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會,吾友

散文

再會,吾友

愷立

                                                                                                           

        時趨正午,非假日的購物商場少了週末的人潮、略顯寂靜;然而,商場裡知名的台灣小籠包店前,照例聚集著一群等候入內的食客,此起彼落的喧笑聲為清冷的空氣增添些許的溫度。 我坐在餐廳門口的不遠處,等候即將遷離至外州的美國朋友- 馬提亞,以享譽國際的台灣小籠包為熱愛中華文化的美國朋友餞行,我想再適合不過了。

        約莫三年前,我在圖書館初識剛搬到小鎮的他。略為魁梧但不高的身型,配上一副冷漠鄙俗的神情,馬提亞絕非是會令人想主動攀談的對象,他卻友善地趨前和我打招呼。獲悉我是華人,他露出孩童般的欣喜,開始嘗試用中文與我交談。望著馬提亞努力地、字正腔圓地說著他的馬氏中文,我逐漸看到那冷面下所隱藏的熱誠。

        身上含有歐系血統的馬提亞生長於美國中部,自幼父母離異,隨著父親飄盪在貧民區,是區裡極少數的白人家庭。馬提亞並不常提及破碎的童年,一旦講起,總用嘲諷的語氣道盡社會最底層的炎涼;又彷彿是在描述別人的故事般,他不時以詼諧的態度掩蓋情感的起伏。

        高中勉強畢業後,他逃離了中部的家、來到加州,以半工半讀之姿進入一所社區學院,遇見一位改變他人生的導師。原本混沌度日的馬提亞從那時候起奮發圖強、認真向學,一路由大學、研究所至博士班,他藉著打工及助學貸款、順利取得政治學的博士學位。他曾自豪地表示:幼時玩伴不是加入幫派、就是已入監服刑,唯有他成功地翻轉人生。或許,正是那些不凡的經歷,造就了今日充滿自信和勇氣的他。

        他在博士班期間學習中文,意外點燃他對中華文化的熱情。因為學習的是簡體中文,馬提亞常要求我寫出對照的繁體字、並試圖記住。他對論語故事亦極感興趣,對他而言,說話時能套用『子曰:』,代表此人深具文學涵養。另外,中國文學獨有的四字成語,論音韻、論辭藻,其箇中的文學智慧令他崇拜不已。

        一回,我們討論起中國的書法,我便邀請他至家中親自體驗書法臨摹。其間,他隨手翻閱書架上的一本日語學習冊,指著書中的漢字對我說:『你看,他們怎麼可以偷取我們的中國字!』,我啞然失笑,因為馬提亞用了「我們」!他對中華文化的熱衷由此可見一斑。

         如果美籍亞裔人士被比喻成外黃內白的香蕉,那麼,著迷中華文化的西方人,是否應被喻為外白內黃的雞蛋?我們曾經如此說笑,馬提亞更欣然自詡為「Egg No.1」。

        遠遠地,瞧見馬提亞正朝我這兒走來,依然是皺眉抿嘴不帶笑的慣有表情,唯有認識之後,才能發掘他漠然神情下所蘊涵的友善與赤誠、執著和認真。我有幸能結識這樣一位自逆境中活出精彩人生的朋友,日後,我會懷念曾經說著馬氏中文的「Egg No.1」。

 

(原載美國世界日報)

 

Leave a Reply

  

  

  

You can use these HTML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

Current month ye@r d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