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代海派作家筆下的新都市文化 (溫安蕾)

文學評論
三十年代海派作家筆下的新都市文化               溫安蕾
 

為了解三十年代海派作家筆下的新都市文化, 讀了許多文章,包括<梅雨之夕>、<致戴望舒>、<都市風景線>、<夜總會裡的五個人>、<風景>、<流>、<兩個時間的不感症者>、<現代文學雜誌>創刊號、<現代的誘惑:書寫半殖民地中國的現代主義>(The Lure of the Modern: Writing Modernism in Semicolonial China, 1917-1937 )以及<大都會與精神生活>(The Metropolis and Mental life)、<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1930-1945> (Leo Lee: Shanghai Modern: The Flowering of New Urban Culture in China)。

讀了這麼多當代精華之作,心得實非三言兩語可以道盡。綜合心得,我認為最有看頭的是李歐梵教授的 <上海摩登: 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1930-1945> (毛尖譯),其次是 <大都會與精神生活> 及<梅雨之夕>。

從李歐梵的<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可以追溯1930-1945十里洋場,風華絕代的舊上海繁華景象, 當時「新感覺主義」的 現代作家及其作品的介紹,從而由他們的作品中反映當時步入現代化資本主義社會的生活,大部份作家侷促居住的 “亭子間” 的介紹,可得知在大都會上海生活大不易,(“亭子間”事實上成了上海文學生活的附屬物,以至於後來成了作家的形容詞,“亭子間文人”和“來自亭子間的作家”。他們的住所不僅集中說明了上海作家的社會經濟狀況,而且也表明了他們的生活方式。…在左翼作家中,“亭子間”又是“象牙塔”,他們這些藝術上的波西米亞人,仍然可以把赤貧的生存化為浪漫的想像。但外在的社會政治現實也迫使他們走出自我營造的“象牙塔”..)

在 <致戴望舒> 信中, 施蟄存亦曾提到, “上海這個地方,在現在及將來都不易存身”, 並建議戴去北平教書。我聯想到最近一部電視影集「蜗居」,是影射當今中國都會男女的現實之作。在 <現代的誘惑:書寫半殖民地中國的現代主義> 中提到, “五四時期的西方主義與日本主義;京派作家的的文化折衷主義;海派的都市主義…”,有同時期與「海派作家」相對的「京派」(代表為沈從文等)其風格淳樸與海派迥異,是作研究及比較的好題材。

格奧爾格·齊美爾(Georg Simmel,1858-1918)的 <大都會與精神生活> 寫於一世紀前的1903年,有如此精僻的見地,令人折服,全文絲絲入扣,無半句廢話。“我們面對在短暫的接觸中瞬息即逝的大城市生活特點所擁有的懷疑權利,迫使我們矜持起來,於是,我們跟多年的老鄰居往往也互不相見,互不認識,往往教小城市裡的人以為我們冷漠,毫無感情。” 這是其中的精采片段。

 

Leave a Reply

  

  

  

You can use these HTML tag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

Current month ye@r d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