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寫作圈與我的情緣

 

作協三十年特刊

北美寫作圈與我的情緣

林美君

                                                                                 

  林美君:筆名滕林。 南美洲華文作家協會會長;台灣《文訊》雜誌「全球華文文學通訊」專欄南美地區撰稿人;創辦《華漢文苑》雙語老師;日伯福祉援護協會講師;聖保羅州公職協會顧問(2019-2024)。巴西漢字文化節徵文比賽社會組首獎。作品散見於國內外報刊雜誌。

x

值此北美洲華文作家協會成立30周年之時, 首先以「喜迎三十載、筆耕築輝煌」致賀。有太多的點滴談北美寫作圈與我的情緣。這篇千餘字的短文,將似蜻蜓點水般地展開。

世界華文作家協會在各大洲皆有分會。北美洲與南美洲在地理版圖上自然具有最近且最有機會以文會友的條件。北美洲的美國,更是華人尋夢之園地。許多留學生及科技菁英或老移民、新移民其寫作的題材從懷念思鄉、異地奮鬥史。隨著時代的巨輪變遷與融入當地生活的寫實,創造出許多動人虛構與非虛構作品。

傳統的報紙、書册、雜誌,因科技的發達演變至部落格、文學網站及因疫情措造成目前最流行使用的雲端文藝講座,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文友們參與此項更有聲有色的互動形式。

世華作協大會雲集了全球各大洲的代表文友們共襄盛舉。各洲總會長在講台上報導協會相關事項和寫作進展趨勢。會後的地方文化參訪,更增進各洲文友間的友誼和互動的機會。在台灣、美國、馬來西亞、中國、香港、日本、韓國、西班牙、波蘭、德國、法國、加拿大等地,都曾經有與文友們聚會同行的足跡和記憶,文友們互相切磋學習,共渡歡樂時光。

北美,南美洲經常會被分配在同一輛遊覽車進行活動,自然建立了良好關係,也因此我常受邀參加北美許多分會的活動。印象最深刻的是至新疆,一個很神秘又令人嚮往,但我個人不會冒險獨往之處。由主辦協會精心策劃下,參訪了普通民眾接觸不到的另一面。因當時局勢緊張,在領隊葉團長的鎮定引導中,我們有驚無險平安順利的返家。參會文友們與我各自寫篇文章,集體刊登於《台灣時報》和《中國日報》。在共度困境後,無意地種下了特殊的友誼種子。

在阿拉斯加郵輪上見證了北美作協總會長之選舉;與北美作家同行的年會活動魯迅之旅和日本文化參訪,其活動後,我寫漢俳詩圖文並茂地呈現於《北美作協網站》也介紹和說明其體材給多位北美文友,引進漢俳群,文友們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地出版了數本書。很欣慰能分享我的經驗給文友,他們的成就就是我的榮耀。我每次到南加州,吳總會長及其工作團隊和分會代表皆熱烈接風,邀請我講座,出席會員新書發表會等。還記得,我曾鼓勵作協網站蓬丹主編不要放棄為北美作協効勞。真誠的友誼除了參與,支持,也要有檢討和互助,才將會成長和永存。

我的第一篇閃小說曾經發表於《洛城小說》,《美國明報》,《達拉斯時報》等刊物。故事發生於南加州。 57號高速公路的沿途風光,蕩漾起心中的交響樂曲,開車從來不令我覺得枯燥。家母住在橙縣,我從那裡可以選擇許多不同的道路至衆多華人聚集處。然而這條寬闊平坦的57號公路成為每次我與文友們相會必經之路,懷著興奮與迫不及待的心情開著飛車會見文友們。平時各忙各的,半年一載見個面,吃餐飯,喝杯飲料, 敘往事,談現狀。當提起未來的人生計劃時,互相補加意見和建議。由於我們來自不同的科系與事業,其差異的經驗與理念正是推動及激發每個人的思維,展開新的一扇門。當收到文友贈送的新書,令我敬佩不已其辛勤的筆耕與毅力。每次大夥兒散會前都依依不捨,皆感性地問到「何時再來啊?」,我只能回答「未知數!」。這,正給予我們一盞新的期望之燈。把握當下,珍惜眼前。

 

Leave a Reply

  

  

  

You can use these HTML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

Current month ye@r d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