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別—歸—致敬於梨華老師

散文

尋—別—歸 —致敬於梨華老師

高霞

     

11
 2018年7月1日,於老師在馬州洛城Ingleside at King Farm給華府作協工坊班學員上課

「獲悉於梨華老師昨日辭世,如今音容笑貌仍歷歷在目,她卻已駕鶴西去,震驚又震驚! 心痛又心痛! 心酸不已!」 今日一早看到華府華文作家協會會長陳小青的留言。三個大大的驚嘆號, 醒目,痛心,失語。

 

 一別成永別

於梨華生前是華府作協寫作工坊的資深老師。最後一次見到老師是2019年7月21日,在老師位於馬里蘭州蓋城的老年寓所。工坊班歷屆師生一行12人,帶著自己烹飪的各式美味佳餚,去拜訪於老師,同時舉辦2018-2019年結業典禮。

大家圍繞在她身邊,輪流拿起話筒,分享交流各自從老師處所獲之學習心得。席間,相見歡,談笑風生。於老師當天身穿一件大紅上衣,精神矍鑠,興致勃勃說到,「我很喜歡與後輩年輕寫作愛好者相聚,在一起溫馨又熱鬧,我一定要好好保持健康身體,更多地參加華府作協的活動 。」

大家還商量籌劃慶祝老師的88歲生日。龔則韞老師立刻提到,「88歲被稱為’米壽’,傳統的壽稱之一,因 ‘米’ 字拆開,其上下各是八,中間是十,可讀作八十八。」我和於老師生日只差一天,滿心期待,隨即附和。與 ‘文人墨客’ 聯歡,美食與佳文結合,不亦樂乎!性格豪邁的於梨華老師,典型的射手座。只聽老師一貫爽朗的笑聲,雙手揮舞,連聲說,「不用啊,不用啊!」 這時,眾人又出謀劃策,「那就等到老師90再大慶吧!」今日得知,去年一別成永別! 黯然神傷 ……

 

相見師生緣

記得第一次,近距離見到於梨華老師還是在 2011年9月。同事告知揚名文壇的於老師將在位於馬州洛城的華府世界書局,和讀者分享她的“寫作心路歷程”。於老師大名在外,我自然慕名而去。她被譽為留學生文學的 “領頭雁”、“鼻祖”。她是一位多產,高產的作家。從60年代開始,前後寫了近30本長篇、中篇和短篇小說和散文集,並且翻譯中譯英,英譯中幾部作品。同時還在奧本尼紐約州立大學講授中國文學課程25年,一生寫下800多萬字。

身材嬌小玲瓏,當年80歲的她精力充沛,豪爽幹練,不愧為女中豪傑。提到 “成功” 三要素,她強調自身的才華,鍥而不捨的努力,以及機遇伯樂提攜不可缺。她把寫作看成一生最快樂的事業。她豪爽的言談舉止,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她的作品主要取材於留美學人的生活,代表作長篇小說《又見棕櫚,又見棕櫚》 ,展示了早期第一代移民,被其稱為 “無根的一代” 內心的迷惘和孤寂,成為留學生文學之濫觴。其文學成就已載入二十世紀文學史冊。座談會之後,於老師簽名售書。我趕緊買下一本,請老師簽名以作紀念。

從第一次見面到最後一次見面,2016,2017,2018三年期間,也有幸聽過幾次老師的授課和演講,目睹老師氣質風度和文學才華,領略其八十多載,豐富人生閱歷展現出來的感性、理性和淡定、睿智,又充滿詼諧,活力,親和力。每次我們都拍照合影,留下美好記憶,讓歡聲笑語定格,終生難忘。

 

喜聽「雙華」會

2017年是於老師代表作《又見棕櫚,又見棕櫚》出版50週年紀念日,是老師繼1963年出版的第一本小說《夢回青河》和1965年出版的《變》之後的第三本小說。同年4月29日,韓秀老師介紹了文壇長青樹於梨華老師。接著,韓老師介紹了剛從台灣旅行歸來,不顧旅途疲勞,受華府作協金慶松會長邀請,又千里迢迢從溫哥華趕來華府的《芙蓉鎮》作者古華老師。

