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姚嘉為會長婉約繾綣的情致

專輯

難忘姚嘉為會長婉約繾綣的情致

張鳳

姚嘉為會長曾傾力擔任15任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會長,與北美華文作家協會總會前副會長及創網主編,熾熱地貢獻令人心折!

嘉為自幼親友公認聰慧過人,敏而好學名列前茅。青少年時,初中畢業保送台中女中高中,再考臺大,外文系畢業,循序她能堅毅計畫至臻至美,任職行政院新聞局編譯,又考上政大新聞研究所,積極再作出國去留的抉擇,後決定放棄研所,進取力十足1977年申請明尼蘇達大學,公費赴美攻讀大眾傳播比較新聞學碩士。她多浪漫軼事,有少男台中單車盯梢,台大校園花前月下,台北同事書信仰慕…,卻獨鍾明大期間,結識的傅衣健,他遠在佛州邁阿密大學海洋物理系讀博,眾里挑一,選擇了擅繪藝術氣質濃厚的傅博士喜結連理,婚後一年她得碩士。1981年因先生任職德州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Exxon Mobil,而遷居休士頓。居住了43年,伉儷曾領一行人遠赴波士頓本城等自駕遊,或南北旅行…窥一斑而知全豹,他倆常同遊各洲。家庭幸福美滿,育有二子,均成家兒孫滿堂。驚悉驟然長別,思念她常說,將來想喬遷矽谷含飴弄孫,連連心傷低迴不已!

嘉為遷德州後改學電腦,獲休士頓大學明湖城分校管理資訊系统碩士。華麗轉身為城中心的上班族,擔任雪佛龍能源跨國公司Chevron資訊系統分析師。

初識穿幹練職場套裝儀態端麗,聲音婉轉脆亮,高高的嘉為,是1995年歲暮,新加坡王潤華院長和符秘書長主導的世界華文作家協會第二屆大會,她是美南寫作協會第三任分會長,與第二任劉毓玲同來,連夥同發起分會的首任石麗東也以觀察員出席。創立美南作協分會的李蔚華總裁,掌美南新聞報業電視傳媒集團。他1991春五四文藝節,同見證創北美作協總會,也與麗東等位在場看我翌晨主持向夏志清教授,借光請來的白先勇教授演講文學軼事亦莊亦諧之實況,周勻之主編報導及相片即刊登在世界周刊。

原本世界華文作協第一屆1992深秋在台北圓山飯店創立大會時,全球代表幅員就廣,包含亞華的港臺、日韓、新馬越印、歐澳紐,中南美非洲,美加北美等洲代表星羅棋布,靈魂人物是當時的符兆祥秘書長,當下的世華作協會長。

符先生即請我多幫忙!嗣後北美作協兩年一會,企求學術研討,經費才容易申請。1994年底在紐約法拉盛喜來登酒店周勻之秘書長統籌召開第二屆,請我知友耶魯孫康宜系主任,夏志清請普大周質平教授,我與夏老各主持一場精彩講座,又與嘉為等歡敘。黃石城會長、符先生、胡有瑞同臨監交新選的馬克任北美會長就職。臨北美作協第三屆學術研討會,負責的美南嘉為會長和符先生再度請託,1996春,嘉為除在德州常開籌備計劃群策群力,期間更常來電話商量探詢,亦用心論及創作方針等,敦請協助邀得我良師益友白先勇和鄭培凱兩位教授遠赴休士頓,分作學術主旨演講。幾年後再介紹杜維明教授給其好友廖秀瑾分會長講座。

鄭培凱談論《中國近代文化與電影藝術的發展》,白先勇講會場放映他《謫仙記》小說改編的16釐米電影《最後的貴族》。嘉為周到請我與劉安諾等位短講,幾乎講完了,忙中的她驚呼請上台…才發現主持者竟請我們立座上講!她另請前輩羅蘭談回憶錄《歲月沉沙》三部曲,與德州張誦聖教授、錢南秀、陳燁等日間講座、同晚間餘興高潮迭起。

會後她與衣健博士伴同導覽名勝,有鄭培凱、馬克任、劉晴、韓拱辰、劉瑪玲與夫婿柯治國,共訪阿拉莫、半溪流水綠千樹落花紅的水岸步道、夜遊聖安東尼奧有江南風采的水上遊船、總統故居等,媒體刊出多姿多彩的報導。乘興而行創寫出記實散文「心靈的河流」,竟榮幸入選世界(紀)華人學者散文大系,彼此均感歡欣滿溢!

