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真人真事

評論報導

莎士比亞真人真事

池元蓮

古今西方文學家中,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當是最負盛名的一位。他的名字幾乎是家喻戶曉,時至今日,他四百年多年前所創作的戲劇仍然在世界不同的城市上演。從來沒有讀過他的作品或沒有看過他戲劇的人,也大多可以背一兩句莎士比亞筆下所出的名言。

可是,莎士比亞在生時是個怎麼樣的人? 他過的是怎麼樣的生活? 若我們以現代人的眼光去回顧莎翁的世界,追尋他真人真事的足跡,必定會得到有趣的發現。

戲劇啟蒙教育

莎士比亞出生於英國南部的小鎮:Stratford-upon-Avon。父親是靠縫製手套謀生的,因當年的男士時髦戴花樣精緻的手套。莎士比亞小的時候,他父親做手套的生意不錯,有經濟能力送他到拉丁文語法學校去念書;但後來,父親的生意走下坡,經濟困難,再無能力供兒子上學。於是,莎士比亞在十五歲便退學。

 在拉丁文學校念書的那幾年是莎士比亞所受的唯一正式教育,但對他日後的戲劇寫作並沒有影響;他的戲劇啟蒙教育來自另外一個源頭。那個時代的無業遊民三五成群的湊成戲班,穿著花花綠綠的袍子在鄉間遊蕩,籍演戲討錢過活。這些乞丐戲子每到一地便擊鼓打鑼,吹著喇叭,招搖過街,村民也就前來圍觀。從童年開始,莎士比亞就成為那些遊蕩戲班的戲迷。

 遊蕩戲班在街頭上演的是當年被教堂允許的「道德戲」,相當於世俗性的講道,訓誡鄉民不要為非作歹.劇中角色大多是「懶惰」、「貪心」、「造反」…等人性壞習慣。這些壞蛋角色滑稽詼諧,又近人性,很受觀眾歡迎,更叫童年的莎士比亞看得心醉神迷,銘刻心頭。日後,他把那些通俗角色搬進自己的戲劇中,但去掉宗教色彩,用有生命力的語言使他們人性化,具有性格, 充滿激情。

 舞台演員、戲劇作家

莎士比亞十八歲便結婚。根據他故鄉教堂的紀錄:他在1582年跟一個年紀比他大八歲的農家女結婚,婚後僅六個月,妻子產下一個女兒; 年餘後,他又再次做爸爸,而且是男女雙胞胎。莎士比亞既無職業又無收入,妻兒四口都住在他自己父親的家裡。他唯一的出路是到倫敦去找工作。

 到了倫敦,莎士比亞先在一個戲班裡當舞台演員。是時正值十六世紀中葉,伊麗莎白女皇一世統治英國。倫敦開始城市化,人口劇增,居住地擁擠,人們需要娛樂。於是,大眾化的商業性戲院興起,一下子出現了好幾家。競爭激烈,為了招徠觀眾,戲院往往一星期之內要上演數場不同的戲劇,極為需要新的劇本,從小就是戲迷的莎士比亞抓著這大好機會,開始為戲院寫劇本。他那時年約二十五歲左右,過著勤儉的生活,演戲之餘便埋頭寫作;而且所寫出來的戲劇適合觀眾口味,叫座力強。

 但,莎士比亞並不是當年唯一的戲劇家。早已有一群劇作家雲集倫敦,其中以馬羅(Christopher Marlowe 1564-1593)最有名氣。他們都是在牛津、劍橋等有名大學念過書的年輕知識份子,認為文人莫問出處,學位倒是不可缺。當然看不起新來乍到,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莎士比亞。但這群自視甚高的戲劇家過著花天酒地的放蕩生活,相繼英年早逝。那最有名氣,與莎士比亞年齡相同的馬羅,在二十九歲那年因在酒吧跟人打架,被刺殺了。

