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性自然 書寫哈佛 張鳳為永芸法師序

書評書序專輯

質性自然 書寫哈佛 張鳳為永芸法師序

 張鳳

                                                      

                                      ** 永芸法師  《你不用讀書了- 哈佛燕京的沈思》

  

    親侍13年母病﹐沉重家累中過了5年﹐我於2003春終得在 煞SARS之前重返台北,參加第五屆世界華文作家協會會員代表大會﹐在故宮博物院會場我們相繼登台臺講話,就此得識永芸法師,她告以﹕我讀過你的前傳《哈佛問學錄》及《哈佛哈佛》…等,並遞來名片為《人間福報》副刊邀稿﹐我相當驚詫也歡喜。

原來這位前幾年在紐約道場的方外作家,1999年底回臺參與了佛光山《人間福報》的創立,現任社長。2003春我也應邀赴﹕臺大、師大、政大、輔仁、錢穆故居及東吳大學演講,夏末親人又遭不測﹐身心寥落俱疲﹐自己還在切片檢查,身心危機不小,兒女為救我健康代勞﹐鼓勵我公餘旅行﹐但願能度過厄難。

所以2004年我驛馬星動﹕初春往伯克萊加大、斯坦福大學﹐暮春參加了哈佛李歐梵教授的榮退國際盛會,即隨黃美之姊所創的德維文學協會、同張錯(伉儷)、鄭培凱、王潤華、依空法師、鄭愁予、尉天驄、叢甦、于疆、石麗東、陳銘華、楊錦郁、李瑞騰、方梓、向陽、林黛嫚、永芸法師、藍衛理、王渝、孫桂芝、周芬娜、夏沛然、余梅芳、伊犁、焦桐、趙莒玲、高淑玲等位﹐赴日本在富士五湖當中的本栖寺,佛光道場開會講演,又與寫過《靈山月色》的永芸法師再結因緣,短暫相會,她溫雅也愛文學,於游湖散步賞花…純美的享受間,獲贈法師大作。

《夢回天台遠》《過關!因為有禪心》諸卷讀後﹐才更了解年輕的永芸法師從初發心向佛,到領受三壇大戒,再對社會不變隨緣,耐苦入世,成為星雲大師倚重的人間佛教文化人﹐已20年左右。

她回台接著來信﹐說羨慕王潤華院長﹑鄭培凱教授,我等曾在燕京圖書館享受讀書之樂。觸動了她想讀書的心念﹐想來哈佛燕京學社短期研究﹐利用圖書館。九一一危機和電腦化之後,哈佛大學檢查證件嚴格,而她只是想重溫學生時代的夢,享受那種讀書的氛圍。

過去也有知名作家前輩的研究計劃,並未成功通過, 實在無奈不敢說!所幸永芸法師不僅是作家,也是佛光山叢林學院講師並擔任專題講座,主編過 《普門雜誌》 《覺世》旬刊,不失研究學者身分。幾經我與哈佛燕京學社和哈佛燕京圖書館主管洽請之後﹐望她立刻寄履歷來,再勞動百忙中的哈佛燕京學社社長杜維明講座教授審核﹐並寫封信﹐永芸法師就進入學社短期研究。我建議她夏天立刻來﹐不期然她的師父星雲大師及工作夥伴,就讓她即刻暫擱工作,安心地來讀書。

為護她遭逢哈佛的冰凍三尺、寒風凜冽,就顧不得己身還忙寫論文﹐日日倉惶地祈求親人平安,繼續要再度接受邀請到北大、北師大、清華、浙江、蘇州等大學﹐去演講我哈佛系列散文第五本《哈佛緣》、哈佛大學百年中國學和參與在9月歐洲法蘭克褔北郊巴鴻堡的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第8屆雙年大會並歐遊、和在威海山東大學参加13屆世界華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均提論文講演。