2024年跨年致敬電影《愛情萬歲》30周年長哭場景「在大安森林公園一邊哭一邊跨年」的活動轟動,幾千人參與引發CNN報導,當年蔡明亮導演以不足百句的對白、並棄配樂,深刻反映心靈的寂寞精神之空虛。曾在哈佛得識的蔡導,以此片勇奪他第一座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與李康生,和在公園長椅演出痛哭7分鐘成為經典的楊貴媚,均共襄盛舉到公園陪哭。正是1996年嘉為在休士頓召開《文學與電影》大會時,我們好友鄭培凱演講中,極觸動人心之一部份。

1997年6月初夏她曾在美南作協分會長任上,應北京師範大學邀請,首次組團赴大陸交流參訪旅遊,獨來邀請為她助陣,除了他們休士頓周邊美南的文友及家屬,出席者也真僅有我是外來客,並聯繫阮波女士安排在北京與作協諸名家舉行中美作家座談會的文學交流。

前文化部長王蒙說,因為在哈佛、衛斯理認識張鳳,所以特來參加,也有在哈佛杜維明教授主持的文化中國研討會結識的劉夢溪夫人陳祖芬同台講話,這報導文學名家,後寫了非常出色描繪張鳳之文,刊在人民文學2001 年第6期。她夫婿中國文化研究所夢溪所長,還不吝協助帶來精緻的行李小鎖⋯著名的陳建功、諶容、金堅范、韓藹麗、張玲等十餘位,彼時與海外作家交流初啟,文學界前輩新奇問長問短互動頗熱鬧。

玩到西安,時值老友陳忠實正巧公差在外,後接其任的作協總副主席賈平凹,親自接待我及中介的西安聯大王仲生教授,並請問是否要立刻安排我們一團互動座談,連夜詢問嘉為,但她覺得訪遊古蹟就很緊湊,不必再座談,也就轉達婉謝。一路隨團遊經成都、及我母系出生故鄉重慶、三峽、武漢、黃山、直至上海飛返,遊蹤意義深重,見到長江大壩蓄水全淹的秭歸、巫峡、丰都等,與嘉為、和同屋的劉毓玲、謝霖、秦鴻鈞、徐松玉、陳綺紅及後來再認識錢莉、呂芳菲及曾來哈佛商學院短期進修的美南報業李蔚華李董皆結為長久的好友。-李蔚華朱勤勤伉儷近代表市長、格林議員參加她追思會,並將曾在國會山莊飄揚過的美國國旗,致贈給傅教授覆其靈櫬,表揚嘉為對華裔世界及社區之卓越貢獻。

深刻記得她與插圖作畫的另一半傅衣健博士,還有兩位公子冠實、冠平同遊山水時的歡顏。過去常現身在她世界日報家園專欄《盡心集》《華人安身立命系列》,和她在聯副、世副、華副刊出的文字,而那次終於得識讀到的人物,在華清池、都江堰、杜甫草堂、黃山等同遊名勝觀止。父子常與她打成一片,參與她的半生行旅,擁有美好時光。

我首訪內地是1993年,托福藤校前輩喜得拜謁著名的冰心、曹禺、蕭乾、文潔若等,與作協的金堅範、雷達、范寶慈、國際知名的馮驥才、天津作協蔣子龍和在京社科院,都有演講座談或文采閣歡宴的機會,還奉母遊歷交流兩重不誤,再訪已非新經驗,仍應嘉為之見重而自購機票,欣然互為增明交相輝映。

