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文學
|
||
近日返台,探望病中的母親,適值臺灣『二二八紀念日』,自己渾然不知這是個國定紀念假日,難怪臺北街頭行人稀少。每年逢此節日,所有報刊雜誌例行刊登許多緬懷往事的文章,以紀念當年事變中的犧牲者。今年馬英九特地發表講話,敦促有關單位加強教科書中對『二二八事件』來龍去脈的介紹,讓後人清楚瞭解1947年不幸發生的種族衝突事件之前因後果,以作為前車之鑑。執政黨敢於直面過去、盡力化解歷史宿怨、促進社會種族和諧的行為頗值得讚賞。
國父紀念館也在這天適時推出頗為應景的節目:「寶島歌后紀露霞懷念老歌封麥演唱會」。1960年代,「紀露霞」三個字,在台灣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許多人都是聽她的歌長大的。她與其它兩位男性歌手洪一峰,文夏三足鼎立成為台語歌壇的二王一后。紀露霞本名為邱秋英,原籍廣東,母親新竹客家人,1936年出生於一個擁有七個孩子的家庭,排行老六,家境欠佳,長年工作於南洋的生父,將尚在襁褓中的她,送給膝下無子嗣的紀姓夫婦作為養女。養父嗜賭,養母跑了,自幼與養父相依為命,擺攤貴陽街賣過肉羹,擁有「肉羹小姐」雅號,許是生長的環境始然,讓她的歌聲裡平添一份滄桑。她一生走來總遇見貴人,上小學時,好心腸的黃老師及一名善心人士長期幫她繳交學費,贈送一輛舊的男式腳踏車,為上學的交通工具,直至她在電台找到工作,能夠自立謀生而止。她的歌唱生涯啟蒙于住家附近一家專賣枝仔冰店,店內的一部收音機(拉吉歐)平日高分貝地播放些上海時代周璇、白光、林黛、李香蘭等人所唱的老歌以招徠生意。對這些老歌,她聽得仔細,學得認真,跟唱得有板有眼,像周璇的「天涯歌女」就被她翻成台語歌曲。許是天生妙音難自棄,幸運獲得一位路過的樂師賞識,介紹她在民生廣播電台唱歌,從此開啟了她綿延不絕的歌唱生涯。 台灣光復後的初期,尚無灌錄唱片(曲盤)的技術,台北淡水河畔的露天歌台提供一個聽人歌唱的臨時性野台,簡陋的設備,帆布躺椅、一杯可以續杯的清茶、惡毒虰人的蚊蠅隨侍在側。在炎炎夏天的夜幕籠罩下,河風徐徐吹來,幾位歌手輪番上台鬻歌與台下許多愛歌的聽眾共渡一個流行歌謠之夜,現場供應花生、瓜子外,還兼賣印有五線譜的小本台語歌本。斯時地方廟口的前庭,夜晚時分總有賣跌打損傷膏藥之江湖人士擺攤、巡迴台灣大城小鎮演出的綜藝歌舞團,這些團體多直接、間接地推廣了台灣歌謠的蓬勃發展。1954年,一位日本華僑帶了兩位日本技師來台,成立第一家台灣人擁有的歌樂唱片公司,自設錄音室及唱片工廠,並禮聘當時名作曲人周添旺負責文藝部門的操作。這個時期最紅火的流行曲大部直接翻唱日本的演歌而來,按照日文原義填上台語歌詞即成,省時省力卻間接扼殺不少本土創作歌謠的努力。這年由日本演歌天后美空雲雀1957年的一首流行曲,所改編的“黃昏嶺”成了紀露霞的成名曲。“黃昏嶺”是詩人野村俊夫(Toshio Nomura)作詞,三界稔(Minoru Mikai)作曲與編曲,原曲名為“夕やけ峠“。翻唱後的新曲由周添旺作詞:「阮是十八薄命農村女/離開家鄉出外來求利/想著歹命有時目屎滴/也是不得已/離開阿母的身邊/……」,歌詞貼確地描繪了許多台灣農村窮家女兒的心聲,這首「日歌台唱」的混血歌曲,透過紀露霞獨特的嗓音,不完全按譜的自由演唱方式,倒是唱出一股台灣味來,她的第一張唱片就大賣,替唱片公司賺進第一桶金,也替自己奠定了寶島歌后的地位。
