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事看大千世界 — 讀「台灣小事」 有感

書評書序專輯

從小事看大千世界 – 讀「台灣小事」 有感

魯秋琴

 

                                                           ** 吳釣堯: 台灣小事  

 

一本書隨著文友跨洋過海,扉頁上附著作者吳鈞堯老師的親筆:「 為親人調音」那龍飛鳳舞的字體,像一陣風吹起了海上的帆,勾起了鄉情依依。

「台灣小事」這一本書,從湮逝的往事中找到年代的足跡,網住了小島上三十多年的光陰,撐起了片穹蒼,逐頁翻去, 像是搭上時光列車,進入南來北往的行程,跑遍了大街小巷。

「抄電表」 是一個日常小事的開始,雖然一屋數表,卻能沈默計量,甚至可以用來預估主人的行蹤,頂樓的電表,努力勤奮地工作著,只為了按月去赴一個抄表人的約會進入智慧時代後,三表獨立,各自為政, ,科技的更新取代了抄電表,卻無法改變那電表的生活規範,一表與多表,都是束縛,最後藉著一隻頂樓小狗釋放了心願: 「 最好沒有那籬笆,以及脖子間的項鍊」巧妙地道出了台灣人的心聲。

外雙溪的「故宮博物院」像 紫禁城般以國寶吸引了全球外賓,在另一個角落上的東吳大學 , 學子們在課堂上的念頭執於一種茫茫,甚至成了緬懷。一位矮胖的先生,悄悄地走進來,在士林工廠的敲打聲中開闢了另一條路。儘管「 路燈探不著每一道水流」, 日夜運作的車床依舊忙碌,矮胖的先生拖家帶眷地在士林打拚,最後廠房不見了,他依然盯著車水馬龍,來來往往的莘莘學子,盼著找到一條出路。 那幾年,台灣正在努力地走向世界。那位毫不起眼的矮胖先生,全篇只聽見他的一聲「 唉!」,卻見證了一個時代的更迭, 運用蒙太奇的視角寫活了三種生態。

生活中的「無常」用各種方式破壞了「日常」,而颱風吹來的一天假期更是驚艷,它意味著書包中那些未完成的作業還有一些喘息的機會,大人忙著對付風暴帶來的水患,孩子們卻興高采列地去找一個天光處,「跟天,跟地,說說話」。「颱風假」,這篇文章,寫的是災難下的人生,卻在跌宕起伏中記下了寶島的一個特產, 颱風掛著美女之名,裙角掃過之地,滿目瘡痍,下回換一個名字上台,帶來另一種風景, 真像傾國傾城的妲己或褒姒。

每一場災難中,人們總得抓住一塊浮木,電線杆上的「南無阿彌陀佛」,就是其中之一, 上初中時,常常撞上了電線杆,匆匆說了一句「對不起」,忽略了電線杆上的解藥。有些人撞得頭破血流,才想起抓住那一塊浮木, 作者的母親;一位虔誠的佛教只用了是那簡單的六個字,就征服了世界, 寫的是母親,卻度了眾生。

母親是作者的中心骨,她用了十個月的時光燙捲了一頭卷髮,每年大掃除中不捨 得丟棄的舊物和珍藏都成了她的生命之重! 作者透視了母親的慈悲和「 寧可天下人負我」的品性,全篇沒有一句歌功頌德,卻在母親安靜地躺下了時,用卷髮和善良紮成了在人間的蓮花,那一份真情與不捨就此盪漾。

「大盤帽春秋」是一個軍政和訓政時代的遺產,一頂帽子像孫悟空的「緊箍咒」 般把一個鮮活生動的靈魂卡成一顆棋子。這一個成年禮一直延續到服完兵役,隨著莊敬自強,處變不驚的口號寫下歷史。大盤帽像一個珍藏的老骨董,竟然還能安定地被包覆在塑膠袋中,記載著一個年代。和這篇文章異曲同工的是「天呀,手榴彈」, 位置向前線接近了些,也更看清楚「 此岸」 與「 彼岸」的界線。精彩的是最後一句話「一個世紀,就這麼老了!」歎息中帶著新詩的餘韻。

隨著時代的進步, 各種交通工具縮短了城鄉的距離,而「 旅客留言」卻 牽出許多遐思。將山盟海誓的諾言刻留言版上, 轉身奔向未知的行程。 當電子取代了信紙,平板電腦或手機上一聲「 發送」 的聲音抵去了萬金般的尺素,最後,留言版安靜了,郵政也跨了界,依然有一些郵箱在堅守崗位, 提醒人們那些慢悠悠的日子,一輩子只夠愛一個人,寫幾封信,幾句話就足以留住芳心, 一轉眼, 那份優雅只能在字裏行間游走!

自謙不善於表達的作者卻替澳門說了話,一趟旅行携回了杏仁餅,相形之下,金門的高梁是另一番風味,由於一段無法複製的歷史,金門的坎坷和澳門的流離竟成為一種宿命,儘管不盡冬話,靜侯春綠,隔著海,還是可以互相舉杯的! 只等著「 浪頭」 消停, 烽火淡去。

「 挨罵得李安」 記下的是一場與李安同台的邂逅,每一個求見過程都像一幕短劇,「 一浪起來時另一浪理伏」,在一連串的錯過之後,終於得以見到李安,索取簽名,最後終於留下了珍貴的一刻,並呈上一管金門的「一條根」藥膏。 作者用娓娓道來的方式,寫出對李安的仰慕,無奈的歎息中藏著詼諧,細節都藏在的精緻的舖陳之下,全篇在挨罵的過程中享受著說故事的痛快!

稀鬆平常的小事勾勒了大時代, 翻一翻書頁, 像是中醫師般把了脈,開了藥方,有些滿足了鄉情,有些參透了人生,  更有一大部份是在書寫中和親人故舊重逢。

最後一章,是十項温馨提醒,作者認真而用心地把「藥方」交待清楚。我在這十全大補藥中徘徊了好久,捨不得離開,然而「言師采藥去,雲深不知處」 如何去領悟藥性,又是另一番學問了!這一本書值得一讀再讀,它從台灣啓航,驅使我們在各種不同的土壤上, 伸展鬚根, 啓動所有的感官,  攝取生活的養分灌注在寫作的園地中。

 

台灣小事書影

 

 

台灣小事

作者: 吳釣堯

出版: 聯合文學 2022 年8月

 

 

作者魯秋琴

2002-2006 星島陽光地帶,星月集

2008-2013 防癌協會會刊

2001- Now 自由撰稿於世副,家園及周刋

曾經獲得西北筆會文學獎第二名。

2021 年加入女作協以及北美作力為永久會員

2023 年加入南加作協為永久會會

 

 

Leave a Reply

  

  

  

You can use these HTML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

Current month ye@r d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