很難揣想她這樣粲然耀目,回台接辦文化事業,深入紅塵作有情觀照的人間活菩薩﹐困居凡俗城市叢林﹐卻能雅興抽身,時而攀山越嶺﹐時而坐擁書城﹐讓天地智慧滌淨心靈,文章見於大報刊,又寫又編。讚嘆她經世開普門、福報、辦佛光出版社,駐錫紐約道場、鹿野苑,又至美東各地弘法,事業轉折不虛擲,處處得見陽光長河。

她欣然來到並謙容客氣地說﹕“您有幾本書寫哈佛的書 ,已算是書寫哈佛的代表作…。”永芸法師原是想來寫散文,並研究在哈佛大學鑽研佛學之相關華裔學者。我連夜排除原本的冗忙,提供了她陳寅恪、胡適、湯用彤、周一良、楊聯陞等十多位學者的資料與名單以供參考,並介紹兩位教授讓永芸法師請教訪談。其後她改了研究方向。寫成“古今大部全書編纂傳承之探討-以佛光山文化事業為例”的論文。我也在母親醫院、辦公寫作,兩頭忙得幾乎難以撐持﹐過意不去,開學前,誠為中介,請她對麻州佛教學會的朋友們演講﹐只盼望如橋如渡﹐讓他們得以匯通德慧。

近年或透過網路Cyber為輻輳,藉由追隨者間的傳承網絡,我被喻為當代書寫哈佛的開山女性﹐書寫哈佛的首位華文文學作家等,以哈佛漢學的煥發為選項﹐亦文亦史跋涉掌握嚴謹,書寫是對人生虛妄的補償、更使人生延亙。哈佛開放文明對話,通古今之變,去經典化到重新塑造經典化﹐兼融與不融幾乎全在蜚聲世界的哈佛交鋒﹐八風吹來眼睛都睜不開。在此二、三十年誰能不悟出寵辱不驚的境界!

靈活揮灑的永芸法師﹐以自己的感觸書寫哈佛,也是一種形式。她文字正如陶淵明《歸去來辭序》所稱“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讀來有化外之空靈的自家面貌﹐不為一念掛礙﹐又有其人熱切昂揚的悲憫﹐以周遭點滴的生活推展﹐以雅致別具真情的佛學深意﹐開悟本心。

這類以身歷目睹之景物、與已有蓄積之文獻引證,當下情境念生為一種嶄新動力,不但重新解讀傳衍故紙舊書的生機,也為新的寫作,柳暗花明地開出另一條活生生的康莊大道。彼此在潛力發揮的相對的視界中﹐平添多少生命力 ,互展增明!

一夏倏忽,時常下班候著主掌哈佛核磁共振實驗室和貴重儀器中心的黃紹光博士同返家中﹐就與她在哈佛園﹐或相坐偕行稍談近況﹐艱難中塵勞剝落。期待她參透的內在心念,篤定地在行住坐臥力求精進,找到自己的天光,再目送她飄然過街,永芸法師那小小皎然負重的身影﹐在夕照中映得越來越長,珍惜其殊勝,喜賀其圓成。

張鳳哈佛系列散文得獎作家,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16 任會長,北美華文作家協會總會2016-2023副會長,哈佛中國文化工作坊主持人 2005年寫於哈佛大學)

 

相片說明

Janpan Benxi Shi all p pc 2004

1)前排左起:王潤華、張錯、鄭培凱、 依空法師、黃美之、鄭愁予、尉天驄、叢甦、張鳳、後排左起 于疆、石麗東、陳銘華、楊錦郁、李瑞騰、方梓、向陽、林黛嫚、永芸法師、藍衛理、王渝、孫桂芝、周芬娜、夏沛然、余梅芳、伊犁、焦桐、趙莒玲2004春赴日在富士五湖當中的本栖寺佛光道場開會講演。


2) 左起:張鳳、永芸法師攝于佛光山2011年的世華作協大會會外

 

 

 

 

 

 

 

 

Leave a Reply

  

  

  

You can use these HTML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

Current month ye@r d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