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墨繪就人生精彩

報導文學

筆墨繪就人生精彩

劉戎

 

在洛杉磯,乃至北美,說到作家,大概沒有人不知道周愚這個名字的,他在寫作人中、在廣大的中文讀者里為人所熟知的程度,就像中國人沒有人不知道周瑜一樣。

所以,那天金平前會長聯繫我,要我來做周愚先生演講的講評人時,我本能的反應是:我哪配?

猶疑之間,我看到了亞東會長的郵件裡,關於周愚先生演講的題目:《寫作,人生的筆墨相簿》。

我眼前一亮:好題目!真有才!真不愧是“周瑜”!

用文字,記錄人生的起起伏伏記錄生活裡的點點滴滴,這是每個人寫作的人都在做的事,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所以,透過文字,可以看見一個人的心,文字的靈動也是人心的鮮活。

我決定再去讀他的作品。為什麼是再呢?因為周愚的文章之前讀過不少,以他的文章見諸各種媒體的頻率,想不讀都難。但是要我清楚地說出一二三來,又怕很難說全,實在是他的文章太多了,用周愚先生演講題目來形容,就是他照相簿裡的照片太多了,普通人的相簿也許用一個G就夠存了,而他的相簿要一個T!

Google一下“周愚”這名字,跳出來許多、許多、許多……新聞也好,圖片也好,訪談的影片也好,還有他的書。我開始每天在網上看周愚,太多了,點開一次就有一堆,眼睛都看到痛。他先後集結出版過十幾本書,比如《情橋》、《洛城停、聽、看》、《美國生活忙、盲、茫》、《藍天、碧海、大地》、《美國居,大不易》、《歸來的軍刀》等等,還有各個文學網站上有他的個人作品彙編,這些作品的文體、題材五花八門,內容包羅萬象,難以一一枚舉,其中《歸來的軍刀》這部書在網上有全篇的電子版,有好多個網站都有提供,說明有很多家網站都在推崇和傳播這部作品,相信籍由這樣的渠道,會讓優秀的作品有更廣泛的傳播,讓更多的人看到了解到、感受到。

周愚先生在《歸來的軍刀》一書的自序中寫到:“身為這個憂患時代的中國人,尤其是曾為“武”人,現為“文”人如我者,所負的最大使命,應該是如何克盡一已之力,但使兩岸間在各方面縮短差距,相融相愛。因此我報導這些故事的目的,絕非為了要挑起舊恨,而是希望能記取教訓,產生共識,讓時代的悲劇從此結束,中國人之間,以後只有愛,沒有恨,只有相互扶助,不再相互殺戮。”書上的落款時間是民國八十三年仲秋於洛杉磯。屈指一算,剛好三十年了。三十年後再讀,仍然令人有感。

作為曾經的空軍飛行員,我想舉凡與空軍相關的內容都會令他格外敏感,近幾年我讀過數篇周愚先生寫的與空難有關的分析文章或是回憶文章,文字之間所流露出來的都是這樣的情懷,我用句大白話來講是他有“向前看”的胸襟。我個人以為這個“向前看”是有人生高度的,也是有歷史高度的,有歷史感也有責任感,這個責任是武人和文人的雙重的責任。

同樣地,我在讀周愚先生的一些與個人經歷相關的文章裡,也有這種體會,他幼年時戰亂中顛沛,與母親的離散隔絕,那種會影響人一生的巨大的悲苦,文字間能清晰地感受到他的恨意與怨念,終其一生的恨與怨,我讀到那些文字時會不由自主地跟著他一起去恨一起去怨,這是他文字的功力與魅力,令人感同身受。而與此同時,我也同樣體會到,他不是只為用筆記錄他個人的遭遇和情緒,而是一個人處在身不由己的時代洪流中,超越個人際遇的生活思考,這是對於一般寫作人來講,並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再結合週愚先生演講的題目:《寫作,人生的筆墨相簿》,我們可以看到,從他用文字拍下的這些相片中,我們不僅看見了從前,還能看見遠方。

