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就在眼前,卻不得不放棄,這對胡適來說何嘗不是一種苦澀?這種苦澀他一生都不曾忘懷。他後來不顧悍妻江冬秀的極力反對,為再婚的徐志摩做公證人,支持沈從文和張兆和的婚姻,就是出自他內心對自由和真愛的呼喚。中國學者能從名利的世俗世界中跳出,尋到屬於自己的世界,真是非常不易。胡適從精神上做到了,但是他的雙腳卻始終無法邁開。潑悍的江冬秀素有『母老虎』之稱,溫和的胡適絲毫不敢反抗,只好至自嘲是『PTT(怕太太)協會』會長。曹誠英事件之後,無論天涯海角,江冬秀如影隨形的跟在胡適身旁,讓他不再有出軌的機會。胡適的好友徐志摩、唐德剛等人都為之惋惜不已。唐德剛還曾戲言道:『胡適大名重宇宙,小腳太太亦隨之』,使得世人啼笑皆非。江冬秀當然有她的優點。她為胡適生了兩子一女—胡祖望、胡思杜、胡素菲,對胡適的事業頗有貢獻。他們都是安徽徽州人,徽州人對美食一向講究。她做得一手好菜,為人熱情傳統,即使身在異鄉,每適元宵、端午、中秋佳節,都要做幾道家鄉菜請親友來家裡歡敘,使胡適很是窩心。江冬秀尤其擅長製作徽州名菜『一品鍋』。胡適擔任北大校長和任駐美大使時,她常以此款待親友及各國政要,使這道菜被正式命名為『胡適一品鍋』。胡適的好友學者石原皋30歲生日時,江冬秀主動邀宴,親手烹製的壽筵中就有豐美的一品鍋。石原皋非常感動,後來成為中國大陸研究胡適的第一人。
胡適一品鍋內有蛋餃
『胡適一品鍋』是胡適的家鄉菜,為績溪上庄鎮人所創,是徽菜的代表之一。相傳乾隆微服南巡時,一日天色已晚,便在徽州農家借宿。純樸的村婦熱情接待,將菜肴按先素後葷的順序,逐層鋪在一口雙耳鐵鍋内燒熟端上。乾隆饑腸轆轆,吃得津津有味,賜名『一品鍋』,兼有『此美味佳肴,值得一品』和『與萬歲爺同享此佳肴者,堪為一品』的含義,從此『一品鍋』成為績溪徽菜中的宴客佳肴。
『胡適一品鍋』是一種上等火鍋,主料為精製的績溪魚丸子,肉丸子、肉蛋捲、績溪乾筍等,再經過精心的熬煮陳列,味道極為鮮美。胡適的好友梁實秋先生曾撰文回憶道:『一只大鐵鍋,口俓差不多有二尺,熱騰騰的端上了桌,裡面還滾沸,一層雞,一層鴨,一層肉,一層油豆腐,點綴著一些蛋皮餃。底下是蘿蔔、青菜,味道好極。』
徽菜為中國八大菜系之一,擅長燒、燉,講究火功,並習以火腿佐味,冰糖提鮮。不少菜餚都是用炭火單燉,原鍋上桌,原汁原味,清爽鮮美,並常採用荷葉、竹葉、松枝佐味,獨具山區清香。徽菜還講究『醫食同源』,美味與養生並重,常以全雞、全鴨、全鱉煮汁熬湯,紅棗枸杞子燉烏雞、清燉甲魚。野菇、野筍、黑木耳、野兔等也是重要食材,纖維質豐富,有益健康。
江冬秀還擅長做胡適最愛吃的臘八粥。績溪人熬臘八粥特別講究,一般在臘八前就先將材料準備好,以精白大米為主,另摻以玉米、豆子、山芋、芋艿、瓜干、菜乾、乾角豆等數十種乾鮮蔬果,同煮而成,有的雅稱百菜粥、百味粥、百寶粥。煮成後先供祭祖先,然後閤家食用。有一次胡適吃得興高采烈,還講了一個怕老婆的笑話。他說:『太太年輕時是活菩薩,怎好不怕!中年時是九子魔母,怎能不怕;老了是母夜叉,怎敢不怕!』說完還哈哈大笑。他當時絕不會想到:這些玩笑日後居然一一應驗。
除了胡適這位知名學者的推廣外,徽商對徽菜的普及也頗有貢獻。俗諺云:『無徽不成鎮』,徽商在清朝末年,與晉商、甬商(寧波)、揚州鹽商,並稱為中國的『四商』,名氣最大的就是長袖善舞的胡雪巖。徽菜也隨著他們的腳步,名揚四海,尤其是上海。他們將徽州豆腐乾、湯包、紅燒划水、醃篤鮮、紅燒獅子頭、糯米餃等徽州美食,一一的傳進上海,進而傳遍全中國。
上海本幫菜中的紅燒划水,原是胡適的故鄉—績溪—的名菜。績溪溪流湍急,魚兒都須力爭上游,鰭尾因此長得強壯有力,用來做紅燒划水、清炖划水,滋味最佳。滑嫩的干絲,原是安徽的豆腐乾。鮮美多汁的湯包,費手工的紅燒獅子頭、糯米餃,原是徽州人清早所享用的茶點。以火腿、竹筍、豬蹄膀清燉而成的醃篤鮮,原是徽州館子的拿手菜。