紀露霞堪稱國、台、英、日四聲帶的歌星。在她翻唱過的英語歌中,較有名的當推1961年波比維(Bobby Vee)的美國暢銷歌曲排行金曲”More Than I Can Say”變成了「愛你在心口難開」,貓王(Elvis Presley) 所唱的”Love Me Tender”也就是紀露霞唱的台語版"鐵血柔情”,翻自拉丁美洲的”飲淡薄”(嘿漫波)的原曲為“Mambo Italiano“是義大利民謠曲調,及美國鄉村歌曲田納西華爾茲(Tennese Waltz),原唱者是美國的是鄉村歌后佩蒂貝姫(Patti Page)。但是真正讓她在歌壇上屹立不搖的是她成為電影插曲的幕後代唱。按台語電影名導演辛奇提到台語電影第一波興盛期(1955-1960)中近200部電影,其中2/3由紀露霞幕後代唱。她曾應邀隨著當年台語片影后小艷秋遠赴香港、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登台演出,還真是紅透半邊天。更值得一提的是許多至今仍然傳世不已的經典名作的原唱人都是她,卻鮮為人知。台灣歌謠中由她唱紅的“西北雨”、“孤戀花”、“望你早歸”等,在電視尚未出現的收音機時代,感動了無數台灣人民,街頭巷尾人人朗朗上口,是許多人對那個貧窮年代的一段生活回憶,堪稱為寶島歌后,與日本戰敗後以歌聲撫慰人心的國民歌后美空雲雀可相比擬,她的聲名在此時達到巔峰。當年年方九歲的陳芬蘭剛奪得歌唱比賽冠軍,由父親陪同拜紀露霞為師可見一般。
紀露霞雖是台語歌星,在國語歌曲方面的成就也當仁不讓。當年國語電影「阿美娜」片中插曲"綠島小夜曲"就由她擔任主唱人,並灌錄了唱片。這首家喻戶曉的經典歌曲由周藍萍作曲,潘英傑作詞,於1957年交到了紀露霞手裏,先在中廣的歌唱節目中演唱,獲得觀眾票選第一名,後來紫薇替四海唱片重新灌唱此曲後,這首歌開始走紅。但是紀露霞是此歌的首唱與首版唱片原唱人則是不爭的事實。在群星會時代,由日本歌翻譯過來,慎芝填詞的"藍色的憂鬱"被許多人誤為謝雷、青山所唱紅,該曲原唱人也是紀露霞。由她擔任首唱的歌曲還真是不勝枚舉,台灣光復後由楊三郎創作的本土歌謠“望你早歸”、“苦戀歌”、“港都夜雨”等,一開始即屬意紀露霞主唱,紀表示她當年並不是楊的入門第子,有緣擔任主唱,可能基於她不鬧緋聞之故。楊三郎的歌曲旋律稍帶爵士風格,紀露霞獨特的演唱方式來詮釋更是相得益彰。
紀露霞二十四歲之年,由於到嘉義空軍基地參加勞軍活動,而得以結識了當時仍是飛行中尉的英俊外省郎高必達,兩人一見鐘情,斯時追求她的人甚多,但是她不捨孤零的養父,提出的條件是養父得隨她而嫁。這樣的條件在本省籍家族中根本無法被接受,最後她選擇下嫁高。一句台語也不會的夫君雖窮對她很好,愛屋及烏下願意照顧她的養父。婚後的她仍然繼續到處唱歌作秀,終因穿梭五光十色的娛樂圈,三教九流人士橫雜其中,難免緋言流語頻傳,為了丈夫的軍職及家庭的考慮,毅然決然在當紅的時期退出歌台舞榭,定居嘉義東門町眷村相夫教子,育有三子,讓歌壇人士及粉絲們愕然婉惜。在嘉義電台邀請下她出任「紀露霞時間」節目主持人長達二十四年。積數十年累積的人脈,她成了地方家喻戶曉的人物。由於篤信佛教,時常返鄉義演賑災或籌募基金作善事,2010年她在嘉義的一場露天酬神義演,吸引了數萬鄉親捧場,露天演唱的現場人山人海,沸沸揚揚,只有地方政治性的選舉活動堪與比擬。2004年,當時的陳水扁總統還特地頒獎給她並譽為「台灣國寶」,奬勵她對文化實至名歸的貢獻。
