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壇消息
|
||
1月5日下午,冬日驕陽高照,乾冷低溫,卻沒有影響文友們關心文學的熱情。「華府作協」的「莫言與大陸文學」講座擠進了近五十位文友。近年足跡遍佈港台中美的張郎郎,在這場迴響熱烈的講座上,以「莫言現象」為註腳,為大家剖析了大陸文學「網絡書寫」的趨勢;嚴肅的主題,透過他詼諧的譬喻,變得淺顯易懂,也不斷引來台上台下會心一笑的和樂畫面。
張郎郎首先提到,大陸文學創作有兩大趨勢,一個是「電子閱讀取代紙本」的趨勢,另一個是,「將來我們對文學的理解,和現在不一樣」。莫言得獎雖在中國掀起了一陣閱讀狂潮,但他認為,莫言的這個現象,正是現在中國的文學現象,因為「莫言屬於60年代的作家,在80年代發起來,在中國是已經發起來的作家、是傳統作家,甚至是古典作家──將要被淘汰的作家」,張郎郎直言,道出了目前大陸文學正站在世代更迭的分水嶺上:網路創作即將席捲創作與出版市場,可能取代成本高、利潤低、普及率減少的紙本書。「從這個意義上來看,莫言至今仍堅持紙本創作,從幹活兒的角度,他完全是個好的手藝人。」雖然,張郎郎也表示,大陸目前雖以純文學來看待莫言的作品,但實際上,莫言的東西是「說書人」的文本,嚴格來說不那麼傳統文學,也不那麼純文學,「只是,相對於網路文學,莫言的東西顯得比較傳統文學、純文學。」 針對目前大陸文學,張郎郎有一番透徹觀察。他表示,中國一切文學藝術,「都跟產業掛勾」,「大陸現在唯一衡量誰的作品好,就是看誰賣得多。」張郎郎說,過去,純文學作家不考慮書能賣多少錢,即使只有小眾讀者,也要憑著自己的希望創作,不像現在,評論家選出的獎項,甚至都以「賣座」作為衡量。他舉例,2012年評選的幾個大獎,標準都是「百萬富豪」,看誰的作品能賣超過百萬元,「文學產業都跟收入有關係」。 據張郎郎的看法,網路文學是成就百萬文豪的功臣。他說,2012年選出的網路作家榜首唐家三少,年收入三千多萬人民幣,「沒聽說過,是個傳統網民」,在某種意義上,網路作家是賺錢最多的,也是政府推動所謂文創產業的一個主力,如果受歡迎的話,一天生產兩萬字,這麼高的創作量,恐怕不是一個人能獨力完成的,因此,未來的網路創作趨勢,會趨向於集體創作,「有出主意的,有負責碼字的」,張郎郎說,繪畫界也有類似的趨勢,否則無法支撐市場的龐大需求,「如果你能在一個文學框架上,把收集到的塞進去,累計出千萬粉絲,那麼網路公司就能賣出大量廣告,而作者才有可能賺上千萬稿費。」簡單說,紙本書的營收全來自於書款,作家與出版社利潤非常有限,反觀網路創作,收益來自大量廣告,兩者完全不一樣的銷售概念,使得「寫作」成為另一個新興產業。 「這跟文學有關係嗎?有關係,這表示,我們對文學的理解,會和以前不一樣。那麼,全世界都這樣嗎?不是,美國、歐洲這些地區,紙本文學還在賣,也賣得不錯。但將來,網路文學是否會成為主流?我們不知道,不過定會成為幾足鼎力其中之一。」 針對另一個受到大陸市場歡迎的創作主流「青春文學」,張郎郎提到,這類作家都是80、90後年輕一代,寫愛情、性,甚至「當天才發生的事情就寫出來,變成文學」。「這個青春文學也賣得很好。譬如,韓寒就是最有名的。……有人說,在現代文學藝術,不排斥團隊(創作),因為將思想組織起來,知道在哪兒,加起來,也是腦力勞動的後果。那麼,文學在哪兒?」張郎郎提到他與大陸作家阿城在北京談到這個問題,「他說,最難的是起源的那個,讓我們感動的那個核心,經過多年的理解、反省,觸動人心的東西,還在。」最初的創作靈感是最難的,「獨立創作的東西最珍貴,借不來。所以文學還在。」 網路作品動輒千萬字,一天兩萬字的規模非得團隊協力不可。這也導致了,文學的定義開始改變。「這不排斥,將來這裡面也會出偉大的作家。」實際上,「似水流華」當初出版時是一個字一個字辛苦寫下來的,換作現在,有了電腦,作家甚至可以「口述」,由團隊負責紀錄整理。張郎郎認為,網路時代創作成了一種產業,似乎「生產」模式也不得不改變,但問題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文學在哪裡?「如果作家是個思想的天才,把他的思想火花紀錄下來,那也是不朽的,但是目前還沒看見這樣的作品。」 一向擅長「說」故事的張郎郎,只用了一個多小時就為大家整理完近年勤跑港台中美、會晤各路文藝英雄的觀察所得,在場文友紛紛提問、分享感想;許多來自大陸的文友很關心大陸文學至今仍欠缺對文革時代、戰亂傷痕做深刻的宏觀描寫,也期待中國有更偉大的作品。張郎郎表示,大陸當局並不禁絕這個領域裡小規模觀點的描寫,譬如莫言的作品就是,但大規模的深刻描寫,不論朝野,目前大家還是很忌憚的。討論意猶未盡,張郎郎慨允回美後,秋天再來講口述歷史與文學。會後許多文友表示,很喜歡這種有很多互動機會的座談,對於華府作協「文學系列講座」3月份由鄭義主講的「歷史與文學」講座,非常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