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 居住加拿大溫哥華的「詩魔」洛夫最近寫了一系列〈唐詩解構〉, 這是他的一項創作實驗,挑選最喜愛的唐詩,盡可能保留原作的意境,但徹底解構它原有的格律形式,重新賦予現代的意象與語言節奏。本期特選三首, 以饗讀者)
(一) 楓橋夜泊 (張繼)
原作: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解構新作:
到岸了,
船緩緩駛入午夜的鐘聲
灰瓦的落月
灰瓦的楓橋
灰瓦的半睡半醒的漁火
灰瓦的愁
鐘聲
似乎是從唐肅宗那年傳來
啊,滿江的霜,在寒鴉
晦澀不明的啼聲中
船靠了碼頭
韓山寺的小和尚推開廟門
對著半夜來客
哈啾哈啾
(二) 錦瑟 (李商隱)
原作:
錦瑟無端五十絃,一絃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解構新作:
重要的是你那毫無雜質的
癡
琴也好絃也罷
你的曲子總叫人想起三月的桃花
五月石榴內部的火燄
教人無悔地把前生賣給你
又無怨地把今世贖回來
五十絃, 豈僅僅代表
五十年華,五十又如何?
莊生迷亂中變成了蝴蝶
月亮從大海中撈上一滴淚
是淚,還是寒玉的前身?
在藍田中埋了千年
就等那
惘然的追憶
如煙升起
(三) 下江陵 (李白)
原作: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按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解構新作:
由白帝城傾瀉而下
他的輕舟
正從千載讀者的心中
揚帆遠去
一夜便到了江陵
船行之速
嚇得兩岸的猴群驚叫不已
他因獲赦不去夜郎而豪興大發
我因服多了暈船藥
而昏昏欲睡
(轉載自香港文學 2012年 7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