紀露霞的歌聲不只充滿回憶,也深具歷史發展意義,東吳大學社會系教授石計生以紀露霞的歌聲為主題:「台灣歌謠作為一種精神現象一紀露霞演唱生命史之社會構成研究(1960與1990)」獲得國科會通過研究計劃,創下國內第一位台灣民謠歌唱家成為學術研究對象的研究案。 縱觀紀露霞的一生,命運之神對她頗為眷顧,讓她在最為喜愛的歌唱工作環境裡,同時享有愛情與親情,她的歌聲藉著收音、電唱機強力播送下大紅大紫,擁有廣大粉絲群。在收音機時代,她成為一個「沒有臉龐的歌手」(singer without face),人們憧憬著她的一切切。他的夫婿高必達後來晉升空軍聯隊長(上校),多年後被擢升為少將,並於1985年奉調國防部,且舉家自嘉義遷回台北。紀露霞於1990年開始音樂教學至今,並積極參與多場台灣歌謠演唱會的演出。2004年雖然獲得總統頒奬的最高榮譽,但是命運之神卻也開了她一個玩笑。同年,相守四十六年的先生,患有輕度失智症,從新店住所走失,在百尋不著後,她呼籲媒體幫忙尋人,隔空對著良人吶喊:『告訴路人你住新店、你住新店‧‧‧』長達一年半不停的搜索,高君卻被發現喪生於土城的山谷裡,僅存一堆白色棄骨,先生的意外死亡對她的打擊良大。所幸她在歌唱中走出傷痛,重新站了起來,在檢視自己往昔的歌唱生涯中,雖擁有許多作品,卻無法完整地傳承給下一代,她毅然地掏出自己的積蓄三百多萬,在資深的音樂製作人翁清溪(翁倩玉的父親)的幫助下重新整理作品,重新編曲,發行CD,畢竟音樂裡滲出的歲月痕跡與記憶是她一生茲茲難忘的歌唱生涯。 二月二十八日的台北之夜是個月圓夜,群星璀璨天際,微風徐來,氣溫宜人。人潮洶湧地從四面八方朝迴廊式中國建築造型的國父紀念館群集,就為了最後一次親睹寶島歌后紀露霞的廬山真面目。觀眾幾乎清一色的銀髮族,夾雜一小撮陪伴老輩,協推輪椅進場的黑髮族,台上的樂師、指揮也全屬上了年紀的,女主角紀露霞今年已78歲,台上台下皆老,堪稱是一場老人族的音樂會。樂聲悠揚的場內,工作人員忙不及待地協助老人就位。舞台上懸掛一面白色屏幕,正暖場般地重覆播放著紀露霞與姚莉交談的VCD。姚莉這位國語歌壇的耆老已經九十多歲,坐在輪椅上的她仍然耳聰目明,大家忙不迭地逗她笑唱當年唱紅的老歌「郎是春日風」,遙想當年姚敏、姚莉兄妹與陳蝶衣是國語歌壇鐵三角,男的作詞、作曲,女的主唱,佳作累累,紅遍國語歌壇數十年而不衰,這晚的確是一個讓人懷舊的音樂響宴。 樂隊的音符響起時,座無虛席的觀眾席上慢慢響起了掌聲,原來演唱會的女主角已經倚立台上,一身兩截式的長禮服,襯托出她歌后的風姿。她首先表示近年來體力漸差,以後不會再辦個人演唱會,並幽默地向全場粉絲討饒,不得對她有所苛求,特別是身材變形、不會跳舞、喉頭乾躁得頻頻喝水,歌唱多時會氣喘,引得大伙兒笑聲連連。事實上紀的音量仍然宏大,音色、容貌保持甚佳,不會跳舞也非憾事,一開場的「春天歌聲」由年輕美眉組成的舞群身著復古式旗袍,手拾墜扇代勞,緊接著一首首懷念老歌的接唱引來全場粉絲們共憶往昔美好的時光。節目進行中特別保留兩首家喻戶曉的台灣歌謠“望春風“及“黃昏嶺“作為觀眾們大合唱的曲目。印象中過往群眾大合唱的經驗多半來自唱國歌,此番大家有緣聚唱熟悉的台灣歌謠,不僅唱得非常開心,也非常感動,特別是當“望春風”的第二段變調成輕快的恰恰曲調時,老人們樂得手舞足蹈。節目進行過半時,特別來賓魏少朋以嘉義老鄉的身份,談到多年前一場在嘉義的演唱會中訪問紀露霞的經過;她抽到的題目是「如果到丈夫出差的旅館房間敲門,發現房間內另有一位女人在場,她如何應對?」她的答案是會向先生道歉,是自己敲錯了門。她的答案獲得了滿場彩,遠遠超過同場演出的文夏與洪一峰。魏表示太太們如果都像她具有如此賢慧的個性,先生如何敢再搞七捻三?台下的男粉絲們聽了無不頜首表態。在她選唱的『美歌台唱』曲目中,“給我吻一個”是一首輕快的曲子,翻自英文歌”Seven Lonely Days”,雖然台語歌詞略顯俗氣,她可是以英語演唱一段,字正腔圓,不愧是多聲帶的歌者。這個老人演唱會還有一個體恤老人之舉,中場休息十分鐘讓老人們上洗手間。只是燈光再度漆黑後,有些老人忘了他們原來的座位,惹得工作人員又忙了一陣子,好像在協助尋找走丟幼童般令人莞爾。 