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報導
|
||
叢甦於9月30日上午在佛光山紐約州的森林道場「鹿野苑」為北美華文作家協會2012代表大會作專題講座「海外華文文學的昨天今天明天」,分析海外華文文學從六十年代「留學生文學」到八十年代「新移民文學」、歐華文學,和以英文寫作的華裔作家作品等的概括發展。 趙淑俠介紹叢甦是個自信心十足、戰鬥力強烈的作者,她的散文理直氣壯,充滿人權關懷的理念。叢甦所參與的國際筆會大抵上是個白人組織,但叢甦在其中依然慷慨激昂,用英文為華人發聲,趙淑俠誇之為女中豪傑。 叢甦分享從小學五年級作文比賽得了第一名後,便對創作產生興趣。大學時投稿「現代文學」,開始真正的寫作之路。參加有「文學聯合國」之稱的國際筆會後,對文學創作有更寬廣的視野。當天她以歷史回顧、歐華文學、80年代分水嶺、另類族群等幾個項目來探討海外華人寫作的歷史和文化。 她分析所謂「海外華文寫作」就是一個遠離母國,身處異域,但依然以母語華文從事文字與文化工作的群體。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留學生文學」開創了海外華文寫作的先河。留學生的範圍可寬可窄,唐朝到印度取經弘揚佛法的玄奘可算是中國最早的留學生,清朝到美國學習洋務的容閎也是留學生。五四運動後留學英法的青年學子多為自己的理想追求,到了動盪不安的二十世紀,許多人因政治因素、社會壓力,或世俗觀感而飄零海外。若是將「留學生文學」界定在「留學西方的學人學者的文學作品」,在定義與內涵上便有著不可避免的局限和排他性,她希望能以更宏觀的角度來討論這個主題。 叢甦說歷史學家稱19世紀為「意識形態的年代」(age of ideology),20世紀是「流放的年代」(age of exiles)。兩次大戰、無數區域性衝突,以及血腥的意識形態如納粹主義、日本軍國主義、共產主義,使許多人家破人亡,流離失所。20世紀最偉大的作家中有不少就因逃避暴政而流落異國,如得諾貝爾獎的Thomas Mann、Isaac Singer、Czeslaw Milosz、Joseph Brodsky等。James Joyce、D. H. Lawrence、Samuel Beckett等則因社會或宗教壓力而自我放逐,在異鄉繼續以本國文字創作,作品的共同特色是「疏離感」與「孤寂感」。 在中國近代史上,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是個分水嶺。當時海峽兩岸局勢險惡,島內政局風雨飄搖,經濟環境艱難不振,出國留學成為年輕人的寶貴出路。六十年代留美的白先勇、陳若曦、劉大任等十數名作家中,曾共同為白先勇發行的「現代文學」雜誌撰稿,其中大多數在童年時隨家至台,幼小的心靈早已感受了流放之苦,留學異域可說是二度流放,作品中充滿了疏離失落的情懷。 叢甦剖析這批60年代的青年留學生作家在異國面對了語言、社會文化、題材、懷舊思鄉的問題。由於不能熟練掌握英文寫作和新土地的社會、文化習俗內涵,他們在海外繼續用中文寫作,題材和人物皆以華裔為主,也因海峽對峙的政治局勢,出現了滿懷憂國傷懷的作品。叢甦指出成功的作家可以超越外在環境的局限,這些「留學生文學」中不乏有描繪真實人性的傑出作品。 比起美華文學,歐華文學向來較被忽視。叢甦指出三十年代的文學作品堪稱中國近代文學史上最輝煌的成就,而當時作家群體中的佼佼者其實都是留歐的,如老舍、巴金、徐志摩、凌淑華、蘇雪林、許地生、李金髮等。他們的創作技巧和內涵受到浪漫主義、人文主義、寫實主義的影響,再融會當時中國政治現實對傳統文化的衝擊,出現許多傳世佳作,影響後代作家深遠。到了四十年代,留學生多轉往美國,歐華文學產生斷層。她推崇趙淑俠半世紀以來對歐華文壇的苦心經營和致力承傳。她與文友於1991年成立「歐華作家協會」,舉辦會員會議、藝文活動、出版會員文集及有文獻價值的《歐華作協文庫》,團隊中不乏臥虎藏龍文采不凡的高手,在歐洲那片天空下以華文辛勤筆耕,很是可貴。 由於冷戰結束,經濟起飛、海峽兩岸關係改善等因素,八十年代後從台灣和大陸來美的作家的生活經驗和創作焦點有異於之前「留學生文學」的作家,作品中不再是「孤臣孽子」的焦灼悲愴,而是在新土地所遇到的語言障礙、環境適應、文化震撼、思鄉情懷等。就意識形態而論,他們屬於「新移民文學」群體。有些作家成功運用他們的原鄉經驗使作品內涵豐富不凡,如知名度頗高的哈金和嚴歌苓。 叢甦將以英文寫作的華裔作家也列為討論項目,表示並非刻意違反「海外華文寫作」的主題,而是要強調「不以中文寫作」並不等於「切割中華文化傳統臍帶」。她舉四十年代的林語堂和六十年代的黎錦揚為例,雖然讀者對象是西方人,但兩者的作品都是以中國人、中國事、中國文化、中國傳統為主題。即使在美國土生土長的華裔作家,成名作品也都圍繞中美文化和價值觀的衝擊上,如譚恩美的《喜福會》(Joy Luck Club)描繪華裔母女在文化上的代溝;湯婷婷的《女戰士》(The Woman Warrior)以花木蘭的故事隱喻女人追尋自我定位的掙扎,連不願被稱為「美籍華裔作家」的黃哲倫的暢銷舞台劇「中式英文」(Chinglish), 以中英文語言誤解所導致的笑料為主題,終究離不開華人背景的根結。 叢甦最後結論說明無論來自台灣或大陸,或生長在美國以英文寫作的華裔作家,書寫中國人、中國事、中國傳統故事、傳奇、文化背景是很普遍的現象,撰寫自己熟悉的人事物也是理所當然的。至於海外華人作家是否應繼續以中文創作,叢甦認為一個作家應該用他最便利並熟練的文字創作。她表示中國語言是個變化多端、蘊含微妙、歷久彌新的文字,鼓勵在座作者用「如此偉大的語言」來激勵、啟發、陪伴海外遊子。 延伸閱讀: 叢甦演講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