為禮尚往来,1997秋即以紐英倫國建會-中華專業人員協會人文組召集人身分,會議負擔機票邀請嘉為飛來,與著名的張系國、鄭培凱、汪悅進同台在哈佛近城之大會演講。翌日送行前,並請李歐梵,孔祥重院士太太等哈佛師友,還加潘郁琦、韓拱辰餐宴歡敘為其增益。而後她亦任美南國建會藝文組召集請了不少名家,並主持廣播訪談、還創辦南軒集雙年刊。期間也曾在台、加參與世華或女作家大會再聚,每見她目光熠熠笑容明媚。

更讀到她真切披露雙親兵荒馬亂來台避亂的往事,揭示了父親征戰陳蹟,姚滌民先生原是帶軍一馬當先身歷槍林彈雨的軍官,官至第八軍副參謀長,曾隨李彌將軍參與中國遠征軍救援英軍,後攀越五萬多人葬身猛獸蟲蛇的野人山撤返,順應自如能提起刺刀上戰場,拿起菜刀下廚房,金戈鐵馬退休後,似悠然見南山勤讀世界文史哲,年節總烹煮家鄉菜與有萬把鋼刀刺心的浴血袍澤歡敘,故人懷鄉儀式的深誼激蕩撼人!

獨闢蹊徑她寫閱讀母親系列的「日記乾坤」「衣魂」等篇探源,意外在母親梁雪帆身後發現幾十年的日記,再懷著詩意想像,親自走一次母親的步履,尋根貴州東北與沈從文湘西鳳凰故鄉接壤的松桃縣,是母親漢苗雜處的苗窩窩。刻畫外表無怨無悔,嫻靜永遠穿著旗袍的母親,曾是心比天高的橘子園主幺女,天生捲髮的前衛新女性「洋妹妹」。

曾為嘉為作序,其母的同鄉中副孫如陵主編,形容其母他婚禮的伴娘「天使面貌魔鬼身材…看戲到興會淋漓時衝口而出:我就是關不住的春光」,師範畢業在小學教書的「梁美人」曾參加學校劇團,千方百計藉口治眼疾離家,不顧一切醉心謀求圓夢,輾轉到南京上國立戲劇專科學校,與苗族出身將軍省長之女髮小同學,志趣相投。母親後因烽火與愛情成家,不免悵惘,偶為綠地風光雀躍,其日記寫:「像個野女孩,把孩子往草坪上一扔,忘我地在草地上奔跑跳躍。」母親等她入小學,考上機關圖書館員,成為穿旗袍騎車奔波的職業婦女,不再是充滿夢幻的小婦人,追懷其母的生活旋律,後老年失憶驚懼回家路昏亂、再遭折翼的肝腸寸斷,悲愴!

其母淡出4年記性如江河日下,謝世於同遊大陸的前一年,我尚不能預料將會在美親自照顧失智的先慈13年,泣淚侍母親歷經夏志清教授所鼓勵的三洗一刷多年:洗澡洗頭洗臉刷牙…先慈僅漸餘一歲殘存的記憶,本能的愛時空交疊,歡慶90歲後全然歸零。當聽嘉為說也曾跨洋美台,受過近似的遭遇,淒然自嘲起碼悲傷不那麼寂寞了。

2005初夏接受陳瑞琳和郭又萍(講評人卓以定醫生)之安排我去休士頓演講,她正遠遊。2012年初再受錢莉、廖瑞祥邀請,於美南大專院校聯合校友會的風雅集講座「張愛玲的哈佛際遇与才情」被文評名家陳瑞琳報導「黑壓壓的觀眾聽得如痴如醉」,聚光燈打照著我在高臺之上演講﹐難得她竟在臺下黯暗密集近四百位的觀眾中靜聽﹐會後熱心地又以筆勢俊逸的字又簽贈新作,並有作協分會會長劉昌漢、王秀義伉儷、石麗東、謝霖、吕芳菲等舊雨新知蒞臨聽講送禮,還有不少越州而來,連停車位都不易尋到!

趙俊邁上任北美作協總會會長,邀她擔任副會長之一,我亦被邀請擔任秘書長。很快嘉為夫妻攜手創設北美作協官方網站。起初她負責編務兩月一次, 常熬夜到天明。後來有李秀臻、林玲、傅士玲加入分擔,衣健博士也助張貼。創設完善,分各文類和文壇動態,廣傳世界文學圈引起注目!