韓秀老師還介紹兩位作家的共同之處,都是生活在非華語地區,都以華語創作。而不同之處較多:性別,年齡不同,生活背景不同,創作過程,美學理念,寫作手法等都各有千秋。韓秀老師奇妙高超地促成這次《又見棕櫚、又見棕櫚》與《芙蓉鎮》的 「雙華」盛會。

韓老師請於老師談談:她在小說創造中,如何用簡單手法把時間,空間和人物巧妙地轉換交匯。例舉於老師用話外音,電影手法把時間自然拉回10年的某一點,某一段,跨過一個大弧線。於老師談到大量的閱讀,尤其與西方文學看得多有關,而同時不忘中國古典名著,寫作能力從那得來。把握意識流對寫小說的益處,自然生動,水到渠成。當韓老師問到,「在非人物素材的選用上,比如 ‘棕櫚’ 是否有著象徵,隱喻,或是一種吶喊?」於老師說到:「在台灣,這種樹給她的莫大安慰,在她人生的低谷無助時,她從大樹那得到力量。對事物沒有情感,很難寫出小說,而且敏感也為寫小說增添養份。」

BB

《變》的啓示錄

5月21日,又聆聽於老師談跨越半個世紀的《變》。當時正是女權運動時代大背景,為女性講話,替女人講話的人太少。 而老師一直活躍在學術界,她嫁給一位博士, 非常了解早期留學生為生存,為在異鄉立足而奮鬥的寂寞艱辛,留學生回不去,生不下根左右為難之困境。一般人寫婚變,多半寫男人,所以於老師決定 —— 她想寫女人, 為女性說話,為女性掙得一席之地。

三個小時交流學習,同學們各抒己見,分享疑問以及個人心得,收獲豐盛。於老師鼓勵學員多寫,多練。「如果有一個人,一件事情忘不了,就要寫。想寫一定要寫下來,去掉雜念。靜下心,有恆心,就能寫好,有感覺就有靈感。好的寫作態度,多靠努力,不完全靠靈感,有時候寫作也會有斷路。」 她說,「自己觀察事情,有第三隻眼睛。寫對話就要聽得見,比如寫小孩和老人的講話和談吐,就要寫得活靈活現。人物和事件,就要抓住一剎那。比如看到一個女人走路的樣子很漂亮,就可以用一頁寫在自己的小說裡。抓住重點,沒有感情寫不出,不要控制感情。」

半個多世紀以後再讀《變》仍然有它的歷史、現實和文學意義。我們都是時代和環境的產物,或多或少受到年齡,閱歷的影響。她為二十一世紀新一代移民了解歷史,珍惜當下, 思考未來做出榜樣。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是否指出了以不變應萬變,亦或萬變應萬變?

於老師曾說:「我只是個劇院門口的領票員,帶你入座,悄聲說,希望你有所得,更有個美好時光。」 隱地曾說,「於梨華的文章是一杯酒, 一杯濃烈的高粱酒。」我想很多愛於老師的人會說,「真想留住歲月,任時光倒流,讓美好長存」。

 

她是一棵 挺拔高大又美麗的棕櫚樹

她是一個 嬌小別緻善感的女人

一雙眼睛,一隻神筆,還有第三隻眼睛

一紙寓言,一首史詩,還有一個社會

一世塵緣,一些哲學,還有一個時代

 

有才華,勇氣,堅持和理想

有大海 一樣豪爽開朗的胸懷

有細膩 柔美人文情懷

用獨立自主

用含蓄和溫暖

用一種融合東西方優質奇妙的魅力

敲亮了黑夜,又敲黑了白天

 

在相見,離去與道別之間

在人間,彼岸,此岸

在天堂

相伴,相依,相偕

(寄自馬里蘭)

 

Leave a Reply

  

  

  

You can use these HTML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

Current month ye@r d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