民國15年(1926年)前後,上海市的餐館,基本上是揚州、徽州館子的天下。揚州鹽商多出身於安徽,而徽商又掌握了上海市的造船業、典當業,徽菜也隨之而流行於滬上。上海徽菜館的排場通常豪華壯觀:一式紅木的傢俱,菜肴用大盤大碗盛奉,浮著一層厚厚的油脂。徽州菜也因受到上海人的激賞,溶入了上海本幫菜中。
上海徽菜館中最有名的莫過於『大富貴酒樓』,原名『徽州丹鳳樓』,創於清朝末年,現仍供應徽乾、胡適一品鍋、績溪胡適..等正宗徽菜。我們那天特地聞香而至,一一點來品嘗。他們的一品鍋是用羊骨頭熬的,有羊肉的鮮味,湯裡浮著豬肉丸子、蛋餃、青江菜、番茄片,紅、綠、黃相映,頗為美觀,可說是一種創新。正宗的徽州豆腐乾果然滑嫩有咬勁,澆點香麻油、蔥油酥,就美不可言。
最好吃的是那道績溪紅燒肉,酥潤入味,鹹淡適中,不油不膩,也是胡適愛吃的菜。績溪紅燒肉食材是績溪黑豬肉、茶樹菇,和十幾種中草藥,是當地傳統宴席中的大菜,也是徽菜的代表作之一。績溪紅燒肉無論是在外觀和口味上,都與杭州的東坡肉有很大的差别:刀功不太講究,一般只要切成三公分大小的方塊即可,食材也不一定用五花肉。醬汁濃稠,顏色黑亮。看似肥膩,其實不然。肉香中透着誘人的菇香,下一筷子就讓人欲罷不能,怪不得被胡適形容為“香而不俗,肥而不腻”。
據說北京也有好幾家正宗徽菜館子,善製績溪紅燒肉,物美價廉,火爆京師,最轟動的是”勞模紅燒肉”,創始人為績溪人馬勞模。他在績溪創立久負盛名的『勞模公司』,集餐飲、住宿、旅遊、休閑為一體,對徽菜的普及極有貢獻。
台灣卻不流行徽菜,也不聞”胡適一品鍋”或績溪紅燒肉的大名,令人為胡適叫屈。在清末民初,位於皖南的績溪縣多富厚人家,講究美食,成為徽菜的中心,但目前績溪的美食地位,卻已被安徽省會合肥所取代了。據說2008年時合肥的廚師曾來台北表演『大明洪武宴』,展出洪武豆腐、趙匡胤大救駕、黃山獻狸、李鴻章雜燴、胡開文墨糕、華陀長壽糕、菊花糕、劉伶酒俑肉..為名菜,希望帶動台灣的徽菜風氣,是個令人欣慰的開始。希望不久的將來,在台灣也能吃到正宗的胡適一品鍋,才不枉費胡適對台灣的一番貢獻。
名人小傳:
胡適(1891-1962),享年62歲,安徽績溪上庄村人。1910年赴美留學,師從著名實用主義哲學大師杜威。1917年,胡適回到北京,任北京大學教授,首倡“新文化運動”而一夜成名,很快就成為中國文學的領袖人物和新文化運動的核心。
胡適學識淵博,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均有不小的建樹,傳奇般的獲得過35個博士學位;他早年得志,一生顯赫,人生相當的順達。他是中國自由主義的首倡者,是五四運動的旗手,倡導獨立的精神,成為影響廣泛的思想家。
胡適的婚姻卻非常傳統。他在母親的授意下與江冬秀結婚,缺乏愛情的基礎。據說有一次他生病了,不識幾個大字的江冬秀還寫信問候他。他為此寫了一首詩:『病中得他書,不滿八行紙;全無要緊話,頗使我歡喜』,這首詩幾乎代表了他終生對江冬秀的感情,只是“歡喜”而已。胡適在62歲時因心臟病過世,江冬秀無疾而終的活到82歲,倆人合葬於台北市南港區的中央公園。
他跟江冬秀生了三個孩子,目前皆已過世。女兒胡素斐,早夭。次子胡思杜(1921-1957),早年留在中國大陸,1954年被迫與胡適斷絕父子關係,仍被鬥爭,後於1957年反右運動中自殺身亡,只活了36歲。
長子胡祖望(1919-2005)有成就,也最長壽,享年86歲。他長期旅居美國,早年就讀於西南聯大,後入美國康乃爾大學主修機械工程。畢業後服務於美國汽車工業界,後擔任中國航空公司的工程師、臺灣駐美國機構的經濟參事等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