在演唱會中作為壓軸曲目的“望你早歸”,楊三郎作曲,那卡諾作詞。此曲的創作由來有自,1946年台灣廣播電台(原日據時期的台灣放送局)有一個專門介紹台語創作歌謠的單元,當時擔任電台演藝股長的呂泉生積極的鼓勵楊三郎等人嘗試台灣歌謠的創作,才有了“望你早歸”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後來被譽為台灣四大名曲之一。其它三首分別為:1948年:“補破網”(王雲峰曲、李臨秋)、1949年:“杯底不通飼金魚”(呂泉生詞曲)、1949年:“燒肉粽”(張邱東松詞曲)。當時的台灣光復不久,又遭遇「二二八事變」,整個台灣的社會現況處於人心動亂,民不聊生,物質缺乏的環境下。普遍窮困的台灣百姓,為了養家糊口,得四處奔波討生活,顧三頓,極為辛苦的一樁事。在這樣的環境下,衍生了一些描繪各種行業中,打拼奮鬥情景的歌謠,反映出當時台灣有關普羅大眾民生之問題。 那卡諾填詞的風格處理和當時流行歌謠中應用押韻對句的方式明顯不同,歌詞淺顯通俗卻廣受大眾的喜愛,完全吻合了當時許多人共同的心聲。二次大戰時,台灣幾乎有二十多萬的青年人被日本政府以拉夫的方式,充當台籍日本軍伕,在戰爭結束後,許多人仍然無法順利回到故鄉。在這二十多萬個倚門殷殷期待的破碎家庭中,這首“望你早歸”著實幫助人們撫平心靈中的悲傷與思念,被喻為台灣第一首沒有押韻,也不符合句法的台灣創作歌謠,首次以「散文」的形式寫成歌詞,在早期的台語歌謠創作中,算是非常罕見,歌詞中雖無「句法」或是「押韻」,但從破題、比喻、見景思情及無奈悲傷一氣呵成,不顯造作,不飾矯情,加上楊三郎優美的譜曲,帶給人一絲淡淡愁思,難以釋懷的氛圍。 紀露霞在曲終人散時,特選此首最合她現下的心境,在樂曲悠揚邈遠的悲調中,若有所思地唱出她的哀婉: 每日思念你一人 /袂得通相見/ 親像鴛鴦水鴨不時相隨/不疑會來拆分離/ 牛郎織女伊二人/每年有相會/ 怎樣你那一去全然無回/放捨阮孤單一個/ 那是黃昏月亮要出來的時/加添阮心內悲哀/ 你要加阮離開彼一日/也是月要出來的時/ 阮只好來拜託月亮/替阮講乎伊知/ 講阮每日悲傷流目屎/希望你早一日返來/ 粉絲們從她的歌聲中,感受出她以封麥前的最後一曲“望你早歸”,獻給她一生中摯愛的老伴,實是一種愛的呼喚,也是一種情之極至。她的歌聲時而悲戚,時而哀怨,真是歌如人生,人生如歌。安可聲中,粉絲體諒她的體力負荷,僅加唱一首,結束了這晚的封麥演唱會。觀眾離席途中,銀髮族們滿心歡喜地走出國父紀念館,一位灰髮叢生的男士意猶未足地表示:「像這款的歌曲才是阮愛聽的,那像今日少年人的歌曲,一聽起來活像唸經似的。」此話倒叫人心有戚戚焉。 今年二二八的紀念日,能夠有幸地在紀露霞封麥前,親睹她的倩影,聆聽她精彩感人的個唱,藉著她的美聲重溫一首首自幼耳熟能詳的老歌,讓早歲片片的回憶重現心田,僅在此向這位寶島歌后致敬。 |
||
望春風“及“黃昏嶺“
黃昏嶺(X)
應改成
青春嶺(O)
感恩唷
胡瓅云:謝謝你的來信。黃昏嶺與青春嶺是兩首不同的曲子,不同的作者。你可以上網查紀露霞與黃昏嶺之關係,即可明瞭一切。王國元
王先生道安:
末學知曉青春嶺及黃昏嶺兩首曲子的不同。
只是因為文章的正確性很重要,所以才請您將錯誤的地方修正,將舊的文章刪除後,重新PO上網再登入一次。
才不會誤導當天所有的聽眾來賓他們所唱曲子的曲名。真的由衷感恩!
如有冒犯之處請見諒!
末學 瓅云謹呈102-05-28
這篇文章非常好
給作者鼓掌
而且黃昏嶺是紀露霞的代表作無誤
不是青春嶺
經考證,當日合唱曲目應是 青春嶺 。
https://youtu.be/Cdxs72x8fDg