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無怨 (趙淑敏)

千字文
昭君無怨                                    趙淑敏
 
 

 

流傳民間已久,歷史上有所謂的四大美人,王嬙字昭君者是為其中之一。 

稍懂一點思考,就斷定同時代比他們更美的女子還多著呢,但未在歷史上產生影響,也就沒留下名姓。根據梁啟超對歷史的詮釋,鄰居的大貓生小貓那樣的事即使紀錄下來,也算不得歷史。如昭君這樣的女性,因她們的特質,對那一時空發生了作用,他們的名字事蹟載入歷史,才能叫「歷史上」的美人。 

王嬙沒做間諜,也沒禍國,幸運地不曾被歸入「禍水女子」的一類。但包括她在內,按寫史編戲的人或小說家的想法,這些不幸的紅顏,必然都有著各自的哀怨。昭君像充軍一樣遠嫁塞外,自然也不能例外。所以關於她的戲碼「昭君和番」「昭君出塞」裡都大唱悲歌,「昭君怨」更明明白白正面定調。怨哪!怨命運、怨匈奴、怨毛延壽,也怨君王。

論史,發現除了認定成者為王敗者為寇,家天下觀念的正統主義,更強烈的是大漢文化沙文主義的本位意識,分析所謂胡漢問題,習於只站在漢族的立場看事。寫史與讀史者,多痛責匈奴、胡虜、韃子等等的野蠻、好戰、挑釁、寇邊、搶劫、殺戮,卻不習慣站在他們的立場反面思考。實際上那是他們謀生解決經濟問題的一種手段;在生存、壯大的大題目下,做了什麼惡,他們都不會有罪惡感。

 從經濟上著眼,戰爭是耗費資源最多的項目,龐大的軍費、人命的損失、社會民生的不安,再加戰後疾疫發生的可能,和復員安頓的問題,就是戰勝也還是敗了,至少死去的人命回不來。那有著「武帝」諡號的劉徹,到晚年主張罷輪台之戍,便為此故。所以儘管歷來國人都推崇戰場上的英雄,我以為那具大智大勇,真能弭兵息戰的人才是真英雄。因此不管昭君是因何自請和親的,成為寧胡閼氏就是解萬民之困的功德。即使必須依胡俗二嫁三嫁,續婚新單于,她應該沒有那麼多的幽怨。

 

Leave a Reply

  

  

  

You can use these HTML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

Current month ye@r d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