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
我是1982年來美的,雖然住在華人眾多的洛杉磯,但因忙於打工謀生,且不是住在華人聚居區內,所以並未與華人交往,更沒有與華文文學界的人士交往的機會。直至1991年初,才在藉著接待由台北來訪的世界日報副刊主編田新彬的機會,認識了包括吳玲瑤、蓬丹、周腓力,以及紀剛大哥等多位居住在洛杉磯,我心儀已久的作家。也是從那時起,我就逐漸又認識了更多文友,並極積地開始參與各項活動。 在眾多作家文友中,紀剛是最年長的一位,自然也就成了我最敬佩的一位。他以巨著《滾滾遼河》蜚聲文壇,而我則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作者,在我的心目中,他應是個可望而不可及的人物。但很令我意外的是,紀剛不但沒有大作家的架子,對人更是和藹,把我當小老弟看待。於是我就以「紀剛大哥」稱呼他,他則直呼我的名字,非常親切。 此後洛杉磯凡有文學活動,我和他幾乎都會參加。而我和他之間,更因一項機緣,使我和他有更多相處的時間,那就是因為他不開車,所以參加各項活動,大半都是由我接送他,這一接一送,無形中使我和他多了相處的時間,更是難得的一對一的相處,在車上的交談,使我受益良多。 二十幾年裡,共同參加各項活動有數不清的次數,但我想在此特別提出幾件事來,一方面作為我自己的回憶;一方面作為對紀剛大哥的懷念。 第一是1991年,第二屆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年會在洛杉磯舉行,紀剛大哥和我受邀為觀察員,也是全場僅有的兩位男性,在眾多女作家咄咄逼人的發言中,我和他兩人全場只有默默地聆聽,未發一言一語,後被女作家趙淑俠喻為兩個可憐的小媳婦,成為一項趣談。 第二,也是1991年,由他、吳玲瑤、蓬丹和我四人籌組作家協會,後玲瑤遷居北加州,就由他、蓬丹和我三人籌畫,經多次相聚協商,並招募會員,終於組成「北美洛杉磯華文作家協會」(NACWALA),並加入世界華文作家協會,成為北美地區最原始的六個分會之一,作協至今已有二十六年歷史。 第三,1994年夏,第一屆中加文學交流會議在加拿大亞伯特省愛德蒙市的亞伯特大學舉行。所謂的「中加」,中是指台灣,加自然是加拿大。因台灣方面有幾人臨時不能成行,於是請美國派人支援,我和紀剛大哥就連袂由洛杉磯趕往愛德蒙頓參加。會議四天三夜,會後並一同遊覽落璣山脈、冰河、露薏絲湖等地。 第四,是2004年,我又一次與他連袂同行,前往北加的聖荷西,參加由瀛洲出版社所舉辦的「讀者作者座談會」,在會中,紀剛大哥深受讀友們的喜愛。 在這之後,紀剛大哥就逐漸少見在公眾場合上,終至完全見不到他了。但在大約六、七年前,很意外的我突然接到他的電話,說他想到北加去看看那邊的文友,要我開車和他一起去,我答應我來安排,但不久之後我打電話給他,家人則說他不便於接電話,從此也就和他斷了信息。 2017年三月間,傳來他離開了我們的信息,我們雖感悲痛,但知他是安詳的離去,也感欣慰。況且他高壽九十有六,子孫滿堂,享譽文壇數十載,應是福壽雙全了。 3月18日的追思會上,他所創立的「北美洛杉磯華文作家協會」的後輩們,包括現任會長彭南林,副會長周玉華和她的夫婿周唐泰,另一位副會長岑霞和她的夫婿張炯烈,祕書長楊強夫婦,理事朱凱湘,以及和他共同創會的蓬丹和我,還有和他同輩的顧問游芳憫,都去送他最後一程,告訴他我們會堅守崗位,根據他的理念,追隨他的腳步,繼續經營他所創的會。 紀剛大哥,請你放心,一路好走。 ~寄自洛杉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