2023年7月13日這天,【世界日報】的《世界副刊》刊登了周愚的文章《九十感言》,在這裡與各位分享一下其中的部分:

“生於我這一代的人,多半都歷經抗日戰爭、國共內戰,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而我受的災難更比一般人要多。自從我記憶開始,也就是日寇侵華的開始,我的童年就是在浙西、皖南、贛東、閩北的山區及窮鄉僻壤中逃難,及躲避日機的轟炸之中度過。先父是軍人,長年在外征戰,我的童年很難見到父親一面,可說是過著沒有父親的生活。山區物資匱乏,軍職的父親薪資微薄,生活條件極差。

抗戰勝利不久,又因國共內戰,我前往台灣,但母親滯留大陸,我又過著沒有母親的生活。由於一直在動盪遷徒,我也沒有一天能夠安定地上學。我初中二年級一共讀了五個學校,分別是在福州、武昌、上海、廈門、台北,前四個學校都因一學期沒有讀完就離開,在上海甚至注了冊一天課都沒有上而去了廈門,因此前面四校都未能把初二讀完而不能升上初三。

到台灣後,十五歲初中三年級時我即離家在外讀書,過著沒有父親和母親的生活。後來我投身軍旅,先後在幾處空軍基地、外島服務,及派赴國外受訓。婚後平均一年在家的時間不過一個月,甚至有長達一年多都不在家的情形,又過著沒有妻子的單身生活。我所投身的空軍,又是最危險的一個軍種與兵科,分分秒秒都在生死邊緣。所幸得到上天的眷顧,我不止一次有驚無險地死裡逃生。

來美國後,適逢美國經濟不景氣,尋找工作困難,我們夫婦幾經艱辛,終於在不同的公司各謀得一職。但我是夜班,妻白天工作,我們夫婦過著日夜互不相見的日子,直至二人都年滿七十歲,完完全全退休為止。

回顧我這一生的九十年,甜酸苦辣雖然都有,但酸苦辣應遠多於甜。不過再往回一想,再多的酸苦辣我都安然度過了,又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 ”

這一段文字中,周愚用成年之前過著“沒有父親的生活、沒有母親的生活到既沒有父親又沒有母親的生活”成年之後過上“沒有妻子”的生活,層層遞進,把他人生缺失和起伏,用看似平靜的文字清晰地描述出來,如此高明的寫作手法,令讀者通過文字儼然看見了一幅幅鮮活的生活畫卷,看見了一位人生經歷豐富的人有著超然的境界,讓我們從中領略到達觀的生活態度和開闊的胸襟。

真是一個精彩的相簿!

這時候,我們是不是會想,在當下這個手機時代,照相功能不要太容易,任何人有手機就可以拍照片,只要會用存儲功能,那些照片就會留存下來,這個時候,我們還需要文字嗎?還用得上以筆墨拍下生活的瞬間嗎?我不覺得兩者可以相互取代,筆墨是更精緻更有質感的記錄,它有過濾、有抽離、有渲染……有你對生活的感受和理解以及期許。我們都知道,拍照留存和拍出好照片留世是兩個概念兩種層次甚至可以說是兩個境界,好的文字也是這樣。

金平會長曾以《軍人的英挺 墨客的儒雅》為題全面地介紹過文武兼舉的周愚先生,文章開篇即是:

“曾經,他長風作槳,蒼穹翱翔,俯瞰大地蒼茫;

如今,他烹煮文字,著書立說,年過八旬尚眼明,千百文章老書生!”

借段會長的精彩描述,我跟一句:

“爾後,他筆走如飛,佳作傳世,縱橫文壇與舞林!人生相簿更精彩!”

 

 

chou

 

Leave a Reply

  

  

  

You can use these HTML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

Current month ye@r d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