從此之後,莎士比亞在劇場上再沒有競爭者。他的喜劇、歷史劇、悲劇源源不斷地在舞台上演,風靡一時,使他成為當年最賣座、最負盛名的戲劇家。他的知名度一如今天的大眾化搖滾樂紅歌星。

莎士比亞的戲劇是用平易近人、靈活生動,極為適合口語演出的詩體來寫的,通過想像力豐富和激情動人的文字,劇中的角色在舞台上變成有血有肉的人物;他們口中所出的對白也能把人內心的愛與恨、心理矛盾、精神掙扎等莫測高深的人性表達出來。由此,他的戲劇不但滿足了觀眾的娛樂感,而且使人們體會到舞台就是人生, 人生就是舞台。這就是莎翁戲劇當年獲得觀眾青睞的原因,亦是日後成為不朽文學著作的主因。

有做生意的頭腦

莎士比亞手邊積了點錢,便在35歲那年(1599年)和幾個演員同事合資開了一家他們自擁的戲院,取名為”The Globe” (地球)。此時,莎翁一身兼數職。除了做劇院經理、財務管理員和舞台導演,還繼續為自己的戲院寫劇本,也親身上台扮演劇中角色。他的戲班常常被召到宮廷內演戲,也常到外地巡迴演出。

 戲院很賺錢。但莎士比亞依然過著簡樸的生活,單獨一人在店鋪樓上租房居住,家人仍都留在鄉下。他大約每年返鄉探親一次,把積蓄下來的錢都帶回鄉下買地產和農田出租,成了一個富有的地主.

 1613年,莎士比亞五十歲還未到,便毅然結束他在倫敦的戲劇生涯,返回故鄉去過地主紳士的生活。但退休僅三年就因病而逝,那時他才五十二歲。他把大部分的遺產留給他的長女; 至於跟他結婚三十餘年的妻子,他什麼財產都不願意給,只在遺囑後面補充一句:「我給我妻子一項東西,我第二張最好的床。」(My second best bed.)由於這一句話,許多有關莎士比亞的婚外羅曼史便應運而生。

 幾乎失傳

十六、十七世紀尚未有版權這回事的出現。莎士比亞的劇本都是為了替戲劇院賺錢而寫的。那時印刷術雖然已經出現,但莎士比亞並沒有野心把自己的戲劇結集出書。當他退出舞台,回故鄉過退休生活就把所有的劇本零零散散地留在戲院裡,一本也不帶走; 而且從此不再過問。由此可見他對自己的作品一點也不重視。

 莎士比亞去世七年之後,他的兩位戲院同事把他生前所寫的35部戲劇收集起來,在1623年首次出版。書名是:威廉·莎士比亞先生的戲劇、歷史劇及悲劇,成為有名的《第一對開本》(The First Folio).後世研究莎士比亞的學者們一致認為, 如果當初沒有《第一對開本》,今天就不會有莎士比亞。

 莎士比亞的作品逃過了失傳的險關二百年之後,再度放出光芒。十八世紀的英國成為當時世界強權,朝臣們認為,一個帝國僅有軍事威力而無輝煌的文化陪襯,就等於一個肌肉發達,但頭腦空虛的人。於是,他們開始尋覓一套文學經典來做大英帝國的腦筋。尋覓的眼光落在莎士比亞的詩體戲劇上,朝臣使者到外國訪問,都把莎翁的作品當作貴重禮物帶去送人,等於做國際宣傳,炫耀英國文化。莎士比亞登上大英帝國詩人戲劇家的寶座。

 追尋莎士比亞真人真事的足跡到此,猜想我們對莎士比亞是怎麼樣的人都各有不同的印象。我個人的印象是: 莎士比亞是一個腳踏實地,節儉勤勞的人,性情略偏吝嗇。他不是一個只顧埋頭寫作的書呆子,也不是狂放的藝術家。他不但有寫戲劇的天才,還有做生意的頭腦,經營戲院而致富,逃過了一般藝術家生前窮困潦倒,死後才成名的惡運。

 

Leave a Reply

  

  

  

You can use these HTML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

Current month ye@r d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