2013年底,中國現代小說史文評泰斗夏志清教授仙去,與夏老親近常受他鼓勵「穩坐哈佛鑽研來訪高士思想」的我,立刻倡議學界作家都應重情重義,也該編如前紀弦的紀念專輯,她當即請我、與趙淑俠姊向學界文壇徵集網站文稿,年後還由她主編出版 《亦俠亦狂一書生》。2016年嘉為交棒北美網站主編,我持續建議應編專輯,繼任蓬丹邀請我繼志述事邀稿、相片、審稿如:紀剛、喻麗清、余光中、洛夫、黎錦揚、蕭逸、於梨華、楊牧等位紀念專輯皆由我主邀編輯而成。

嘉為不斷以充沛的活力寫作散文,其文章皆風致清朗,多次獲梁實秋文學獎散文獎、譯文首獎與譯詩獎,北美華文作家協會散文首奬,中央日報海外散文獎,僑聯總會華文著述獎散文首奬。出版著作有《時光長巷》《湖畔秋深了》《深情不留白》《放風箏的手》《教養兒女的藝術》《愛冒險的酷文豪》《會走動的百科全書》《震撼舞台的人》,主編《亦俠亦狂一書生–夏志清先生紀念文集》《曖曖內含光–喻麗清紀念文集》《縱橫北美–從花果飄零到落地生根》《我在我城–第二故鄉寫作》翻譯《探索內心的世界》等。

追溯2006年,她因張曉風教授,邀請參加在台北實踐大學舉辦的世界華語文研討會,為提交論文,搜尋瞭解北美華人的歷史,各時期代表作家,完成兩萬字:從歷史流變看美華文學的論文,引起進一步探索歷史時空與與創作關係的興趣。行事為人常竭盡所能精益求精的嘉為,並見在台出版有北美作家訪談文集,她即果斷奔波於途訪問北美先進作家黎錦揚等25位,正如泰戈爾之詩「離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遠」,極致辛勞、歷經多年磨礪,鐵杵成針,2011年終於寫成《在寫作中還鄉—北美的天空下》允晨出版和《越界後,眾聲喧嘩—北美文學新視界》2014爾雅出版。問答寫作皆不同凡響,極具文學史使命意義!呈現華美作品多元交響的音貌。

2008夏,嘉為由電腦公司提早榮退,隨夫君外放喬遷馬來西亞吉隆坡,二度辭根下南洋,難免再感糾結失鄉,她毫不固步自封猶豫,參與國家博物館義工團體,認識馬國多元民族文化。馬不停蹄到東馬砂勞越熱帶雨林,觀賞自然生態,考察原始部落,以外來北美華人的視野,寓目馬來的多樣貌民族文化與風情。筆落英國殖民時期引入的華人之開發。追溯秦漢海上絲路必經之地馬來,早開海路,明朝鄭和下西洋,帶去首批在麻六甲定居的華人,參與馬來建國,繁衍成第二大族群,探看文化定位。

近代馬華社會和其他族群在文化,宗教,教育上主動或被動的隔離,政策不公平。嘉為擅長由生活中提煉出美善的精華,三年中走訪華人移民的聚落城市重尋源頭,對傳承中華文化,華文文學的璀璨花朵,有親聞眼見的感動,彷彿另類身份認同,描繪出多重文化衝擊。

衣健教授由石油能源工業界榮退後,年年春季回台大講學,他倆在近處溫州街賃屋短租,成美台候鳥族,嘉為則勤學旁聽、孜孜參與筆會,或世界女記者與作家協會會員等活動。

驚喜嘉為光臨我台北出版《哈佛問學30年》2018年的新書發表會,全程見曾任臺灣文學館館長中央大學文學院院長李瑞騰、中研院歐美研究所所長開卷好書和讀書人最佳書獎得主單德興、交大人社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張維安、師大歷史系名譽教授系主任林麗月等教授嘉賓,重量級名家誠摯點評,並有杜維明、王德威教授作序,北大何芳川副校長、王一川院長、南大劉俊教授、復旦徐志嘯教授等位,紛紛對作品高度的評價,感謝她也溢美連聲激勵:難得的名著!

