,他認為因著語言的障礙,影響了美國人對華人歷史與華文文學的全面了解,希望他們能有機會去臺灣看看,更多地了解華人的生活,也鼓勵大家向陳九學習,堅持華文寫作與華文文化的傳播。文學前輩趙淑俠、王渝女士出席了演講會。參加演講會的聽眾都感覺演講精彩、收獲甚豐。

法拉盛圖書館外展專員黃穎文女士介紹了“生活記憶:美國華人的文化與傳統”系列活動,這次講座是這個系列活動之一,接下來還會有一系列活動。她鼓勵大家繼續關注。

原載於《三州新闻》

 

Leave a Reply

  

  

  

You can use these HTML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

Current month ye@r d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