當她正將接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會長,邀請我出選接班,經過考慮,並未同2012年婉謝麗東邀請接班於武漢大會之推舉,轉而肯首並肩與嘉為參與下任會長的服務。2018雙年會國家圖書館頭日與台師大及東華合辦《全球華文作家論壇》大會,海外女作家與學者及出版總編研討文學,她再帶領會後旅遊走訪三大名校台大、師大和東華,與學界交流,實現她的夢想,此等文學相見歡的盛事,榮獲各界交相稱譽。

每次嘉為辦會,總鼎力襄助大小事須臾不離的傅教授,更借妥晚間會員大會的地點,在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203室,於頂尖的校園中,近百會員開會兩小時選出16屆我等,新舊正副會長交接。從此就在嘉為伉儷的導引下,接收會務、文選編輯、探勘實體會議地點,豈料來年疫情惡夢說來就來,於梨華會長染疫仙逝集稿編輯紀念,並請示歷屆會長無奈避疫,為不誤會務我從眾常召開無遠弗屆的雲端大會,每每推崇請她領銜開場白致詞…無不商議力請扶持,如修訂章程By Law…小至賀電,均受柔和的她允准並總是鼓舞:張鳳最周到了!

常遇複雜的會務,大多事先未得知,再遇新冠初期無疫苗全然改觀,對於生命中有老少重負的我,一路憂患執行歲月長達三年,無異加雪上加霜,也效她殫精竭慮的燃燒奉獻,常過慮至失眠,感激承蒙伉儷合理指引,調配各面分工,讓我蕭規曹隨,力達健全無私的會務,寬厚善待圓融的用心。

恭賀她2022年遠景出版新作《時光長巷》得獎!她說義務工作太忙累,以致忽略了結集。幾十篇文章跨越漫長,有初來留美的文化震撼,安身立命的轉折,工作公司的職場風雲,辦公室政治眾生相,令她文思泉湧,寫出「上班族的故事」系列,海外半生的體驗如客居馬來、斗轉星移成越洋候鳥迴旋歸鄉,再有生命糾葛的敘事,鮮明的時間感,與兩代離散和記憶牽扯萬端,選材開闊,烟雨韶華貫串時空,長巷底處尚有期盼,生命意義就在她步步有洞察的掌握!

2024年初春,她應邀爾灣讀書會雲會演講,雖說著有恙抱病上場,但看螢幕不顯病容,我立寄雲會相片加上醫師調配藥方給她,遺憾忙中未接獲她的道謝來電。

嘉為常有衣健教授如影隨形全力輔佐,「每遇廢寢忘食趕稿荒疏家事,不但從無怨言,還在繁重的工作外,作畫繪圖使得作品更具意義。」近說莫名跌跤,總是想她以前也曾就醫檢查,只要有愛在,沒有什麼不能克服。唉!

深憶疫情前春五月,她生平第一次去巴黎,隨身攜帶海明威的巴黎回憶《流動的饗宴》,豪情逸致踏尋並暢遊,意態悠閒,有了另一番品味,似乎早就獲得了生命本該有的安然,她正適合那樣如歌行板似的生活,婉約繾綣永是嘉為銘刻在我心上悠長的情致!

 

32

         姚嘉為 舉辦大陸旅行團 邀我助陣順道文學交流1997

33

                    姚嘉為與諸位參與1995年新加玻華文大會

34

bbbbbbbbbbbbbbbbb姚嘉為 張鳳 張系國 鄭培凱 哈佛近城演講1997

 

35

            韓拱辰 張鳳 姚嘉為 馬克任太太劉晴 劉瑪玲德州聖城1996

 

 

寫於哈佛)原刊台北《傳記文學》2025年5月號

 

 

 

 

Leave a Reply

  

  

  

You can use these HTML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

Current month ye@r d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